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家:写作不要怕慢,坚持就是快

 dbnjhkq 2020-03-05

文/然雪婵

01

2年前我在写人生第一本书时,曾遇到过很多阻力。

首当其冲的就是时间问题。

那时工作比较忙,加班是家常便饭。一个月里,甚至有时候好多个夜晚、好几个周末都会花在办公室里与一堆凭证和报表亲密接触。

于是我就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至少每周要完成2篇高质量的文章,于是断断续续地写着,有时候3、4天才提笔,有时候忙起来时1周才写1篇。

可想而知写作效果有多差,不仅写得很慢,质量还不好。

于是我思虑再三,调整了策略,不再规定自己一周一定要写多少篇,而是逼自己每天必须完成300-500字。

我把一周的写作量大而化小,分配到了每天,不管那天有多忙,我都会腾出时间写一篇300-500字的文章。

一次性要写完一整篇文章很难,但是如果只输出300-500字,却很容易。

就这样,无论当天多累,回家多晚,我都会坚持写完这500字。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写作思路和写作速度明显提升了很多。

并且因为做到了实时写作,我得以将当天职场发生的故事,或者上下班途中观察到的事情,或者当天看到的新闻事件,以及当天读书时遇到的困惑或者收获,都一一记下来。

而这些,构成了我新书的一个庞大的素材库。

以至于一旦有了整块时间时,很快便能将这些零散的小短文拼凑成一篇高质量的完整的文章。

而写到后来,越来越得心应手,速度也逐渐变快,每每一个不小心,便能轻松写出1000字以上。

也是从那时开始,每日写作变成了我的一个习惯。

而我的新书《所谓优秀,不过是和自己死磕》也就是这么写成的。

02

自那以后我意识到了日更写作的重要性。

每日固定一个时间段写作,大大提高了我的写作效率,降低了我的写作包袱。

因为有了连续性的输出并形成一种习惯,不仅提高了我的写作速度,更让我不必再跟身体里“懒惰”的本能抗衡,而是出于惯性,坐在桌前就能开始写起来。

这一点对于长期写作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每天500字,一周便是3500字,一个月便是15000字,一年便是182500字,并且在这个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坚持2、3个月后,你每天的字数往往都能轻松地超过500字,一年写出30万字不在话下。

更重要的是,写作习惯一旦养成,便是跟随你终生的。

所以你可以每天写少一些,但是你不能什么都不写。21天是一个周期,3个月便能让你养成写作习惯。

写作是一件持续性的事,一旦你停个几天,再想找感觉,更难。

写作最需要勤奋,干别的事情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如粘砖,歇两天,照样能把砖粘平粘牢,而写作是最不能偷懒的。

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麦家有一次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我确实写得不快,但每天坚持写,其实回头一看也是不慢的。所以不要怕慢,坚持就是快。”

斯蒂芬金也在《写作这回事》里说到自己写作的秘诀:“我一旦开始写东西,就每天都要写。我如果不每天都写,我脑子里的人物就会开始走样,叙述故事的刀锋开始生锈,我开始对故事情节的进展失去控制,最糟糕的是,那种创作新东西的兴奋感会逐渐消退。”

余华在谈写作时也谈到了持续写的重要性:“是什么让你成为作家的,不是思考,也不是阅读,就是每天写,不停地写。”

几乎每位功成名就的作家在聊写作时都谈到了“每天写作”这件事。

可见,对于长期写作的人来说,天赋和勤奋,显然后者更为紧要。

因此,如果你总是做不到每天写、持续写,而是只把写作当做偶尔为之、断断续续的事情,那就放弃写作吧。

你对写作的抗拒实际上要大于你对写作的愿望,迟早你都会找到其他途径释放你的精力。

03

既然每日写作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打败自己的懒惰,每天坚持写300-500字呢?

1、固定每日写作的时间和环境

找出你一天中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段,比如早上早起的那1个小时,或者晚间睡前的1小时,一旦确定,就不要随意更改,这样更容易形成写作惯性。

为自己创造一个安静清幽的写作环境,摒弃一切琐事的干扰,认认真真地写。

固定的时间段和熟悉的环境有利于让我们更快地进入写作的状态,一旦熟练,基本上你坐在熟悉的书桌前,就能奋笔疾书。

到点了就开始写,不要轻而易举地被任何事阻碍到,一定要雷打不动地写出300-500字,写你脑中的思想你的观点你的所见所闻。

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写到一定的字数,甚至可以多写两段,你会发现这种练习开始产生效果。

真正的写作好像不再单调乏味了,你会开始感觉到,从写下来的文字中得到的收获远比从你脑子里没有文字的想入非非中得到的大得多。

直到你能自然而然地打开电脑凭借冲动就能开始写作的时候,恭喜你,你的写作习惯已经形成了。

2、甩掉“一定要写好”的包袱,先完成再完美

在带班过程中,很多小伙伴告诉我,自己写的东西很烂对别人没有价值,看着别人都写得很好,怕自己被嘲笑,就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了。

拜托,谁不是从“烂文”开始写起的?有人天生就能出口成章的吗?

我现在看我3、4年前写的文章,也下意识会感叹一句“我去,真幼稚,这写的什么鬼”,所以你看到了吗?不管你在哪个时期看你以前写的文章你都会有觉得写得不够好的时候,但这有什么关系呢?

你总要先给自己一个写出来的机会,才有可能去不断改善,从而写出更成熟的文章来吧?如果你不写出来,永远不知道写得有多差劲,连比较、改进的机会都没有。

写作时,把你对灵感的期待、质量的要求、结果的预期,统统忘掉,允许自己有“写出世上最烂的垃圾”的自由。

哪一位优秀的写作者不是从磕磕碰碰中走出来的?你写的东西越多,思维得到锤炼的机会越大,将来写的东西才有可能更深刻。

所以对于写作来说,先完成再完美。

3、找一群同频的人一起坚持

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或许很容易,但一个人要长期坚持去做成一件事,就很难了。

我在听樊登读书会的时候,樊登有一次讲一本书叫《坚毅》,他分享了自己大学时的一个健身的故事,那时候他有2个同样喜欢健身的同学,每次那2个同学去健身时都会叫上他,所以他们3个坚持了很长时间。

但大学毕业后,他留下来读研,而另外2个同学离开了学校,然后他就坚持不下去了,毕竟健身是一件很辛苦很痛苦的事,一个人坚持有时候真的不如一群人坚持来得更容易。

所以如果你能向那些能坚持的人靠近,找到一些同频的搭档,跟你一起坚持,在你想偷懒时鼓励你,推着你一起前行,那么这种坚持就变得简单很多。

找到一个正能量、有毅力的人群和环境,互相之间的熏染,你就可以长期坚持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