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朝入画鸠兹城,黛瓦梦回古徽州

 洁洁赢 2020-03-05

初春的江南,乍暖还寒,微风夹杂着湿润的凉意,格外勾起人心底对温暖的向往。在这样一个“嫩叶商量细细开”的日子,记者来到了即将于3月5日重新营业的芜湖鸠兹古镇。经过这样一个特殊假期的洗礼,即将再度营业的古镇园区,此刻还沉浸在“黎明前”的寂静之中,园中陈设仿佛等待检阅一般整齐有序,阁楼亭台中封印的古韵也在等待被再次开启。

一朝入画鸠兹城,黛瓦梦回古徽州

鸠兹古镇“古风”街巷 张航摄

一朝入画鸠兹城,黛瓦梦回古徽州

古镇民居如画如诗 张航摄

青砖黛瓦鳞次栉比地沿着“徽商大道”排布,斑驳的围墙与精致的雕花、飞檐,无不氤氲在一片诗意的江南。沿途街巷、亭桥交错相连,纵横织结了一整片的徽文化生活区,658栋徽派建筑将大美江南的委婉含蓄尽纳其中。若说千姿各异的院落亭台是江南女子姣好的容颜与倩影,那雕栏飞凤的轩窗便犹如这女子眉心的一抹花钿、青丝间的一缕黛眉,于细节之间勾勒出万种的精致与柔情。

一朝入画鸠兹城,黛瓦梦回古徽州

古镇上院落飞檐、门罩雕镂娟秀 张航摄

一朝入画鸠兹城,黛瓦梦回古徽州

木质飞檐上的彩雕人偶 张航摄

大到书院高塔,小到市井铺面,无不在极力还原时代留下的一笔风华。酒坊、客栈、镖局、染坊旌旗招展,踏入“十里长街”便可以瞬间“梦回明清”。在安徽最早创立的“芜湖第一邮局”寄出一张带着历史气息的明信片,在“大江镖局”感受“水上押镖”的变数难料,在阮弼旧居重温“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的辉煌,透过“无典不成徽”的典当行体会“货真、价实、热诚、守信”的徽商四德,在“太白酒坊”与诗仙同醉一斗古徽州纯酿......在这里,你既可以是途径历史的盗梦客,也可以是停驻其中的往昔人。

一朝入画鸠兹城,黛瓦梦回古徽州

徽商百杰馆前门徽风建筑 张航摄

一朝入画鸠兹城,黛瓦梦回古徽州

典当行屏风装饰铜钱 张航摄

历史的足迹踏过芜湖山水,留下了最宝贵的刻痕与纹路。42栋明清遗存古建筑,层层雕琢掩映下,难舍往昔风华。李鸿章长子李经方故居中荟萃着古朴雕栏与西洋家具的“中西融合”,恰是时代烽烟变迁下的最好体现;武状元汪道成所筑梨园堂中“不用一根铁钉的榫卯结构”,也正是大国工匠精神与徽派建筑的精髓再现。园中整体移建的历史遗迹,荟萃成一部芜湖世家的发展史,重现了繁盛一时的绝代风华。

一朝入画鸠兹城,黛瓦梦回古徽州

李经方故居前门大气开阔 张航摄

一朝入画鸠兹城,黛瓦梦回古徽州

梨园堂戏台前门雕栏画栋 张航摄

踏入全国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徽派建筑群——中江书院,雕栏玉砌的木质门栏穿越百载的风霜而来,鳞次栉比的亭台、石桥、假山,一如学子竞逐之时的笔走龙蛇,院落间套置着精致而脱俗的盆景,方圆门廊间嵌入的尽是“梅兰竹菊”的君子风雅,正是这番“贾而好儒”的宁静治学,才缔造了当时的“一门八进士”与“父子尚书”,也才能培养出朱熹、戴震、胡适、詹天佑等一代徽商子弟。

一朝入画鸠兹城,黛瓦梦回古徽州

中江书院前门木质门楼雕栏画栋 张航摄

一朝入画鸠兹城,黛瓦梦回古徽州

江中书院院落门厅风雅别致 张航摄

古徽州的美,不仅美在粉墙黛瓦、亭台楼榭,更是美在与徽商精神一般的精工细作。行走古镇,时常可见花窗雕镂黑白分明、虚实相衬、刚柔并济,乍看墨色淋漓,具有国画的神韵,细看飞点走线,锤痕斑斑,颇具雕塑的立体美,这便是“铁为肌骨画为魂”的芜湖铁画。始创于清康熙年间的“铁花”,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06年6月,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铁画之中山水、人物、花鸟、书法无所不包,大到挂屏壁画,小至摆台灯屏无不可见铁画的身影。115.91平方米的“世界最大的铁画”——《天下徽商兴于鸠兹》更是将徽商精神融入了这番“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巧夺天工之中,让人在震撼之余,更对徽商文化增添了一份敬佩。

一朝入画鸠兹城,黛瓦梦回古徽州

“世界最大的铁画”——《天下徽商兴于鸠兹》 张航摄

“赴国急难、不畏艰难、审时度势、同舟共济、不辞劳苦”的精神筑起了徽商的商业通途;“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笔下传承百年的“徽忆”文化。行走鸠兹古镇,犹如穿越时光之桥,在山水如云的画中,寻找那份烟火阡陌间的往昔繁华,再见那抹粉墙黛瓦的徽韵风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