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上有一种傻叫不撞南墙不回头”

 陈小姐的小房 2020-03-04

01.

同事小k辞职了。

小k毕业于本地的985高校,主修会计专业,简历秒杀一大批小透明。

但是她工作上却大小问题不断,同事背地里对她也是冷嘲热讽。

我和小k私交不错,她现如今就职于某家公司的市场销售部,做着底层最苦的工作,薪酬却少的可怜。

周末小k约我出来吃饭,我思虑再三后劝她,“会计行业前景好,只要努力还是有希望赶超业绩的。你现在做销售,天天跑业务,什么时候是个头?”

“我只是厌烦了会计那份工作,无论我怎么努力,报表总会出现纰漏,策划案想法也是一片空白。”小k大约是想到了刚入职时的不适应,重重叹了口气。

“新人都会遇到类似的状况,你专业功底不错,再打拼几年,这些问题都会解决的。”我劝她。

毕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需要资本,更何况在就业压力如此大的现代社会,做一个疯狂的决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小k满是坚定说,“你说的话我以前都想过,也努力了。整栋楼里我是最早上班,最迟下班的人,可我努力了三年,那天老板把报表摔在我脸上时,我突然明白了,是我自己不适合这个行业。”

我不能理解小k的冲动,“可你领着少得可怜的工资就合适吗?你贸然做决定,以后会后悔的。”

“现在赚的少,并不代表以后也会如此。做市场销售的第一个星期,我第一次拿到业务第一。我看到了自己的出路,这条路不是能用钱买到的。”

听她这么说,我沉默了。步入社会的我们每天只想着三件事:赚钱,赚很多的钱,赚更多的钱。

我们埋头工作,不分昼夜,薪酬却还是毫无起色。深夜对着空白的word文档,喝了几杯咖啡还是想不出有新意的策划方案。所以我们习惯性的认为自己不够努力,却没去想是否自己适合这份工作。

我们梦想成为更好的自己,于是去努力,去奋斗,却终不得其门径而入。

其实同一行业的人竞争就像赛跑,起跑线一样,你却只能羡慕别人抢先到达终点线,只因一开始,你选择的跑道就不适合自己。

02.

曾看过一部短片,片名为《永不放弃的跳跃》。

短片讲述的是男子下班后打游戏,前四个关卡进行的很顺利,可画面停在悬崖时,无论男子如何操控游戏机,画面里的紫色小人都无法越过悬崖。

一次又一次的“game over”,男子按键的速度越来越快,力度也不断增强。

结果可想而知,紫色小人仍然无法跨越那段“承载生命”的宽度,甚至前面的关卡都无法顺利进行。

后面加入的小人都依次到达了顶峰,紫色小人却仍然停在原地。此时系统给出了提示,按“下健”便可获得通过悬崖的梯子。

十几秒的抉择后,男子放弃了这次机会,重新开始游戏,又是新一轮的反复“死亡”。

英国作家奥立佛·温德尔·福尔摩斯曾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短片中的男子,在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后,依旧固执地朝着一条道路走,认为终有一天可以到达顶峰。

一昧地坚持不适合自己的路,只会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远。

如果你选的路不尽如人意,不妨回头,朝着另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走走看,或许路的尽头便是柳暗花明。

03.

18岁成年后,我学会了一句话,“小孩才做选择,大人会说:'我都要’。”

现在想想,这句话全无道理。

“我都要”三个字背后是要靠资本支撑的,也许对着路边摊三五十块钱的衣服,我们可以像偶像剧里的男主一样,大手一挥然后全部打包带走。然而换个情景,80%的人连奢侈店的门都不敢进去。

有人曾把人的一生比喻成四个阶段:播种的阶段,给种子浇水的阶段,收获种子的阶段,享受果实的阶段。

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这四个阶段。

只有选的种子饱满,收货时才会和预想结果相匹配。同样的,只有选的方向正确,你的努力才不会平白被时间辜负。

美国作家布兰德在《一生的计划》一书中写道:成功是预期设定的有价值的目标循序渐进的变为现实的过程,这一过程因平衡而得以坚固,因信念而具有意义。

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方向感,指的也是正确的目标定位,即要根据自己的天赋或独特优势,为自己确立一个有价值的可以逐步实现的目标。

一次正确的选择,胜过十次盲目的努力。

愿现在的你可以找到方向,拼搏努力,那么将来的你一定会获得回报,成功攀顶,温暖余生的时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