分享

异朝同名政权之区辨——以夏之名

 泥土清香 2020-03-04

在中国历史上,前后有三个王朝(政权)以夏为国号,为方便区辨,我们不妨顺着历史的长河往回漫游一番,从创始人、世代、存续时间、都城、疆域区划、国号根源、历史价值等几个重要方面加以探析梳理,或为加深认识,或为消遣无聊,未为不可。

1.纵有世袭非议,不碍家国一体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众所周知,夏朝是史书所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信的王朝,其奠基人是上古时期治水模范大禹,创建者则是启。夏朝存续的时间约为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长寿的王朝,存在了470余年。

尽管夏王朝通过君主世袭的方式实现了家天下,但其内部的结构仍然是以部落联盟为支柱,构成联盟的是夏族12个部落,夏后氏为首,乃是中央王室,其余11个部落是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和斟灌氏。夏族12部原为姒姓,启建国后,以夏为姓,以“后”作为君主尊称,故而史书上启常被称作“夏后启”。

根据各项文献推断,夏王朝的都城在数百年里经历了多次变迁,不难想象,这个早期的部落王朝应该不是纯粹以农耕生产作为基石的集团,游牧生活应该占到相当大的比重。启以大禹兴起之阳翟(河南禹州)立国,启以后,历代的夏“后”们都会进行至少一次迁都,这样王朝至少在历史上存在过十余个都城,而末代“后”夏桀所在的都城则为斟鄩,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偃师。

夏族早期活动的范围,大概在河南伊、洛流域及嵩山一带,立国后,12部落迅速向外发展扩散,最盛时,王朝的控制范围西抵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东达河南、山东、河北三省交界处,南至湖北北部,北控河北南部。王朝的中心活动区域则为河南偃师、登封、新密和禹州一带。传说大禹平定水患后,划天下为九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冀州、梁州、雍州),九州之外又有五服,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从王室中心向四周扩散,各2500里。不过,以上只是古代学者理想的上古政区划分,是一种美好的想象。

据史料所载,夏王朝共历1417后。约公元前1600年,作为夏朝的方国、日益强大的商部落在其首领汤的带领下,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夏后桀,经历仓皇、鸣条两次大战,大败桀,并将夏桀流放,夏王朝就此终结。亡国后,夏后氏后裔一部分继续留在中原地区,一部分南迁到今安徽地区,一部分不断北上进入今天的蒙古高原地区,与其他民族融合。

关于夏王朝国号之根源,至今仍众说纷纭,简单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说法:一是夏字是夏族图腾的象形字,夏朝以图腾为国号;二是夏乃是由蝉的形状演化而生的文字,假蝉为夏,夏即是蝉,以夏为号,喻义王朝如蝉生生不息、光明高洁;三是大禹受舜封阳翟而为夏伯,居夏之地,以发迹之地为国号;四是部落联盟以夏后氏为首,便以中央王室部落号为国号。

夏启改变了过去部落间推选和禅让产生首领的方式,代之以家族世袭,开启了君、家、国三位一体的政权模式,这个模式延续了4000余年,至1912年才告结束。

根据各项文献记述推断,夏朝时已有成熟的官制、赋税体系和文字,只是目前尚无出土的实物加以印证。

作为黄帝后裔与炎帝后裔融合而生的夏族是神秘的,夏族建立的夏王朝是文明繁华的,他们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华夏”、“炎黄子孙”两词由此衍生出来,逐渐成为中国和中国人的代名词之一!

2.可怜志大才疏,无奈草原折翼

重臣分陕去台端,宾从威仪尽汉官。

四塞河山归版籍,百年父老见衣冠。

函关月落听鸡度,华岳云开立马看。

知尔西行定回首,如今江左是长安。

                       ——高启·《送沈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汪由御史中丞出》

上古夏朝消逝两千余年后,公元407年,来自草原的匈奴铁弗部首领刘勃勃称大夏天王、大单于,继而于公元418年在混战中的中国北方称帝建国,国号夏。刘勃勃称帝之处在灞上(陕西蓝田),他自认为帝王之美好显赫与上天的意旨相连,随即改姓为赫连,他所建立的夏国,史称赫连夏、胡夏或匈奴夏。

赫连勃勃依仗武力野心勃勃,致力为部族营建一座超级都城。他征发岭北十万胡人、汉人,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修筑都城,名曰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北),喻义“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如今尚存统万城遗迹。

赫连勃勃虽然建国立都,但未对游牧民族的习惯加以改造,这对政权的影响巨大。夏国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赋税体系,主要靠攻伐他国以获取经济上的支撑,经济基础不牢靠,上层建筑自然不稳当,这样的政权显然不能长久存在。

夏国的疆土并不固定,武力最强时,其势力范围南界秦岭,东戎蒲津,西收秦陇,北临于河,大概有今陕西北部、内蒙河套以南,兼有宁夏一部、甘肃东南部,其中心活动区域在河套、陕西延安和宁夏固原一带。整个两晋南北朝时期,政区划分都是州郡县三级制,赫连夏自然不能例外,但是它的具体区划情况不得而知。

作为十六国时期最后一个登场的政权,郝连夏与其他十余个政权一样短命,只经历了赫连勃勃、赫连昌、赫连定23帝,存续二十余年,于公元431年亡于吐谷浑(鲜卑南迁的一支),末代君主郝连定当了俘虏。

有趣的是,来自草原的赫连勃勃自称是夏王朝夏后氏的后裔,故而以夏为国名,这样说来,以夏之名算是在政治上对先祖的一种传承。赫连勃勃这种说辞既无从考证但又颇有根据,据《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括地谱》更进一步说:“其(指桀)子獯粥妻桀之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徒,中国谓之匈奴。”可以想见,匈奴应当是夏后氏后裔迁入蒙古高原后与其他部族融合而产生的新民族,而匈奴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要复大禹之业,在政治道义上,任谁也无法反驳。

赫连氏仅仅依仗武力当然不能实现入主中原、统一天下的梦想,但这个部族后来平和地融入了中原,融入了天下,这和当初的部族梦想也算是殊途同归吧!

3.偏能独霸河西,誓要分庭抗礼

华夷天限有斯峰,万仞巍巍障碧空。

芳草绿杨新塞堡,野花黄蝶旧离宫。

裔裾地古千年镇,唐汉渠分一水通。

几度政余闲眺处,翠屏高照夕阳红。

                       ——徐健·《望贺兰山》

当创世纪的夏王朝退场2630余年后,郝连勃勃的夏国淡出丹青600余年后,让我们把目光转到两宋时期,无论是宋辽对峙,还是宋金抗衡,不可忽视的是,中国西部存在的一个强悍的搅局者——西夏政权。

公元1038年,已占据河套(黄河“几”字弯及其周边流域)地区和河西走廊(甘肃西北部狭长的平原地带)的党项部李元昊建国称帝,国号夏,族内称邦泥定国、白高大夏国,史称西夏。

西夏都城坐落在银川平原之上,曰兴庆(宁夏银川)府,是为北京,另有南京西平府(宁夏宁武)。

西夏政权与同时期的宋辽金相比,国小而民寡,但其生命力十分顽强,它在几个大国的挤压下积极拓展部族的生存空间,发迹之时,仅在陕甘宁交界一带活动,有夏、银、绥、宥、静5州,1002年取灵州,1036年取瓜、沙、肃3州,灭甘州回鹘,独霸河西走廊,后又击败吐蕃,取河湟地区,最盛时,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涵盖宁夏、甘肃大部、青海东北部、内蒙古部分和陕西北部,统治区域人口约230万到300万之间,是宋辽金时期中国版图上一个不容忽视的国度。西夏基本实行州县两级制,大约有32州,除南北两京府,另设有宣化府(甘州)、西凉府(肃州)管控河西走廊,防备回鹘、吐蕃等部族。州县之上,西夏特设监军司,将全境划为12监军司,主管军务,也理民政。

细看历史不难发现,五代十国时期登台的所有政权都源自唐朝的藩镇,西夏也是藩镇立国的典型例子,只是它比其他藩镇运气更好。西夏自建国始先后臣服于北宋、辽、金、蒙古等大国,也不惜与北宋、辽多次发生战争,赢得了大国的尊重,实现分庭抗礼,宋辽金等都无可奈何。西夏共历10位帝王,存续189年,公元1227年,末代君主李睍向蒙古汗国投降,但终究难逃一死,西夏亡。国亡后,党项部族南迁至四川甘孜一带,延宕至今。

李元昊以夏为国号,缘由还需上溯。李氏先祖拓跋思恭曾帮助唐朝平叛,进而占据夏州,受唐封为夏国公,赐国姓李,实际成为藩镇,五代时期,李氏将部族武装称为定难军,喻义平定国难,之后李继迁又受契丹封为夏国王,李元昊承袭地盘、爵位而立国,以夏之名正为发扬先祖的荣耀。

西夏出色的军事组织和动员能力,使得不到300万的人口产生了50万的战士,所以能够屡次大败北宋和辽,即使以后崛起的金和蒙古也不能轻易征服之,足见这个政权的顽强生命力。西夏在北宋、辽、金、蒙古等大国之间长期周旋,同时致力于打击吐蕃、回鹘等部,不断拓展生存空间,也显示其充满智慧的外交策略。

因为西夏的努力,这个略显偏僻的国度里,文化、宗教、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统治者不断吸取汉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非常完备的官制、赋税体系和成熟的文字,为民族的大融合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综上,以夏之名的三个政权,夏朝最古老最神秘,对华夏历史意义最重大;西夏为党项、汉、羌等民族融合有很大贡献,次之;郝连夏稍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