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8讲 |黄芩:擅长清除胆肺热邪的清热燥湿药。(附音频)

 赤脚说 2021-01-22

赤脚有医说医:普及中医知识,愿每个家庭有个懂中医的人。

《100味常用中药通俗讲解》正在更新,每天学一味中药,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后,即可查看学习全部内容。

第18讲

黄芩:擅长清除胆肺热邪的清热燥湿药。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特点:最常用的清热药,能安胎。

注意:脾虚便溏,食少者慎用

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清热燥湿药-黄芩。

今天想把清热药的类别来跟大家讲讲。

清热药,如果细分的话,可以分为好几类:

第一类是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把热清出去,把火泻掉。这种情况下的热,热在气分,比如说我们感冒发烧,呼出来的气很热,那这是热在气分,我们就清热泻火。像我们之前学过的石膏、天花粉都是清热泻火药。

第二类是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一反面把热清掉,一方面还把湿燥化。

这种情况下的热,是热邪跟湿邪结合的,是湿热。中医体质里有个湿热体质,是体内又有湿又有热,这种湿跟热勾结在一起难解难分,比较棘手。像我们今天学到的黄芩,还有即将要学的黄连,黄柏这类都是清热燥湿的。

第三类是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药是个什么概念?就是说这个热已经跑到血液里面去了,这个热的层次已经很深了,就要把血液里的热清掉,让血液凉下来。

第四类是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是个什么概念?就是热邪成毒了,成了疮,溃烂成毒等。那么在一边清热的同时还要把毒解掉,就需要用到清热解毒药。像金银花,蒲公英就是这一类。

第五类是退虚热药,退虚热药又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前面谈到的这4类都是很寒凉的,是用来清实火实热。但是体内有一种热,是虚热,是因为阴分不足导致的热。要退这个虚热,不能用大苦大寒的前面4类,要用到退虚热药,像地骨皮,青蒿就是这类。

好,接下来我们来介绍黄芩。

认识黄芩

中药黄芩是一种植物黄芩的根,这个黄芩开的花还挺漂亮的。

黄芩主要在我国的北方有种植。

关于黄芩,也有一个民间故事。

说的是李时珍在他16岁那年,突然患病,咳嗽不止,而且请了好多医生来看,都治不好。病情越来越重,每天吐痰要吐一大碗,而且总是感觉到口渴,全身都发热。

这时候村子里来了一个云游四海的道士,李时珍的父母听说道士擅长治疗疑难杂病,于是就请这位先生来看病。

道士给李时珍号了脉说,这个病好办,去采些黄芩来,每天服用30g黄芩即可痊愈。

于是,李时珍的父母半信半疑地按方煎药,果不其然,李时珍的病居然真的慢慢好起来了。

李时珍深深赞叹中草药的神奇,于是刻苦钻研医学,读遍历代医书,踏遍高山平川,终于成为医学上的一代宗师。他编著的《本草纲目》流传至今,仍旧是我们学习中草药的一部经典。

 黄芩的功效

黄芩的味道很苦,性寒。

在中药的性味里,有句行话叫做辛开苦降,凡是苦的药,气机都是降的,黄芩性寒能泻火,所以黄芩最擅长的就是降火。

黄芩是清热燥湿药,在降火的同时还可以燥湿。

黄芩的作用部位比较广,入胆经,入胃经,入肺经,入大肠经。

我们再看一下黄元御先生的这张气机升降梯,胆气要降,胃气要降,肺气要降,大肠气要降,而黄芩降的就是胆胃肺和大肠。

也就是说,黄芩清身体右路的火,把胆胃肺和大肠气气往下降。

黄芩的功效很多,既能清热燥湿,还能解毒,还可以止血,还可以安胎。

这么多功效不要去死记,就算记住也不会用。

说黄芩为什么可以止血,这里的血是因为热迫妄行,出现咳血,便血,鼻子出血等,现在用黄芩来把热清掉,就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

在用黄芩来止血的话,一般用黄芩炭,药物炭化成黑色后止血效果更好。

黄芩能安胎,也是指的胎热不安,因为黄芩能清热,所以也具有安胎功效。

总之,我们知道黄芩清热燥湿,可以从右路把胆胃肺和大肠的气降下来。

那么黄芩这味药就基本掌握了。

黄芩的用法

 黄芩苦寒,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是在5~10g的量。

黄芩的炮制也有一定讲究,要清热的话,用生黄芩;

如果要清上焦的热,用酒黄芩,因为酒力发散会往上走;

如果要用黄芩来安胎,那就用炒黄芩,减少苦寒之性防止太伤母体脾胃;

如果是要用黄芩来止血,那就用黄芩炭。

在配伍上,黄芩有个经典搭配,就是跟柴胡搭配。

柴胡从左路升散,黄芩从右路下降泻热,可以把肝胆的气机轮子转起来。

在用黄芩的时候要注意:

黄芩是一味苦寒的药,苦寒的药都是伤脾胃阳气的,所以不能久服,对于脾胃虚寒,脾胃功能差,大便稀溏的人都是要慎用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