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军入关后为何能攻无不克,因为他们有个无...

 黑龙江波涛 2020-03-05


清军入关以后,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路平推,先后灭亡了李自成、张献忠、弘光、隆武、绍武等诸多对手,直到永历后期才遭到一点挫折。

原因当然有很多,那么从战术方面来看,为什么清朝入关以后能攻无不克。不管是什么样的坚固城池,都无法抵挡清军的脚步呢?

实际上,攻城曾经是八旗军的弱项。这点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都一再被得到证明。

但是皇太极吃到败仗以后,懂得吸取教训,开发新的战术,——围点打援。

在大凌河之战中,围点打援得到初步应用,皇太极一改之前强攻的办法,连挖四道壕沟,严密围困。明军无法突围,援兵又被早有准备的八旗军连续歼灭——这就是“围点打援”。

四个月后,城中粮尽,人互食,祖大寿终于不得已出降。

围点打援的战法,从此在后金军中成为一种模式。

入关后,清军攻城基本有两招,一是拉来二营长的意大利炮,哦不,是红衣大炮,面对不是太坚固的城池,这招一般能奏效。如果面对坚城,则奏起围点打援大法,金声桓、王得仁据守的南昌,姜瓖固守的太原,孔有德攻广州,都是用得这招。

围点打援难道就这么厉害,没有办法破解吗?

对于明军来说几乎没有,在几座城池被围困时,外围也有不少明军或义军试图打破包围圈进行救援,都被清军一一击败。

在城内,拿南昌来说,金声桓和王得仁不下十次率兵出击,想要突破封锁,但面对深沟无法迅速行动,一次次被枪炮和强攻劲弩压回城里。

除了这些,理论上也有其他战术可以破解。比如围魏救赵,其他部队可以不急着救援,而是挑选敌方薄弱的点进军,逼迫围城军队抽兵回救。

但这需要整体的策划与调度,南明当时已经不具备这个能力。

如果己方实力强大,还可以齐头并进,派出多路部队全面进攻,彻底打乱敌人围点打援的战略部署。当然这对永历来说更加无法实现。

所以,清军围点打援这个战术,在当时就是无法破解的bug战术。

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原因当然还有很多。从城池的攻守的角度来看,围点打援正是清军屡试不爽的战术,而明军毫无办法,并且无法效仿,坚城、枪炮都无用,最终一座座被攻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