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孔子集语卷上 宋 薛据 辑 易者第一 子曰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管三成为道德包籥(见/先) (秦古书易/乾凿度) 子曰易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 太初者气之始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质之始气形质 卷一 第 1b 页 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浑沦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畔易变 而为一(太初/也)一变而为七(太始/也)七变而为九(太素/也)九者 气变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清轻者上 为天浊重者下为地物有始有壮有究故三画而成乾 乾坤相并俱生物有阴阳因而重之故六画而成卦 子曰上古之时人民无别群物无殊未有衣食器用之 利于是伏羲乃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之 卷一 第 2a 页 宜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故易者所以继天地理人伦而明王道是故八卦以建五气以立五 常以之行象法乾坤顺阴阳以正君臣父子之义度时 制宜作网罟以畋以渔以赡人用于是人民乃治君亲 以尊臣子以顺群生和洽各安其性 子曰文王因阴阳消息立乾坤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 无形则乾坤安从生 子曰八卦之序成立则五气变形故人生而应八卦之 卷一 第 2b 页 体得五气以为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子曰阳三阴四位之正也夫易卦六十四分而上下象 阴阳也阳道纯而奇故上篇三十所以象阳也阴道不 纯而偶故下篇三十四所以法阴也乾坤者阴阳之根 本万物之祖宗故为上篇始而尊之也离为日坎为月 日月之道阴阳之经所以始终万物故以坎离为上篇 终咸者男女之始夫妇之道也人道之兴必由夫妇所 以奉承祖宗为天地生故为下篇始而贵之也既济未 卷一 第 3a 页 济为最终者所以明戒谨而全王道也(以上并见/易乾凿度)子曰昔纣有臣曰王子须务为谄使其君乐须臾之乐 而忘终身之忧 子曰商汝知君之为君乎子夏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 犹为水也 子曰恶人者人恶之知得之己者亦知得之人所谓不 出环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及之己者也(并见/尸子)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不见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 卷一 第 3b 页 士日舍重趼(鱼见切/足健也)来见君七日而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居室雕文以 象龙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弃 而还走失其魂魄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 者也今臣闻君好士不远千里而见君七日不礼君非 好士也子张以告夫子子曰彼好夫士而非士者也 子曰某少而好学晚而闻道此以博矣(并申/子) 子贡第二 卷一 第 4a 页 子贡问曰昔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也(尸/子) 季子治单父三年巫马期往观化焉见夜渔所得小鱼 释之巫马期以报孔子子曰季子之德至矣使人闇行 若有严刑在其侧季子何以至此某尝闻之诚于此者 形于彼季子必行此术也 哀公问于仲尼曰吾欲小则守大则攻其道若何仲尼 曰若朝廷上下皆君之亲附也君谁与攻朝廷无礼上 卷一 第 4b 页 下无亲其众皆君之雠也君谁与守哀公于是废梁泽之禁弛关市之征以惠民 子曰善为吏者立德不善为吏者立怨(并见韩/非子) 孔子为鲁相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 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毋太甚乎子曰居 吾语汝人而恶者五而盗不与焉一曰心逆而险二曰 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 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 卷一 第 5a 页 之不可不诛也(尹文/子)荆有佽非者得宝剑于干(音/寒)队反渡江中流两蛟侠绕 其船佽非谓枻船者曰尝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对曰未 尝见也于是佽非攘臂拔剑曰武士可以仁义说也不 可劫而夺也此江之腐肉朽骨弃剑而已余奚有焉赴 江刺蛟遂断其头风波毕除荆爵为执圭孔子闻之曰 夫善除腐肉朽骨弃剑者佽非之谓乎 夫子见禾之三变滔滔然曰狐首丘而死鸟飞反乡兔 卷一 第 5b 页 走归窟我其首禾乎穗垂而向根不忘本也子曰小辩破言小利破义小义破道小见不达大礼必 简河以委蛇故能远山以陵迟故能高阴阳无为故能 和道以优㳺故能化(并见淮/南子) 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喟然叹曰或欲利之适足以害 之或欲害之适足以利之利害祸福之门不可以不察 子曰有虞氏不赏不罚夏后氏赏而已殷人罚而不赏 罚禁也赏使也(并见/慎子) 卷一 第 6a 页 子曰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期(金楼/子)孔子御第三 孔子御坐于鲁哀公公赐之桃与黍子先饭黍而后食 桃左右掩口而笑公曰黍非饭也以雪桃也子曰丘知 之然黍者五谷之长先王以为上盛果蓏有六桃为下 宗庙不以祭丘闻之也以贱雪贵不闻贵雪贱今以五 谷之长雪果蓏之下是从上雪下也丘以为妨义故不 敢(韩非/子) 卷一 第 6b 页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对曰夔人也何其一足也夔通于声尧曰夔一而已使为乐正故君子曰 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吴伐越堕(音/挥)会稽获骨焉节专车使客问之仲尼曰骨 何为大仲尼曰某闻之昔禹致群臣于会稽防风后至 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客曰敢问谁守为 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社稷 之守为公侯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也仲尼曰汪 卷一 第 7a 页 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翟今为大人客曰人长之极几何仲 尼曰焦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 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庭而死楛矢贯之(楛侯古反楛/矢木也可为) (箭/簳)石砮其长尺有咫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 之仲尼曰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氏之矢也昔者武王 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于是肃慎 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令德之致远也 卷一 第 7b 页 以示后人故名其楛曰肃慎氏之贡矢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古者分同姓以珍玊展亲也分异姓以 远方之职贡使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氏之贡君若 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使求得之金椟如之(并鲁/语) 孔子出游于少原之野有妇人中泽而哭其音甚哀孔 子怪之使弟子问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妇人曰乡者刈 蓍薪而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孔子曰刈蓍薪而亡蓍 簪有何悲焉妇人曰非伤吾簪也而所以悲者盖不忘 卷一 第 8a 页 故也诗曰代马依北风飞鸟扬故巢皆不忘故之谓也子曰易先同人后大有承之以谦不亦可乎故德行宽 容而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而守之以俭者安位尊 禄重而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 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不 溢此六者谦德也易曰谦亨君子有终吉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有智者寿乎孔子对曰然人有三 死而非其命也人自取之寝处不时饮食不节劳佚过 卷一 第 8b 页 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好干上嗜欲无厌求索不止者刑共杀之少以犯众弱以侮强忿不量力兵共杀之 此三死者非其命也人自取之 子曰可以与言终日而不倦者其惟学乎其身体不足 观也勇力不足惮也先祖不足称也族姓不足道也然 而可以闻四方而昭于诸侯者其惟学乎(并韩诗/外传) 持盈第四 子曰持盈之道挹而损之顺之者吉逆之者凶能此者 卷一 第 9a 页 其惟周公乎周公以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所执贽而师见者七人所还贽而友见者十三人穷巷 白屋之士所先见者四十九人时进善者百人官朝者千 人谏臣五人辅臣五人拂(音/弼)臣六人载干戈以至封侯 异族九十七人而同姓之士百人犹以周公为天下党 则以同族为众异族为寡也 子曰不谨于前而悔于后嗟乎虽悔亦无及矣诗曰惙 其泣矣何嗟及矣此之谓也 卷一 第 9b 页 孔子遭齐程本子于郊倾盖而语终日有间顾子路曰由束帛一以赠先生子路不对有间又顾曰由束帛一 以赠先生子路㞕然而对曰(㞕与/屑同)昔者由也闻之夫子 士不中道而见女无媒而嫁君子不行也子曰由诗不 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 遇适我愿兮今程本子贤士也于是不赠终身不之见 也 子曰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季氏僭天子 卷一 第 10a 页 舞八佾旅泰山以雍彻无道甚矣然而不亡者以冉有季路为之宰也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虽有旨酒嘉肴不 尝不知其旨也虽有善道不学不达其功也故学然后 知不足教然后知不究不足故自慊而勉不究故尽思 而熟由此观之则教学相长也 子曰尧舜清微其身以听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百福 之宗也神明之主也 卷一 第 10b 页 孔子适卫卫使见客客去颜渊问曰客仁也乎子曰恨兮其心颡兮其口仁即吾不知也颜渊蹴然变色曰良 玉度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良珠度寸虽有百 仞之水不能掩其气夫形体之包心也闵闵乎其薄也 茍有温莹良在其中则眉䀹见之矣疵瑕在其中亦不 能匿也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言有诸中者必形诸 外也 孔子行闻有哭声甚哀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 卷一 第 11a 页 也被褐拥镰哭于道傍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好学周流诸侯以 殁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简于事君失之二也与交 友厚中而绝之失之三也木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 亲不逮往而不可反者年也逝而不可追者亲也吾请 从此辞矣立槁而死孔子曰弟子识之于是门人辞归 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宋大水鲁吊之曰天降淫雨害于粢盛延及君地以忧 卷一 第 11b 页 执政使人敬吊宋人应之曰寡君不仁斋戒不脩使民失时天加以灾又遗君忧拜命之辱孔子闻之曰宋其 庶几乎昔有桀纣不任其过其亡也忽焉文王知任其 过其兴也勃焉知过而改之是不过矣宋人闻之乃夙 兴夜寐吊死问疾戮力宇内三岁年丰政平(并韩诗/外传) 子观第五 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子曰此为何器曰此为 宥坐之器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 卷一 第 12a 页 覆明君以为至诫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则正满则覆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 哉物盈则衰乐极则悲日中则移月盈则亏子路曰敢 问持满有道乎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 之以逊勇力盖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 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子曰终日言不遗己忧终日行不遗己患唯智者有之 故恐惧所以除患也恭敬所以越难也终日为之一言 卷一 第 12b 页 败之可以不谨乎颜渊问曰回愿贫而如富贱而如贵无勇而威与人交 通终身无患其可乎子曰善哉问也夫贫而如富知足 而无欲也贱而如贵能逊而有礼也无勇而威恭敬而 无失也终身无患择言而后出也(并韩诗/外传) 孔子曰箫韶者舞之遗音也温润以和似南风之至其 为音如寒暑风雨之动物如物之动人雷动兽禽风雨 动鱼龙仁义动君子财色动小人是以圣人务其本乐 卷一 第 13a 页 动声仪子曰蚩尤庶人之贫者非天子也(并孔子/三朝记) 鲁大夫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问之仲 尼曰吾穿井而获狗何也对曰以某之所闻羊也某闻 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羵 羊(鲁/语) 公父文伯第六 公父文伯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 卷一 第 13b 页 绩惧干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童子备官而未之闻邪居吾语女昔圣王 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 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是 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祖习也识知/也天子因朝) (日以修阳政故/谓之习地德也)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惟旅牧 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太史司载纠虔天刑而后即 卷一 第 14a 页 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后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 庶政夕序其业夜庀(音髀/具也)其家事而后即安士朝而受 业书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自庶 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织𤣥紞(丁敢/切冠) (垂/也)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纮綖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 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 而赋事烝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音平/入声)古之制也 卷一 第 14b 页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 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 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 绝祀也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季康子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不对私于冉 有曰求来汝不闻乎先王制土籍田以力而砥(音止/平也)其 远近赋里以入而量其有无任力以夫而议其老幼于 卷一 第 15a 页 是乎有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徵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稯禾(六百四/十斛也)秉刍(百六/十斛)缶米(缶庾也/十六斛)不是过 也先王以为足若子季孙欲其法也则有周公之籍矣 若欲犯法则茍而赋又何访焉(并鲁/语) 子曰黍可为酒禾入水也一贯三为王推一合十为士 (许氏/说文)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铁擿三折漆书三灭序彖系象说 卦文言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卷一 第 15b 页 夫子作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罪丘者亦以春秋 子曰自吾得由而恶言不入于耳 子曰神龟知吉凶而骨直空枯日阳德而君于天下而 辱于三足之乌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猬辱于鹊 腾蛇之神而殆于即且竹外有节理中直空虚松柏为 百木长而守门闾日辰不全而有空虚黄金有疵白玊 有瑕事有所疾亦有所徐物有所拘亦有所据罔有所 卷一 第 16a 页 数亦有所疏人有所贵亦有所不如何而可适乎物安可全乎(并见/史记) 六艺第七 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 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 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陈蔡之大夫谋曰 楚大国也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相 卷一 第 16b 页 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皆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 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作色子曰赐尔以予为多 学而识之者与曰非与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知 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 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 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子曰有是乎 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 卷一 第 17a 页 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子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 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贬焉子曰赐良农能 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 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 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子曰回诗云匪兕 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 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卷一 第 17b 页 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道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并史/记) 子曰通国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民也不以道导之则 吾雠也 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有使民富且寿哀公 曰何谓也子曰薄赋歛则民富无事则远罪远罪则民 卷一 第 18a 页 寿公曰若是则国贫矣子曰诗云岂弟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子富而父母贫者也 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故武王谔谔 而昌纣嘿嘿而亡 谏有五一曰正谏二曰降谏三曰忠谏四曰戆谏五曰 讽谏孔子曰吾其从讽谏矣乎夫不谏则危君固谏则 危身与其危君宁危身危身而终不用则谏亦无功矣 子曰非其地而树之不生也非其人而语之弗听也得 卷一 第 18b 页 其人如聚沙而雨之非其人如聚聋而鼓之孔子观于周之太庙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 古之谨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 事多事多害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 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神 将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 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谨祸之根 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 卷一 第 19a 页 其敌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争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 独不从内藏我智不与人论技我虽尊高人莫害我夫 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 哉戒之哉孔子顾谓弟子曰识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 子曰不知其子视其所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与善人 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俱化矣与不善 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臭/同)亦与之化矣故 卷一 第 19b 页 君子谨所与(并见/说苑)依贤第八 子曰依贤固不困依富故不贫马蚿斩而复行者辅足 众也(说/苑) 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 欲贱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不可得也 子曰士有五有埶尊贵者有家富厚者有资勇悍者有 心智慧者有貌美好者埶尊贵者不以爱民行义理而 卷一 第 20a 页 反以暴傲陵物家富厚者不以赈穷救不足而反以侈靡无度资勇悍者不以卫上攻战而反以侵陵私斗心 智慧者不以端计数而反以事奸饰诈貌美好者不以 统朝涖官而反以蛊女从欲此五者所谓丧其美质者 也(并韩诗/外传) 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而众说语丘以其故曰不 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孔子曰善小节也 小民附矣犹未也曰不齐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 卷一 第 20b 页 五人所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悌矣友十一人可以教学矣中节也中 民附矣犹未足也曰此地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 之皆教不齐以治之之术孔子曰其大者乃于此在矣 子曰回若有君子之道四强于行己弱于受谏怵于待 禄慎于持身 子曰自季孙之赐我千钟而友益亲自南宫项叔之乘 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有时而后重有势而后行微二 卷一 第 21a 页 子丘之道几于废也子路问曰君子亦有忧乎孔子曰无也君子修其身未 得则乐其意已得又乐其知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 之忧小人则不然未得之也则忧不得既得之又恐失 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孔子曰丘死之后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也好与贤己 者处赐也好说不如己者 孔子曰鞭朴之子不从父之教刑戮之民不从君之政 卷一 第 21b 页 言疾之难行故君子不急断不意使以为乱源子曰以富贵为人下者何人不与以富贵敬爱人者何 人不亲爱众言不逆可谓知言矣众向之可谓知时矣 孔子曰船非水不可行水入船中则没矣故君子不可 不严也小人不可不闲也 孔子曰贞以干之敬以辅之待人无倦见君子则举之 见小人则退之去尔恶心而忠与之敏其行而修其礼 千里之外亲若兄弟若行不敏礼不合则对门不通矣 卷一 第 22a 页 (并说/苑)漆雕氏第九 孔子曰漆雕氏之子君子哉其善人之美也隐而显言 人之恶也微而著故智不能及明不能见也得无数卜 乎 孔子卦得贲喟然而叹子张进而问曰师闻贲吉卦而 叹之乎孔子曰贲非正色也是以叹之吾思夫质素白 当正白黑当正黑夫质文何也吾闻丹漆不文白玉不 卷一 第 22b 页 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馀者不受饰也鲁有俭者瓦鬲煮食食之而美盛以土缶(音/缶)之器以进 孔子孔子受之欢然如受大牢之馈弟子曰瓦甂酒器 也煮食薄膳也而先生何喜如此乎孔子曰吾闻好谏 者思其君食美者思其亲吾非以馈为厚也以其食美 而思我亲也 孔子曰无体之礼敬也无服之丧忧也无声之乐欢也 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不施而仁志也钟鼓之声怒而击 卷一 第 23a 页 之则武忧而击之则悲喜而击之则乐其志变其声亦变至诚通乎金石而况人乎 子路治蒲见孔子曰愿受教子曰蒲多壮士难治也吾 语汝恭以敬可以慑勇宽以正可以容众恭以洁可以 亲上 子贡为信阳令辞孔子而行孔子曰力之顺之因子之 时无夺无伐无暴无盗子贡曰君子固有盗乎孔子曰 夫以不贤伐贤是谓夺以贤伐不肖是谓伐缓其令急 卷一 第 23b 页 其诛是谓暴取人之善为己之善是谓盗君子之盗岂必财币乎吾闻之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 法害民皆怨之所由生也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 平之守不可攻也匿人之善是蔽贤也扬人之恶是小 人也不内相教而外相谤者是不足亲也言人之善者 有所得无所伤言人之恶者无所得有所伤故君子慎 言语毋先己而后人择言出之令口如耳 齐景公问孔子曰秦穆公国小处僻而霸何也对曰国 卷一 第 24a 页 小而志大处僻而政中其举果其谋和其令不媮亲举五羖大夫于系缧之中与之语三日而授之以政以此 取之虽王可也霸则小矣 子路为蒲令备水灾与民春修沟渎故予民一箪食壶 浆孔子闻之使子贡覆之子路不说往见夫子曰由也 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民修沟渎以避之而民多 匮于食故与人箪食壶浆而夫子使赐止之是夫子止 由之行化也子曰尔以民饿何不告君发廪以给之而 卷一 第 24b 页 尔以私馈之是汝不明君之惠而见汝之德也速已可矣否则尔之受罪不久矣子路心服而退(并见/说苑) 楚昭王第十 楚昭王渡江有物大如斗直触王舟中昭王怪之使聘 问孔子子曰此名萍实吉祥也惟霸者能获之其后齐 有飞鸟一足来下止于殿前舒翼而跳齐侯怪之使聘 问孔子子曰此名商羊也急治沟渠天将大雨于是诸 国皆被水齐国独以安孔子归弟子问焉子曰异时儿 卷一 第 25a 页 童之谣曰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此楚之应也儿有两两相携屈一足而跳者曰 天将大雨商羊起舞今齐见之亦其应也夫谣未尝不 相应也在人非独守道而已 子曰以容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澹台子 羽君子之容也与之久处而言不充其貌宰予之辞雅 而文也与之久处而智不充其辩 子贡问曰今之人臣孰贤子曰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 卷一 第 25b 页 者也子贡曰然则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子曰赐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女闻进贤为贤邪用力为贤邪子贡 曰进贤为贤子曰然吾闻鲍叔之进管仲也闻子皮之 进子产也未闻管仲子产之有所进也 介子推年十五为荆相仲尼闻之使弟子往视焉还曰 庭下有二十五进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 十五人之智智于汤武并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 治其国有不济乎 卷一 第 26a 页 子贡曰君子见大川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与之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所不及者死似 仁其流行卑下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 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 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至量必平似正盈 不求概似度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尔也(并说/苑) 卷一 第 26b 页 孔子集语卷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