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需要补,弄清是否“虚不受补”,注意4宜忌,否则适得其反

 我爱你文摘 2020-03-04

不止水满则溢,其实虚亦不受补!

随着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家也更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了。有些即使很健康的人也会买一些保健品或者补品服用。其实如果方法不对的话身体不但不会更好,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其他不同程度的病症。

中医里有句话叫做虚不受补,《内经》中说,如果人的身体虚弱,就应该进补。如果营养过剩,就应该“泻”出去。这就是所谓的“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那为什么又有“虚不受补”这一说法呢?

“虚”需要补,弄清是否“虚不受补”,注意4宜忌,否则适得其反

其实虚不受补指的是如果体质虚弱的话,是不能够承受突然的补力的。很多补药主要是调和人体气血,补充阴阳不足,进而对各种虚症有治疗功效。但这却并不是通用的。补品或补药都是有针对性的,有不同的适用症和禁忌症。假如服用失当不但没有好处,更会适得其反,造成虚不受补的后果。而且很多病体初愈的患者或者体质虚弱的人,都会很大程度的依赖补药,这部分人群也是最可能产生虚不受补的情况。

“虚”需要补,弄清是否“虚不受补”,注意4宜忌,否则适得其反

虚不受补的原因有很多,虽然传统说法就是“虚则补,实则泻,热则寒,寒则热。”这是由于身体很虚弱的人群,都需要补气养血,调和阴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病患,不同的病患有不同的需要。这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辩证分析。

进补是想要扶正滋养,如果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进补,或者大量过度的进补这都有可能适得其反,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也就是虚不受补。有些人也是越补越差,主要有几种可能。

“虚”需要补,弄清是否“虚不受补”,注意4宜忌,否则适得其反

一、虚实相反

说白了就是方向错了,本来可能是虚证,结果被当成实证治疗。比如说有位患者出现血瘀气滞的症状,这就属于的实证,如果这种情况下进补的话,只可能让本就淤堵的经脉或部位更加严重。如果不分虚实,而胡乱进补的话,就会引起诸多不适。这时应该先“泻”去湿邪,然后再调养。

二、血气不通

我们服用进去的补品都是需要通过一个一个特殊的路线来抵达全身各个脏器,而这个路线就是以气血为主,如果我们的身体气血不通的话,补养成分就会在吸收时速度减慢甚至停止,不能顺利的去到它应该去地方,也就不能发挥其还有的作用,甚至可能造成淤堵出现不利后果。

“虚”需要补,弄清是否“虚不受补”,注意4宜忌,否则适得其反

三、脾胃不佳 

脾胃有升清降浊的功能,有人体中枢之称。如果脾胃虚弱或者脾胃不调的话,身体中的“气”就会受到影响。本该下降的相火会因为气的原因升至头部,我们身体不能正常接纳这些营养,就会产生淤堵。所以说脾胃不佳的人经常出现越是进补越是上火。

“虚”需要补,弄清是否“虚不受补”,注意4宜忌,否则适得其反

四、无需进补

这也是我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了,对于我们的身体,并不是补就是一定好的,进补是最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如果身体没有这个需要的话只会适得其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