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芬娅:我和我的文玩——银簪之美

 丁香紫芫 2020-03-04
刘芬娅:我和我的文玩——银簪之美

1

闲来无事时,泡一壶清茶,在慢慢品茶的间隙,我总喜欢扒扒那个较小的盛首饰的木匣子。在这个专事收藏银饰品的木匣子里,有我多年收集到的各类银饰物件。

打开小木匣,把一件件银饰品依次取出来,然后拿一块擦银布,轻轻的、仔细的擦拭着,略显暗黑的银饰在我的打理下,便会散发出特有的那种沧桑的质感。看着这些不知道历经了多少岁月银饰,又似乎隐含着故事一般,端视把赏,更是珍视有加。

这些让我珍视、被我视若宝贝的银饰,是我二十多年来辛苦收藏所得。时至今日,它们的实用功能虽复犹存,而今又多了以美学的眼光去欣赏把玩。看着这些银饰,平添诸多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这木匣内的每件银饰,都有一段属于它特定的故事。或平实无奇,或救它于存世,因为是我亲历,皆备感亲切。

刘芬娅:我和我的文玩——银簪之美

在我所收藏的银饰中,以银簪子为最多。

也许是女人爱美之故,成年后的我曾经在某个时间段内,特别喜欢以银簪绾头。

那个时候经营点小生意,有活便的收入,又没有养家的负累,因此,我便时常拿这些辛苦挣来的钱购置银饰,日积月累,便留存了不少各色银饰物件。

刘芬娅:我和我的文玩——银簪之美

在彼时购置银饰时,尤其是见到银簪子,只要喜欢其做工花式,便不吝钱钞购入囊中。自打及笄绾发始,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集居然攒了近三十支银簪。这些簪子有带工的,有镶翠的,有镶玉的,有镶琉璃的,有扁有方,造型各异,可谓各式各样,每次把玩都有美不胜收之愉悦。

我从小就是个另类的女子,不喜欢现代的衣饰,特别喜欢古代的仕女妆扮。后来学画人物画,历代人物的服饰也是必须要学习的功课。比如说古代女子的头饰,各个朝代虽不尽相同。但总的称呼大致有冠、簪、钗、代胜、花钿、步摇等。这些头饰大多用贵重的金、银、玉、骨等为材质做成,如果在上面再镶嵌上贵重的红蓝各色宝石,诸如翡翠、青金石、玉石、珊珊、蜜腊等,便会使它们相递增色,身价倍增。

在封建社会,佩戴这些制作精巧华贵的头饰,也是女人身份、地位的体现。

刘芬娅:我和我的文玩——银簪之美

在头饰中,以簪子为例,无论是选材、制作、佩戴都颇有讲究。一股为簪,两股为钗,钗下面饰以流苏为步摇。在宋词人李处全《减字木兰花·咏木犀》中有“一枝斜倚,披拂香风多少意。午镜重匀,娇额妆成宫样新”句。按照今人的理解,一支斜插在乌黑头发上的簪子,醉了多少闺中女子?唐章孝标诗《贻美人》有“宝髻巧梳金翡翠,罗裙宜著绣鸳鸯。”而在白居易《琵琶行》中,“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句,更是把银头饰在古代女子的妆束中之普及程度,做了最好的说明。

刘芬娅:我和我的文玩——银簪之美

每每想到这些描写古代仕女的佳句,便不禁为旧时女人精细唯美的穿着而惊叹。

每当我独自月下冥思,便会想到这些银质首饰,以及附着在它们之上的故事。闭上眼,又仿似看到一个个旧时的女子,梳着漂亮的发髻,头上戴了诸多的珠宝首饰,身上穿着绣有鸳鸯的裙子。这些女子款款向我走来。她们头上戴着饰品中,便有我甚为钟情的镶嵌翡翠的簪子!

2

八九十年代的南大街,是许昌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每逢周日,我便会来这里逛逛,因为这里有五六家摆摊打银饰的店面。这些店面不仅加工银饰品,还兼收购银饰。

刘芬娅:我和我的文玩——银簪之美

所以,在南大街这里,我可以淘到一些老旧的银饰来。

来的次数多了,就和这里的银匠熟悉了。他们知道我喜欢这些老物件,一旦收到老旧的银饰品,便给我留着,等我鉴赏,中意后取走。

某天恰逢周末,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南大街老天宝打金店。刚坐下不久,有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进来后,从布包里掏出来一个小手绢,小手绢又包着一些物件。小手绢沉甸甸的。她打开后,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小包银饰。在这包银饰里,有小孩儿帽子上缀的福禄寿星爷爷、两副银镯子、盘头用的贯针,还有几个银戒指、几块银元,以及一支七八厘米长的银嵌绿色像鸟儿一样的簪子。征得老太太同意后,我拿起那支银嵌绿色像鸟儿一样的簪子仔细端祥起来。

刘芬娅:我和我的文玩——银簪之美

这支簪子做工精美绝伦,美不胜收!它用银做成的一个六面形的空架,把两厘米长雕刻精美的翡翠,插在空筒上,一面是翠鸟,一面是鹦鹉,之后匝缠稳固。簪子外面六棱形上錾刻着缠枝花卉,用比头发丝稍粗一些的银丝累成细花丝,镶嵌在簪子头上,细看起来唯美、大气。

看着这支做工精美的簪子,不仅为古代匠人高超的技艺所折服。

拿在手中,我对这支簪子不忍释手。我跟店老板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他收下,我买了。老板会意,收下了老太太的几块银元和这支翠头银簪子。

刘芬娅:我和我的文玩——银簪之美

老太太走后,我跟店老板讨价还价后,最终以三百六十块钱的高价,买下了这支老簪子。依照当时的物价,一个工人的月的工资还不到三百块钱呢!

在我清晰的的记忆里,那时的我头发很长。买下这支簪子后,它便成了我束发的工具。一段时间以来,这支簪子每天陪伴着我,和我形影不离。

自从买下这支簪子后,几乎每个周末,我都会去南大街转转。先到小摊上,然后到店里问问老板有没有收到老旧的簪子。有了,只要做工精美,不缺不残,我就会买了。

在我收集的银簪子中,有一支红色玛瑙玉兰花簪,是我从他人手上“救”下来的。

九十年代初我国经济复兴之际,社会上流行佩戴银质粗手链。某天,我去南街打银摊上闲逛,见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子走来问道:“老板,这个东西能打手链吗?”他说话的间隙,从兜里掏出来一支小巧但做工精美的银簪子递给老板。

老板接过来这支细小的银簪子看了看说道:“银子太少了,不够打手链!”

这个男孩子又问道:“我这个簪子给你,那得再加多少钱可以买一个稍粗的银链子?”

老板回道:“大概得二百块钱。”

这个男孩子听后有些失望的问道:“你收这簪子吗?”

老板又回道:“不收!”

我在一边听着老板和这个男孩子的对话,生怕这么精美的簪子被化成银水做成链子,自此在世间消失,遂对老板说道:“您真不收这个簪子?”

老板头都没抬的说道:“不收。收了很难卖出去!”

我转头问那个男孩子道:“你真的想把簪子化了做成手链子?”

男孩子答道:“是,我很想要个手链。”

我就对这个男孩子说道:“这样吧,你把簪子给我,我出钱让老板给你做一条手链怎么样?”

这个男孩子听我这么说,有点不相信的问我道。“真的吗?”

我以肯定的语气回他道:“真的!”

说完,我从衣兜里掏出来两百块钱递给了这个男孩。他接过钱后,把簪子递给了我。临走,他有点腼腆的对我说道:“谢谢姐姐!”

而今,翻看着这匣银簪,回想着已经成为过往的岁月,或美好,或酸楚,都已随时间流逝。在流逝的时间里,带走的是一去不复返的青春,积淀下来的是我对生活、对人生深深的热爱,以及由此而生的感悟。而这些收藏的簪子,既可以美我妆容,亦将陪我终老。(完)

庚子正在二十三日芬娅写于石兰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