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哥城音乐五事

 珍爱之阁 2020-03-04

(文 / 南曦)

哥城音乐五事

欧洲的德语文化区,尤其德国、奥地利两地,自来是古典音乐的故乡。柏林、维也纳、慕尼黑、德累斯顿、莱比锡……这些光芒夺目的音乐之都,是爱乐者心心念念的圣地。而我居住、学习的中北部小城哥廷根,则以大学闻名于世,在音乐上没有特殊的声誉。

初来乍到,面对这样一番音乐荒漠似的景象,不免耿耿于听不到好的现场音乐会。因囊中羞涩,课业又紧张,我逐渐收了心,沉迷学习无法自拔。除了泡在图书馆,就是在一年365天那360个阴天之外的日子里跑到老城市政厅前的广场上晒太阳。说来也巧,那个被法学院开除的叛逆“师哥”、大诗人海涅最爱的恰也是这两处,他无不痛心地说:“图书馆和市政厅地窖(酒馆)毁了我。”

地窖如今仍是餐厅,墙顶彩画上曾写有一行拉丁谚语:Extra gottingam non est vita(哥廷根外无生活)。当三点一线的生活成为习惯,反而生出难以言说的平静甚至惬意。音乐、艺术等,淅淅沥沥地流走了,成为昔日残念,退到越来越淡漠、模糊的远方。

瑞贝卡

或许物极必反,不抱希望反能得到惊喜。一日与友人闲坐,不知怎么又扯到名人八卦——这在哥城真是永不枯竭的话题——发现数学家狄利克雷的妻子竟叫瑞贝卡·门德尔松(Rebecka Mendelssohn)。一查,正是那大名鼎鼎的作曲家菲利克斯·门德尔松家的小妹妹。还在娘家的时候,她和哥哥及姐姐范妮一样,与文艺界名流过从甚密,自身造诣也极高,只是没有获得兄姊那样耀眼的名声。后来,亚历山大·洪堡(也是哥城校友,柏林大学创建者)亲自做媒,将她引介给了狄利克雷,从此哥城多了一对令人羡煞的伉俪。如今他们长眠于中心校区附近的巴多罗买公墓,课间散步便能瞻仰凭吊。

哥城音乐五事

瑞贝卡

阿嘉德

这件小小的逸事,犹如一阵风,吹得我内心的灰烬重燃星火,进而燎得灼热。我悉心留意哥城的草木街巷,不知哪来的笃定,总觉这样一座城里一定藏着什么乐史上真正数得着的遗迹。功夫不负有心人,掘地三尺,总算找到了(对少见多怪的我来说的)惊天大秘密:勃拉姆斯在这里生活过!不是谁的亲眷,是音乐家本人!尽管我素来不喜勃拉姆斯,这时候还是情不自禁地感到亲切。

哥城音乐五事

阿嘉德

勃拉姆斯住在好友、小提琴家约阿希姆的家中,有赖约氏牵线,结识了生命中的贵人:罗伯特和克拉拉·舒曼夫妇。不过,于哥城而言,最值得玩味的是勃拉姆斯留下的一桩绯闻。世人皆知他对克拉拉的情愫,却不知他也曾倾心于另一位女性、歌唱家阿嘉德(Agathe),且一度谈婚论嫁。这位阿嘉德,乃医学院教授冯·西伯尔特(von Siebold)之女,我常去的国际学生部门前那条路即以其父命名。看似般配的金童玉女终究未能修成正果,但一曲“阿嘉德六重奏”(《G大调弦乐六重奏》,Op.36)仍向我们诉说着隐秘而美妙的心绪。

有资料说,勃拉姆斯-约阿希姆的故居在尼克劳斯贝格路21号(Nikolausberger Weg 21)。那条路是中心校区与老城区的分界。一日无事,我顺着路牌寻找。19号、23号都见到了,两栋楼之间却只有一片独立的院落。我惴惴地推开半掩的铁门,发现屋外砖壁上标着“21a”。至于21号,不存在的。多方打听,才知旧房生了蚁患,已被拆除。哎,哥城没有留住勃拉姆斯。

(不)识谱

探访故居的那日,地上满是积雪。德国的冬天总是漫长到令人忧郁,直至五月才勉强回暖。此时,阴沉的气氛也消融了,人们的心境变得开朗许多。德国的大小城市,无论实力几何,都爱举办一场年度音乐节。哥城在德国不算极小,当然也要赶这个热闹。

哥城的音乐节创办于1919年,据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早期音乐节。奉亨德尔之名,演出曲目也主要是亨德尔的剧作。听起来十分厉害吧?事实上,却是一项极其亲民的活动——至少部分场次如此。我知道它的存在,还是因为与我同导师的一位师哥说他要参加演出。我惊问:“真人不露相,没想到你竟能唱歌剧?”师哥赧然答道:“哪里,我不识谱的,跟着瞎唱。”原来如此!

经不住诱惑,买一张票去听。看到台上“不识谱”的师哥,心里居然莫名感动。

哥城音乐五事

市政厅

大半年后的又一个冬日,我自习完毕,坐公交车回家。前排一位老人拿着乐谱打着手势吟唱,显然是合唱团排练的余兴未尽。他下车时,我终于看清乐谱是弗雷的《安魂曲》。这曲子我听过多少了不起的版本啊!但老人的浅浅歌声,最让我潸潸泪下。

哥城交

自然,这样一座“不算极小”的城市,除了自娱自乐的业余合唱团和“草台班子”,也应该拥有一家正儿八经的交响乐团。

在古老的欧罗巴,哥城是年轻的,18世纪才因大学之故而声名鹊起。哥城交响乐团(Göttinger Symphonie Orchester)成立于1862年。2012适逢建团150年,市政厅挂起大条幅:“我们比柏林爱乐还老!”

哎哎哎,这可叫人怎么说呢!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柏林爱乐放在世界上都是“特例”;反观哥城的乐团,才更贴近德奥小城最寻常的市民音乐生活之状况。对挑剔的爱乐者来说,这里不能寄予太多期待,只能“听个响”,还须习惯“柴六”第三乐章后雷鸣般的掌声等等,但又何尝不是一份难得的慰藉呢?

偶尔也会有F.P.Zimmermann、Argerich、Buchbinder、Ashkenazy等杰出独奏家来与乐团合作,大概算是成本较低、收效较快的一种提升办法。并且,越是不知名的小团、小剧院,自知演“大俗”拼不过一线强团,越是要另辟蹊径,挖掘旁人不太注意的冷门曲目,或接受/邀约一些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即便初衷有功利上的考虑,形成的生态却着实健康有益。想必听众在这样的影响下,也会变得更加开放和博爱吧。

新巴赫

如果说本地乐团是小城相对最专业的古典音乐团体,那么日常存在感最强的可能要数各个教堂的音乐会,尤其是老城中心那座圣雅各比教堂的管风琴音乐会。哥城处在新教路德宗的势力范围之下,路德宗堂口最多、位置最好,圣雅各比教堂就隶属其中。管风琴音乐会于每周五下午举办,邀请本地及附近城市的管风琴师献演,包括从巴洛克的巴赫、泰勒曼到近代的瓦格纳、马克斯·雷格等各个时期作曲家的键盘作品或其他作品的键盘改编。音乐会不设门票,结束后可自由布施,丰俭由人。场务人员告知:“不为教堂,而为音乐。”

原以为,在圣雅各比听听巴赫,就是在哥城与巴赫结缘的极致了。未曾料到,哥城给予我最大的惊喜,既不是瑞贝与卡狄利克雷,也不是阿嘉德与勃拉姆斯,而是它在当代巴赫研究中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

哥城音乐五事

哥城交响乐团

爱乐者皆知,巴赫作品通常采用BWV编号,即Bach-WerkeVerzeichnis。但这并非巴赫作品的唯一编号方式。上世纪50年代,“二战”百废待兴的时节,巴赫去世200年之际,音乐学家们意识到巴赫的海量遗产仍有诸多不明之处,有必要进行彻底的整理。在一众专家的倡议、主导下,莱比锡的巴赫档案馆(Bach-Archiv)和哥城的巴赫研究院(Johann-Sebastian-Bach-Institut)通力协作,修订谱本,剔除伪作……耗时半个世纪,终于为世人奉献了一份皇皇大观的“新巴赫集录”(Neue Bach-Ausgabe,简称NBA)。2007年,这项成果由骑熊士出版社出版。

圆满完成使命后,巴赫研究院悄然停止了运行。我甚至没能查到他们当年的驻地。但哥城的空气里,仿佛处处都有了巴赫的气息。

这就是一座音乐上最最平凡的德国小城,与音乐所拥有的点滴缘分。

它很不起眼,却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