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谈自学能力

 沁心沁心YYY 2020-03-05
阿吾:北大才子、著名诗人,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阿吾教育创始人、感动写作倡导者

2月17日,原本是广东省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的日子。如果没有突如其来的疫情,这天一早学校门前将会出现跟往年一样的繁忙景象。现在进行时的疫情让孩子们的开学日期暂时还是一个未知数,如今中小学校反倒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非常时期,全国中小学生全体在家“自习”。自习者,自己学习也。自己学习也可以表述为自学,做作业、温习、复习、预习等都是自学的某种形式。在本该去学校上学的日子,孩子们宅在家里自习,其自学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今天我再来谈谈自学能力,既是一件应景的事情,也关乎孩子们的人生。

自学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去年开春,我写过一篇《直击学习能力的核心》,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要特别武断地强调学习能力核心的核心是——自学能力。因为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需要,早期学习以教为主。这个过程误导了很多人直至成年,他们以为学习就是参加‘什么班’、去‘让人教’。今天人与人能力的差异,如果说第一条‘沟’是先天遗传,那么第二条‘沟’就是教育的误导。经验告诉我,谁更早拥有基本的自学能力,谁就更早开始了‘独立自主’的人生。

北京大学120年历史上最受尊敬的校长、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特别提倡自动、自学、自己研究的方法。他在《中学修身教科书》中写到:“在学校不能单靠教科书和教习,讲堂功课固然要紧;自动自习,随时注意自己发现求学的门径和学问的兴趣,更为要紧。”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的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先生,只有中学文凭,自学成才,24岁受蔡元培邀请到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他在《我的自学小史》一书中曾说:“所谓自学,应当就是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最要紧的是在生活中有自觉。

自学是学习能力的核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大程度上是被他们的自学能力拉开的。现在是一个信息和知识每天都在爆炸的时代,一个人哪里有那么多机会让别人整天来教他,一个自学能力不强的人注定了一天天被时代抛弃。一个人的自学能力,一部分是天生的,一部分是从小养成的。它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孩子最需要培养的学习习惯应该就是自学习惯。

好了,自学能力的重要性我不必多谈,还是重点谈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吧。

兴趣和责任感是自学的动力

孩子后天的自学能力需要在自学的习惯中去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家长先要培养孩子自学的习惯(数量),再考虑如何提高孩子自学的能力(质量)。孩子自学的习惯,家长可以用外力去培养,也可以顺着孩子的内在需求去培养。这里所谓外力,就是家长要求、物质奖励、精神鼓励之类。所谓内在需求,就是孩子的兴趣、爱好、梦想、责任感等。孩子小的时候,外力会起作用。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孩子的内在需求作用更大,我们家长需要顺应孩子需求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孩子的内在需求中,兴趣、爱好、梦想之类一般变化较大,短时期有用,长期起作用的不多,比较恒定的学习动力则来自孩子源自自己内心的责任感。我本人的经验是鼓励家长们唤醒孩子的责任感。孩子的责任感一旦被唤醒,他们就有了学习的“永动机”,他们才迈入了找到自我的大门。我们家长也才会有如释重负的“放心感”。那么,怎样才能唤醒孩子的责任感呢?

我相信唤醒孩子责任感的方法无穷多,有心的家长可以自己去发掘。这里我介绍一个普遍有用的办法,那就是从小让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家务。一个人的基本责任莫过于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自食其力是一条底线。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就是让孩子懂得自食其力的必经之路。现在有些家长为了孩子有更多学习时间,喜欢大包大揽,孩子除了吃饭、学习、运动和玩,其他事情都不让孩子干。这种做法的结果势必会把孩子带向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人”境地,大大延迟孩子“懂事”的时间点。

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思想领袖西蒙娜·波伏娃说:“自食其力,这并不是生活目的本身,但是,只有先做到自食其力,才能达到坚实的人格独立。”英国哲学家罗宾·科林伍德说:“真正的自由属于那些自食其力的人,并且在自己的工作有所作为的人。”家长们,想让孩子早日明白学习就是为了他们自己,就请从小放手孩子去做那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好了,自食其力、从小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包括家务)、唤醒责任感、养成自学习惯,这个逻辑链条我也不再赘述,下面重点谈提高孩子自学能力的具体方法吧。

自学方法论

在教孩子养成自学习惯的同时,家长们肯定很关心如何提升孩子的自学能力,也就是孩子自学的质量。我认为有关自学的方法论,对于家长和孩子一起提高自学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以我本人的经验,自学方法论的要领有三个,第一个是时间管理,第二个是用复述提升理解力,第三个是思维轮换与劳逸结合。

自学的时间管理就是做好学习计划,自觉遵守执行。

孩子的学习效率高不高,其实跟我们成年人的工作效率高不高十分类似。家长们都知道,我们要想做好一件重要的事情,制订一份工作计划和强有力的执行力是成功的两大关键。孩子提升自学能力的方法论,第一条就是要学会制订自学计划,时间长度包括一天的、一周的、一个月的、一个学期或假期的、一年的、两年的等。当然,一份时间跨度较长的计划要制订得切实可行,需要计划制订者具备较高的水平和能力。家长和孩子可以循序渐进,刚开始制订自学计划时,主要做一天和一周的;等经验多了,再制订一个月、一个学期或假期、一年或两三年的。

计划是为了执行,孩子有了一份自学计划,家长要鼓励、监督孩子自觉遵守执行。刚开始,计划的准确性可能不高,常见情况是计划自学的内容偏多了,这是正常的。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分析分析计划完不成的原因,有什么改进的方法,逐步把计划的准确性提高。据我所知,不少学霸每天以十分钟为单位,安排自己学习的计划。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学习内容,有助于提升理解力。

一个人的学习效果,常常取决于其注意力、记忆力和理解力的状况。我注意到,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多数在注意力和记忆力上存在一定问题;成绩一般的孩子,多数在记忆力和理解力上存在一定问题;成绩较好的孩子,多数在理解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由此可见,理解力是学习能力的顶层设计。

我这里重点谈理解力问题。理解力是影响孩子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它涵盖的方法很多,诸如直觉力、洞察力、分析力、演绎力、联想力、类比力、概括力、想象力等。从我本人的亲身体会出发,特别向家长和孩子推荐对概括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是教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学习内容。

我大约从初二(时年十二三岁)开始,养成了用自己的话复述学习内容的习惯,并体会到这种方法的巨大效果。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我父亲用戒烟省下来的钱为我哥买了一套高考内部复习资料,我从那时开始自学高年级课程,其中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学完一段新内容,就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想想刚刚学了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话轻声地说一遍。这个方法不仅大大提升了我的理解力,而且很巧妙地帮助了我的记忆。从那时起,我再也不死记硬背,习惯于理解式记忆。

劳逸结合和思维轮换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技巧之一。

如果用一个公式表示学习效果,那么可以简单表述如下:

学习效果==学习时间ⅹ学习效率

有一些努力学习的同学未能理解这个公式,误以为学习效果只是由学习时间决定的。其实,从人的生理规律出发,一个人每天只有24个小时,一分不多一分不少。但是,一个人并不是把一天24小时都用来学习取得的效果最好,因为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一次最多也就是5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高效率的学习每隔一定时间需要稍作休息。当然,大家都知道,一个人每天需要8个小时左右用于睡眠,帮助体力和脑力休息、恢复。即使寒假、暑假,孩子在家里一天能够有效用于学习的时间也就只有12小时左右,因为一天用于饮食、卫生、运动、家务正常大约需要4个小时。如果算上孩子必要的娱乐和交际,孩子每天有效用于学习的时间在8-10个小时左右。

对于那些已经养成学习习惯的孩子来说,学习效率至关重要。纯粹从技巧角度说,思维轮换和劳逸结合就是家长和孩子必须考虑的选项。在一个学期里,从周一到周四,一个孩子每天课后用于学习的时间少则两三个小时,多则五六个小时,到了周末(周五到周日)自学的时间最多可到12小时左右。在连续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思维轮换的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大技巧。所谓思维轮换,从学习内容的角度说,包含两个方面的技巧,一是合理安排不同科目的学习,二是同一科目的学习合理安排不同难度的内容。

人的大脑功能是分区的,左右半球具有不同功能,左半球主要承担逻辑思维类型的工作,右半球主要承担形象思维类型的工作。孩子们在自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等这些科目时,如果连续学习某个科目较长时间(两小时以上),那么学习效率会下降。合理的安排是,孩子学习数学一小时,更换学习语文或英语一小时。孩子课后做数学作业,如果有几道题难度较高,那么合理的安排是做一道较难的题,做几道难度一般的题。思维轮换的目的是让孩子大脑的不同功能区都能及时休养生息,保持较高运转效率。

劳逸结合是最大的思维轮换。对于学业期的孩子们来说,“劳”就是学习,就是用脑,做那些较少用脑的事情就是“逸”。必要的睡眠,必要的运动,一定的家务或体力劳动,与亲朋好友的愉快交际,这些都是很好的“逸”。劳逸结合可以帮助孩子们大脑放松,保持最好的学习效率。在中学时代,一些最难的数理化题目,我常常是在跑步或洗碗时得到解题方法的。

自学能力怎么样,直接决定孩子的成长和未来。这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迫使孩子们不得不宅在家里,正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一次良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