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零开始学中医第1讲:何为中医思维

 一利阳光故事会 2020-03-06

何为中医思维-整体观念,辨证施治

整体观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理方面,强调整体的重要,人体是由最基本细胞单位所构成,由细胞到组织,而后器官最后到系统,只有机体各种系统正常时才能够达到正常的生理状态,即中医所谓阴阳平衡状态,如心和肺的关系,亦即气血关系,血要靠气的运化推动运行,气要靠血载才能发挥其本身功能。

病理方面,中医也是从整体出发,如患者面部痤疮往往可以引起全身气血阴阳之变化,当出现心烦易怒时,伴有口干口苦,舌红苔时往往可以辨成肝胆湿热。这时施以龙胆泻肝汤即可生效,如伴有眠差,梦多,形寒,肢冷,痛经,夹有血块时以温经散寒养血之温经汤方可显效。

个体与自然的关系,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四川为湿热之所,所以以麻辣为主,山西质较硬,所以喜食酸,西藏人以肉为食必须喝茶以消油腻。

以上则为顺应自然,亦即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具体体现中医学特点的是辨证施治,有人称辨证论治,从病因上讲,无外乎外感,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其他饮食劳倦虫兽外伤等。

但是中医辨证论治是依据机体出现的证候反应,从而做出相应证候,归纳总结分析后所出现的证,从而作出处理方式,即为辩证,选出所对应方证即为施治,具体表现在患者主观感觉不适之症状,而后通过望闻问切所收集信息,而后做出的思维判断,比如头痛患者就诊,如果同时有恶寒发热身痛苔薄白,脉浮即可变为风寒表实证,即为麻黄汤证。

如果伴有恶寒同时大便数日不解,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即为里热实证,方证当为承气汤证。

如果同时伴有呕吐清水,苔水滑,脉弦,烦躁欲死,此者里虚寒甚水饮上冲之吴茱萸汤。

总而言之,中医思维就是通过望闻问切,由局部到整体的完整的思维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