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要研究“课程标准”

 张福涛lu70kpm9 2020-03-05
“课程标准”体现的是国家对学科教学行为的要求。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反映的是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要求和期望,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应该知道什么(划定学习领域)和能做什么(规定学生在某领域应达到的水平)进行了基本的界定和表述。
作为一线教师,有必要了解国家对相关学科教学的要求,以便于明确教学及教学研究的方向,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而且可以避免在专业发展中走一些弯路。

一、“课程标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2001年6月颁布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课程标准”(包括实验稿“课标”和2011年版“课标”)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定位于“六个改变”,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有助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建构“学为主体”的“生动”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责任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有效方法。
二、“课程标准”明确了新时代“教”与“学”的关系
如,“课标”明确界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作用:“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告诉我们教学中师生间是平等的合作者。  
如,“课标”明确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统一,“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经历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开发学生的智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质量。 

三、“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课题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如《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设计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当经常考虑如下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如何组织学生探索,鼓励学生创新?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
如何使他们愿意学,喜欢学,对数学感兴趣?
如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
如何引导学生善于与同伴合作交流,既能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见,又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如何让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并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如何帮助学生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健全的人格感染和影响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要在教学实践中善于用本标准的理念分析各种现象,恰当地进行养成教育。”
如,《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据不完全统计,《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文16180个字)中,“兴趣”一词出现了21次,“引导”出现了16次,“鼓励”出现了15次,“自主”出现了12次,“主动”、“多种”各出现了9次,“激发”出现了8次,“尊重”、“主动”各出现了7次,“乐于”出现了5次,“自信”、“多元”各出现了4次,“情趣”、“趣味”、“点拨”、“多样”、“敢于”各出现了3次,“激励”、“自主”、“自由”、“快乐”、“喜欢”、“乐趣”各出现了2次。

这些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词语的多次密集出现,可能就是出于纠正“教师主宰语文课堂”的现状。其目的就是让教师退一步,给学生提供可以自主学习语文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无拘无束地进行阅读、写作(写话、习作)。
老师们习惯的“指导”一词却只出现了3次,其中针对阅读的“指导”1次(原文是:“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针对“写作”的“指导”2次(原文一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原文二是:“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课标”之所以淡化“指导”,可能是力求避免一线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指导”代替学生的阅读、思考,避免学生成为教师思想的传声筒和演示器。

四、有利于改变一线教师很少学习研究“课程标准”的现状
由于种种原因,一线教师关注的往往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却不关注学生理想的考试成绩是怎么获得的。“课程标准”给一线教师规划了一个理想的学科教学“路线图”,如果按照这个“路线图”执行,教师就准确把握了学科教学的重点内容及“教”的程度,明确了大型考试所涉及的评价内容和标准,教学的方式方式更加适合于每个学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了,考试成绩是不可能降低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