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小承气汤

 黄元御医学研究 2020-03-04




阳明二十二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1 阳明病,脉迟者,是里有湿旺之诊也。见身重者,则知湿旺,湿盛者,其身必重,此是一定之理。身重短气,腹满而喘者,是表有寒里有湿,胃腑不实也。有潮热外蒸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此是调胃承气汤,早下胃阳之偏盛,不成阳明腑实证。手足濈然而汗出者者,此大便已硬也,阳明腑实,大承气汤主之。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此为表有寒热,外未解也,其热不潮,不可用调胃承气下之。(表)
       若腹大满不通者,此为燥与湿相争,胃中湿热壅满也,可与小承气汤,轻下和胃,勿令大泄。(里)
2 阳明病而见脉迟,是湿旺之诊,此迟真是为缓之变文。阳明腑病,里有湿盛,则证见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湿盛身重,此为定理,后学湿气则知,重要的辩证依据。因湿盛则阳明病不见脉大,因湿盛则内不能燥实,外不能解表,故教不可攻下,内燥不实,湿热壅满,故教小承气轻下。唯有汗出湿泄,湿退燥盛,有潮热表解,燥夺其湿,胃腑成实,则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大便已硬,可以大承气汤下之。
3 其表不解,腑也不实,大下为逆,大泄则胃阳转脾阴,燥热转湿寒证。成坏病也。攻早则成坏病(如初头硬后必溏)。(阳明病又因里湿则腑热病实而拖延)故不敢以大承气下之。
4 本条重点,何时攻里,怎么攻,攻早也为逆也,误攻更为逆,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攻之。因里湿导致其胃腑热燥不实,湿燥相敌,燥盛不实,湿未尽退,则湿滞其胃,而生胀满,阳腑之急,满则破之,小承气轻下。
阳明二十三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1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伤其津液,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此将来之大承气证。宜早以小阴气汤和之即愈。误伤津液,胃中偏燥者,小承气汤,轻下和胃之义。土燥则小便数大便硬,此为一定之理。
按;简单区别下承气三方。
调胃承气汤,调腑阳之偏盛,盛而不实,早下调之,以防变实。
小承气汤,腑病湿旺,阳明不实,胃中湿热,壅满不通,急不能待,轻下和胃。
大承气汤,阳腑实证,实则实治,下之泻热。二十八条也有解。
观太阳六十三条,得里未和者,然后下之,总是和里之义,阴阳和则病愈,即使虚阴虚阳和,也能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