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灯下悦读 2020-03-05

2016-11-20,第十个周末。参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中央公园旁,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纽约第五大道80到84街的一栋庞大建筑。博物馆常年的展品就占有三层及各自的夹层,内有埃及艺术,中世纪艺术,希腊与罗马艺术,非州、大洋州及美州艺术,欧洲雕塑及装饰艺术,美国艺术,近现代艺术,亚洲艺术,阿拉伯地区、中亚及后期南亚艺术,古代近东艺术等等各个展区。馆内的陈列室共有248个,所有展品数量已达330余万件。包括古今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素描、版画、照片、玻璃器皿、陶瓷器、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古代房屋、武器、盔甲和乐器。

大堂中央有一个比较大的咨询台,可以免费领取一份中文版的大都会博物馆导游图。图上每一个展厅的位置和通道,以及主要内容都标示得清清楚楚。最重要的是要租个中文导览器(7$/人),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你欣赏每一幅作品。


由于博物馆太大太大,展品又太多太多,这里只能介绍其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丹铎神庙


【131】展厅宽敞明亮,一座完整的埃及神庙屹立在水平如镜的水池中央。这座神庙的名字叫丹铎神庙(Temple of Dendur)。这个硕大的展厅整整一扇墙壁都是玻璃幕墙(照片右面),外面是中央公园郁郁葱葱的树林,厅内除了神庙本身之外,只有围绕在神庙周围的水池与几座埃及雕像做为陪衬,它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体积最大的镇馆之宝。

1963年埃及政府修建阿斯旺水坝,尼罗河水位上升要将丹铎神庙淹入水下,美国出手相助,埃及政府提出为保护古迹愿把神庙作为礼物赠送给美国(埃及素来喜欢文物外交---埃及政府称为分享制度)。

美国如获至宝,1965年开始把这座由八百吨重的石头神庙切割成每块6.5吨左右的石块运到美国。于1968年,按旧貌复原重建于室内展出。

目前神庙的柱头、墙上的文字、浮雕等细节均保存完好。

这座展厅也叫赛克勒厅。现在大都会博物馆"丹铎神庙"是埃及境外最大的埃及神庙。

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舞蹈教室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法国印象派画家,雕塑家,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金融资本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个画家,因此他从小就生长在一个非常关心艺术的家庭中。


《舞蹈教室》创作于1874年。由于画面人物众多,包括小演员、教师及右上角身穿黑衣或红衣的几位贵夫人共二十多人,所以德加特意将排练厅的大镜子置于画面中央,以加强空间感。位于中景、与其他人保持一段距离的白发老人是于勤·佩罗,芭蕾舞演员们在他的指导下依次做着基本动作。仔细观察画面,发现没有哪两个演员的动作是完全一样的,德加对人物姿态的把握可见一斑。《舞蹈教室》在绘画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就是巧妙地将传统技法与写实主义相结合,仿佛是用相机在捕捉日常生活的瞬间。

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 Washington Crossing the Delaware)


埃玛纽埃尔·洛伊茨(Emanuel Leutze,1816-1868),德裔美国画家。尤以创作于1851年的《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最为著名。1776年12月25日圣诞节夜晚,乔治·华盛顿利用英军的麻痹,率领2400名士乒,突袭他们驻守的特伦顿,大获成功。从画面中可以看出,船上的士兵个个奋勇划行,破冰前进。此战役也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同时也奠定了华盛顿成为开国总统的基础。


2004年,该作品被大都会博物馆永久收藏。


PS:以"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为体裁的作品很多,我在"波士顿美术馆"的美篇中也介绍过MFA里的镇馆之宝,托马斯·萨利的"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

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神奈川巨浪里》


此作品是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著名木版画,于1832年出版,是《富岳三十六景》系列作品之一。它描述巨浪威胁神奈川冲(神奈川外海)的船只,与该系列的其它作品一样,以富士山为背景。图中描绘的惊涛巨浪掀卷着渔船,船工们为了生存而努力抗争的图像,远景是富士山。这幅作品是北斋最有名的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日本美术作品之一。

大都会博物馆的古埃及艺术馆是除开罗之外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馆藏艺术品两万三千多件,按时间分布在三十九个展厅里。

博物馆里与木乃伊有关的藏品相当多,特别是从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埃及开始一直到埃及成为古罗马的一个省的漫漫长长的七、八百年的时间里,展出古埃及文化与古罗马、古希腊文化的融合。

大都会博物馆没有专门的中国馆,中国古代艺术品都放在亚洲艺术馆里展示。亚洲馆正好就在古埃及馆的楼上。因为展品是按地域和年代布置的,要找到中国的古代艺术品还是挺方便的。

【207】亚洲艺术展区


展厅里的《跳舞小陶俑》---西汉时期一名大官陵墓里一批陶俑的一件。公元前二世纪的作品,现如今色彩还这么艳丽,舞姿又那么婀娜。真不知道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就跑到美国去了。

【241】亚洲艺术展区


这是12世纪印度的雕塑---飞天舞女(Dancing Celestial)。从雕塑看出,人像扭动的身体表现出热情舞动的一刻。跳舞者的头部朝向一个方向,胸部朝向另一个方向,臀部扭向第三个方向,这个姿势几乎是做不到的。设计者把它塑造的优雅自然,身上精致的珠宝加强了跳舞者身体的动感。

大都会博物馆的美国展厅,正式名称是美国之翼(The American Wing),这里收藏了美国的纪念性雕塑、装饰艺术、绘画、建筑元素和彩色玻璃,基本上是按题材、风格和年代布置的。


【700】---《查尔斯·安格庭院》是美国馆里最大的一个,实际上是个中庭,覆盖着巨大的玻璃天棚,环绕着玻璃幕墙,从高处的三面回廊俯视即可一览全貌。


公众最熟悉的戴安娜(Diana,又称"狄安娜狩猎女神")雕塑,是奥古斯都·圣-高登斯(Augustus Saint-Gaudens,爱尔兰出生的美国雕塑家)的作品。这是高登斯惟一一件裸体像,美丽、稳重、平衡,完全没有肉体上的吸引。因为它作为风向标耸立在塔顶的30年中,上千万的纽约人无可避免地看到过它。"狄安娜狩猎女神"设计于1892年,表现了一定的新佛罗伦萨风格。当时它本应作为风标矗立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塔顶上,然而,尽管在雕塑表面采用了薄薄的铜片,将其重量减至最轻,同时雕像的底部被做得尽可能的水平,但它就是不随风向旋转。不过,它仍然耸立在塔顶30年,直至1925年花园被拆除。几年后,它被放进了费城艺术博物馆。这一件略小一些的(未当风标使用)陈列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371】兵器和盔甲展厅(美国翼中庭的旁边)


这个展厅展示的是十六、七世纪欧洲国王和贵族使用的人和马的盔甲。展厅中央是一组精心装饰的格林威治盔甲,这组盔甲是英国亨利八十国王建立的皇家工坊制作的。收藏品以独特的"巡游"方式展示在马背上身穿装甲的人物。


收藏盔甲兵器的博物馆的不多,大都会便是其中之一。质量高,多品种,可以媲美专题博物馆。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武器及盔甲的藏品,在15000多件文物中,很多是国王和王子所用,盔甲不光显示皇家贵族的身份,同时也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这是法王亨利二世全副盔甲。

盔甲的局部细节

除了盔甲,还有许多兵器。

【304】中世纪艺术展厅


这些用在教堂里的彩色玻璃非常亮眼,玻璃上刻画的人物都是和宗教,历史相关的故事。设计者用色彩鲜明的玻璃片组合而成,在阳光之下就象宝石一样耀眼生辉。


这是十三世纪中期,巴黎圣杰曼德佩教堂的彩色玻璃,讲述了圣日耳曼德佩僧人,圣文森特与罗马总督对抗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的英雄事迹烧成了美丽多彩的玻璃。

玻璃中间有两位身穿长袍,头戴皇冠的骑马人,他们是法国早期的两位亲王,他们去找圣文森特的圣物。

这块玻璃值得欣赏的地方,是以明快的设计,清楚地把故事说出来,如被捕,受刑,训道的场面,都深刻准确地表达出来。

【958】罗伯特·雷曼展厅


这里展出著名收藏家兼银行家---罗伯特·雷曼的收藏。


这是雷曼收藏的一幅画,阿尔塔米拉伯爵夫人和她小女儿的画像。这幅画是西班牙大师哥雅18世纪后期的作品。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 (Francisco Goya,1764 ~ 1828)西班牙画家。

画中的母女形态高雅端庄,服饰华丽富贵。哥雅将画中母亲的丝制长裙的光线和孩子一层层半透明的裙子很好地表现,哥雅还善于观察她们的面部表情,下笔也更加贴切眼睛所见。看她们人像的面部表情,像是有无限的深意。

【528】欧洲雕塑及装饰艺术展区


18世纪法国的室内设计以装饰豪华著称。房间里的水晶吊灯,精美的家具,精巧高贵的装饰,装点出雅致讲究的氛围。

墙上的肖像画是女子为竖琴调音

壁炉前有一头野猪,一头母鹿,说明主人有狩猎活动。

【548】欧洲雕塑及装饰艺术展区


《帕休斯与美杜莎的人头》,作者安东尼奥·卡诺瓦(Antonio Canova,1757--1822),意大利新古典主义雕塑家。


帕修斯(Peseus,也叫波尔修斯),是希腊神话里著名英雄。智慧女神雅典娜让他设法取来女妖美杜莎的头,并答应事后将他提升到天界。帕修斯拿着智慧女神给他的盾牌,与美杜莎作战,终于取下了她的头,骑着飞马脱离险境。在返回的途中用美杜莎的头将海怪变成石头,解救了公主安德洛美达,并且与公主结了婚。最后他将美杜莎的头献给了智慧女神。雅典娜履行诺言,将帕修斯升到天界,给他一个荣耀的宝座——英仙座。帕修斯在天空中,仍然手提着美杜莎的头,一副英武气概。

《加莱义民》,作者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著名的法国雕塑家,近代欧洲雕塑巨匠,西方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


加莱义民是一座以表现人物群像为主的纪念性雕塑。它表现的是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时期,六位加莱市市民悲壮就义的场景。当时法国加莱城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军队包围,即将陷落,全城人民在严重的饥饿和困乏之下被迫向英王求和。英王爱德华三世提出残酷的条件:加莱市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死,并规定这六个人出城时要光头、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才可保全城市。当时的英王王后Philippa Of Hainault 恳求爱德华三世赦免他们六人以显示英王的英明和仁慈。最终,英王赦免了六人,也赦免了全城。这是法国人民永难忘怀的历史悲剧。


加莱市本要求罗丹制作义民中的一个,但罗丹了解到历史后,答应只收一个雕像的报酬而塑造六个雕像。

《乌格里诺和他的儿子》(Ugolino and his sons)作者是让-巴蒂斯·卡尔波(Jean-Baptiste Carpeaux ,1827--1875)法国巴洛克时期的雕塑家和画家。


乌格里诺(Ugolino della Gherardesca,1220-1289年)是意大利的贵族、政治家和海军司令。由于乌格里诺的叛逆行为,他和他的儿子被关押起来,在即将饿死的时候,他的孩子们央求他吃掉自己的尸体。他的故事在但丁的《神曲》中有详细描述。艺术作品中的他,因为饥饿与绝望不停地咬手指。该雕塑表现了乌格里诺拒绝孩子们请求时的痛苦表情。

【600】欧洲绘画展区


《马吕斯的胜利,The triumph of marius》是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乔瓦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1696--1770年)1729年的作品。


这幅画的主题是古罗马历史上的一刻。凯旋归来的马略将军,高高坐在右面的战车上,带着俘虏首领游街示众,披着红斗篷的倔强人物就是俘虏(都是俘虏了头还扬着)。画中的黄色旗帜和明亮的天空以及每个平面上的光暗处理,挥洒自如,恰到好处。


(盖乌斯马略是近代古罗马历史上一位英勇的将军和执政官。)

欧洲绘画展区


《 绅士画像》是庞培奥·巴托尼1760年的作品。


庞培奥·巴托尼(Pompeo Batoni,1708--1787)意大利著名画家,被称为18世纪罗马的"画家王子"。巴托尼的作品风格独特,同时结合了法国的洛可可风格,波伦亚的古典主义风格,还有早期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欧洲绘画展区


《黛安娜与丘比特》是庞培奥·巴托尼1761年的作品。


巴托尼借鉴了提香的绘画风格,注重细节,色彩明丽,绘画技巧娴熟,画面无可挑剔。在古典的风格中,透露着现实的美。


黛安娜是罗马神话中之处女的守护神。丘比特是罗马神话中的爱神,是维纳斯的儿子。长着一双翅膀,背着一把弓,箭鞘里插着一支金箭和一支铅箭,他的金箭射给谁,谁就会得到爱与幸福。


巴托尼的这幅作品中,展现黛安娜拿走丘比特的弓箭,在争斗玩耍中。画中黛安娜娇艳无比,红色的裙子醒目靓丽,绝美动人。看看丘比特的五彩翅膀和在旁边关注争执的狗,狗虽然瘦瘦的,但很骨感,应该是一只名贵犬。

欧洲绘画展区


《圣马可广场 》是卡纳莱托(canaletto)意大利画家1720年的作品。


卡纳莱托(canaletto,1697--1768)意大利风景画家,在其故乡威尼斯画了许多精致的风景画。这些风景画画面十分逼真。


在"圣马可广场"的作品中,他准确的将建筑细节与明亮的色彩结合起来,对场景画中的透视现象特别敏感。

这张照片是2016年8月份,我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上拍摄的。


画和照片一比较,确实感到卡纳莱托的画面精致逼真!近300年来,广场依旧,但游客翻了好几倍!

【611】欧洲绘画展区


《托莱多风景》(Vista de Toledo)是西班牙著名画家埃尔·格列柯(El Greco 1514-1614)的一副风景画。描绘的尽管是真实的托莱多风光,但更多的是画家心中的托莱多。画面形象天若苍穹,地若漩涡,使用黑、白、青、绿四种颜色画成。似有暴风雨即将来临,人在自然面前显得无能为力。这是格列柯的一件上乘之作。

【810】19世纪及20世纪初欧洲绘画和雕塑展区

《年轻女子在1866》(Young Lady in 1866),是法国著名画家马奈1866年的作品。


爱德华马奈(Adouard Manet,1832--1883)是法国19世纪著名画家,印象画派的奠基人之一,莫奈、塞尚、梵高等印象派大师都深受他的影响。


画中女子的紫色发带、金币项链及粉色睡袍都是当时的新鲜流行。

【819】19世纪及20世纪初欧洲绘画和雕塑展区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莫奈是印象派的灵魂人物,印象派的名称就是由他的《日出印象》一画而来。印象画派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捕捉大自然瞬间的"印象"。


从1890年秋到1892年春,一年多的时间里,莫奈画了25幅《干草堆》。这些干草堆,有的是中午烈日下,有的是雪后初霁,有的是清晨薄雾中,有的是黄昏雾霭时。分别表现天气、阳光、时间的变化,给干草垛带来的色彩的变化。这幅作品表现的就是雪后阳光下的草垛。莫奈的"干草堆系列"比起他的"睡莲系列"早了差不多十年。


莫奈一生都在追逐对光影的变化。一个孤零零的干草堆,一个在普通人眼中枯燥单调,索然无味的干草堆,在莫奈眼中却千变万化恍如大千世界。


莫奈"干草堆系列"中的19幅目前为世界各地大型艺术馆的馆藏,包括巴黎奥赛博物馆,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博物馆,日本大原美术馆,芬兰塞拉基乌斯艺术基金会,苏格兰国家美术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美国洛杉矶私人博物馆盖蒂中心,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只有极少量由私人藏家拥有。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似乎是收藏莫奈"干草堆系列"作品最多的地方,据说超过了10幅。

这幅创作于1891年的油画是莫奈《干草堆》系列中公认的巅峰之作。


在2016年,当地时间11月16日晚,登上了纽约佳士得拍场,在"印象派与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中亮相。这幅画作从3500万美元起拍,受到竞拍者的追捧。经过近15分钟激烈的现场和电话竞拍,最终以7250万美元落槌。加上拍卖行佣金,这幅画作最终成交价达到破纪录的8140万美元。


鹅黄色上覆盖着天青色,金黄色混杂着苍白的亮灰色,深浅不一的蓝紫色下面,压抑着浓淡不一的青绿色……(若要大声念出声,整个一个绕口令!)


PS:此前,拍卖成交价最高的莫奈画作是2008年在佳士得伦敦拍场,以8040万美元拍出的《睡莲》。据佳士得透露,买家是个美国人。

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了很多莫奈的作品,如《阿尔让特伊花园里的卡米莉》(Camille Monet in the garden at Argenteuil),卡米莉是莫奈的妻子也是他模特,1871年他们在巴黎近郊的阿尔让特伊(Argenteuil)租下一座紧邻着塞纳河的房子。在阿尔让特伊,莫奈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创作了不少以阿尔让特伊为主题的画作。

卡米莉更是常常出现在莫奈的绘画中,大都会博物馆馆藏莫奈的作品《坐在花园长椅上的卡米莉》。

《圣阿德雷斯的花园》,是莫奈早期的杰作之一,画面上坐在椅子中眺望远方的人是莫奈的父亲及婶婶,站在栏杆边的是莫奈的表弟及友人。花园中盛开的鲜花、远处的帆船,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莫奈的"日本桥"系列


一座漆成绿色的日本式的拱形木桥跨越池塘,水菖蒲、百子莲、杜鹃花科的观赏植物和绣球花环绕并保护着池塘。水面上漂浮着粉红色的睡莲,柳树和紫藤直泻水面,使水的色调变得更深、更蓝。

莫奈的"教堂"系列

莫奈的"鸢尾花小径"

莫奈的《睡莲》系列。

莫奈画作的特点,在每幅画的左下角或右下角都有他的亲笔签名。

莫奈晚年对色彩的研究已经炉火纯青,对光与色认识的深度已经无人能及。

莫奈的睡莲看整体效果时会让人感觉他喜欢用灰调子,其实走近看他的色彩是非常饱和的,纯度极高。

莫奈"睡莲"系列中,就是这幅,在2008年佳士得伦敦拍场拍出8040万美元。

19世纪及20世纪初欧洲绘画和雕塑展区


皮耶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法国印象画派的著名画家、雕刻家。《弹钢琴的女孩》创作于1892年。


色彩的纯静与透明是雷诺阿肖像画的一大特色。


两位天真烂漫的女孩认真阅读摆放在钢琴上的琴谱,一个坐着抬头仰视,一个站在旁边,一手撑在椅子上,一只胳膊放在钢琴上,低头看琴谱,构图精美,色彩极为柔和优美,线条顺畅,整个画面充满一种甜美纯真的氛围。而作者当时已经身患重病,境况非常不好,这些我们在其作品中是根本没法看见的。

19世纪及20世纪初欧洲绘画和雕塑展区


这幅《夏班提埃夫人和她的孩子们》是雷诺阿创作于1878年的成名之作。夏班提埃夫人是一位著名的出版商的妻子,社交界的名流,沙龙的女主人。


雷诺阿以空间宽广的室内环境来衬托这位夫人与两个天真的女儿的精神状态。夫人坐在孩子们的右边,悠闲恬适地注视着两个女儿。孩子的纯真表情描绘得很生动,两个人似乎在异想天开地对话。左边一个女孩正坐在一条大狗的背上,右边的桌子和地毯更加深了富丽的印象。整个画面洋溢着一种富裕家庭所特有的天伦情趣。


背景为棕红色,人物间的衣服色彩有强烈对比,夫人的黑色衣裙压住全局,使左边两个孩子的天蓝、白相间的裙子更显跳突。

19世纪及20世纪初欧洲绘画和雕塑展区


雷诺阿1888年的作品,《钢琴前的三个女孩》。

雷诺阿擅长画可爱的女孩,他刻画的人物,笔触细腻,线条明快而甜美。


在所有印象派画家中,雷诺阿也许是最受欢迎的一位,因为他所画的都是漂亮的儿童,花朵,美丽的景色,特别是可爱的女人。这些都会立刻把人吸引住。这幅画中的三个可爱的小女孩,从她们的穿着打扮和举止可以看出,肯定是贵族出身,而且受过良好的教育。作者把她们身穿的裙子和脚上的皮鞋,画得如此逼真而有质感,同样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高超的绘画水平。


雷诺阿把从他们那里所得到的赏心悦目的感觉直接地表达在画布上,让人得到美的享受。

【823】19世纪及20世纪初欧洲绘画和雕塑展区

文森特·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梵高的《有柏树的麦田》,创作于1889年7月的一幅风景油画。厚厚的颜料,表现强劲的风势,绿树、麦田、野草,乃至天空中的云彩,处处散发着浓烈的炙热气息。事实上梵高是在现场把这自然景色直接画下来的。梵高把柏树的形态比作埃及的方尘碑,把柏树形容为艳阳之下风景中的一抹黑色。弯曲旋转的笔触、油彩厚厚地堆积在画布上、笔的末端挑起,这都是梵高标志性的风格。

《摘橄榄的女人》,是梵高1889年的作品。


我曾经在图片上看过梵高的另外一幅《摘橄榄》,两幅画的构图几乎一模一样,但大都会展出的这幅显然更为"写意",桔红色的天空,衬托出绿色的橄榄林,画面上的橄榄树树干与树枝都是那么地扭曲,甚至是变形的厉害!

两朵剪下的向日葵(Two Cut Sunflowers),梵高1887年的作品。


梵高所画的向日葵大家更为熟悉。他一生画了很多幅向日葵,大都会博物馆所藏的向日葵不是蓬勃生长的,而是两朵剪下来的向日葵。

瓶中向日葵

梵高1890的作品,瓶中蔷薇。

《戴草帽的自画像》,梵高画了很多自画像,大都会博物馆展出的是其中一张。画面上的梵高,面容冷峻,眼神怪异,虽然在色彩上用了很多黄色,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压抑灰暗。梵高的一生都在痛苦与挣扎中度过,他的自画像就是把他内心的抑郁与挣扎传递出来。


梵高的自画像,透露着偏执艺术家的气质。

梵高在美术史上被公认为"后印象派"大家,据说"后印象派"这个概念还是曾任大都会博物馆馆长的福来提出的。


《第一步(临摹米勒)》(First Steps,after Millet),这是临摹米勒的同名作品,梵高对米勒十分推崇,临摹过米勒的多幅作品,《第一步》就是其中一幅。对比米勒的原作就能发现,虽是临摹,但风格差异很大,色彩的运用让画面更加蕴含着生命力。

这是米勒的原作。米勒在色彩的搭配上,感觉比较淡雅,没有跳眼的暖色。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年)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他最有名的作品是"拾穗者"。

皮埃尔·奥古斯特·库特(Pierre Auguste Cot)(1837-1883),法国学院艺术画家,以肖像画著名。


最有名的《春日》和《暴风雨》这两个作品。


《春日》(Springtime)又名《情侣的秋千》),作于1873年。这幅画的美一目了然,无论是透过森林打到情侣身上的阳光,还是秋千上眉目含情的情侣,都如此完美……

《暴风雨》(The Storm),作于1880年。


画面上是一对正在雨中奔跑的情侣,暴雨打湿了女孩的衣衫,透出薄衫下优美的曲线。真的没想到画家的笔触能把暴雨打湿衣衫的感觉表现得这么细腻真切。是很多仿制者喜欢复制的作品。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人气最高的当属欧洲绘画厅

各种来自宗教故事和历史的绘画作品

美国展厅的彩色玻璃

这架钢琴比三角钢琴小一些,钢琴的四个立柱釆用的都是雕刻艺术,上面刻着"PRESENTED BY GEORGE LOWTHER 1906",下面的牌子已经模糊的看不清字了,只能隐约看到"NEW YORK"字样。

谱架釆用镂空雕花对称的结构。这架琴美得让人窒息,美得让人甚至觉得博物馆可能才是她最好的归栖地。

家具和装饰及日用艺术品是美国馆的重要展品,有大量古董级重器,展品的数量非常之多。

大都会博物馆背依中央公园,闹中取静,环境幽雅。大都会博物馆的馆藏宝贝真是太多了,置身其中,尤如穿越时空,仔细观看慢慢品读,每一副作品都是那么意味隽永、百看不厌。我想这就是高雅艺术本身的魅力,它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再见了纽约!再见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谢谢观看! (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