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通过深度案例式学习持续提升职业技能?

 昵称535749 2020-03-06

第六个人 · 21小时前

能力低配错配,就必然会深陷职场窘境。但并不是没有方法去破!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第六个人”(ID:connect_yourself),作者:第六个人,36氪经授权发布。

人们常说,一切的职场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简单的一句话,那就是:能力不足。

这句话很残忍。

每个在职场中经历过所谓的裁员、被动离职、以及在某些坚守多年的岗位上失去竞争力的人,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体会。某些时刻,某个职业阶段,我们多多少少都会经历这样一种无力的状态……可能,这也是「中年危机」、「互联网没有35+」这些词汇由来的原因。

几乎每一个人在职场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战,比如:精力不足、健康透支、时间管理差、跟直线老板沟通困难甚至无法相处、项目推动不起来 、面对创新业务完全无从下手、人际关系紧张、岗位绩效差长期没有优质产出……

这些在一份工作中的「不适」和「焦灼」,本质上,无一不是背后的能力错配、能力低配导致的。

这个能力,对应来说,可以划分为几个维度:

1. 专业技术能力(包含单点能力+复合性业务能力):锤炼你自己——你一个人能不能在某一类岗位问题上拥有强势优势,以及能否活成一支队伍,搞定一条生产线;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你能否尝试新的业务、新的手段完成不同业务课题

2. 沟通及情商:搞定人——搞定同侪、老板,驾驭资源和隐形推动力,促进深度共识,高效管理预期

3. 项目管理:搞定事——你的钱、人力、供应商、上下游如何协同并达成项目绩效

4. 健康动能:也就是拥有非常积极健康的身心和情绪状态,我认为这是一种底层能力,能够应对体能、精神上的高压

比如我曾经的同事,从前她在外企,带20几个人的大HR团队,所有的建制都是成体系的、完善的,然而在一家创业公司,她不仅要做满招聘、薪酬、培训等6个完整的HR模块执行工作,同时还要配合老板开拓一些创新业务(非HR职能),她的当前阶段部门人头大概就是2个人(可以再招1个人来协助)。

如果这6个模块的实际业务你没亲手执行过,或是通过观察别人如何工作形成快速的工作逻辑,那么你就会卡住。

没错,是真实的被卡住!

这个案例,不仅仅发生在大量企业的中层和高管身上,同样适用于在职场中工作5-6年的初级经理人和刚刚毕业的职场新人。大量的业务变革、战略调整导致一个人有可能要频繁的调整自己的工作内容,每天面临新的岗位问题……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职场挑战。

问题是:你如何应对这种挑战?

唯一能够证明你自己的,就是能力:它和产出绩效直接绑定。

但有意思的是,假如你问问自己:让自己在现在的岗位上保持足够的竞争力,更好的获得公司与老板认可的能力,到底是什么?

恐怕,很多人回答不上来。

今天,仅就第一项——专业技术能力上的积累问题做一些思考和探索,希望在职场能力提升上,我们都不再做弱者。

1 精准定位能力

我认为,避免一个人和一个岗位错配的关键是:

1. 入职前要清晰了解岗位能力要求和公司、直线老板预期(如果面试中不能做到清晰、明确扫雷,必然也就为后期的隐患埋下伏笔)

2. 这些能力对应要解决的业务问题你已经有比较清晰、成熟的方法论,有过匹配对应的点对点的经历是最好 (这一点也说明了为什么很多人跨界不成功:主要是因为过去的经验无法找到转化、释放的出口,进而出现踩不到点儿的问题)

3. 一些因人设岗的创新性岗位,要了解未来可能的业务走向所需要的能力要求

4. 面对同类、异类的创新问题,你过往有没有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以及你通过哪些经验运用什么方法转化为新的资本,去迎接这些挑战

5. 你需要持续积累哪几项关键能力来获得在这家公司乃至一个行业的稳定发展

在清晰锚定自己的岗位、行业、公司对你个人的定位之后,你就能比较快速的聚焦形成结论:在有限时间段内,你需要持续发展哪3-5项核心能力?

这里有一个简洁好用的方法,那就是:如果你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太久了,不太知道真实的市场行情,那么,常常逛一下招聘网站扒一下JD是有必要的。

JD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方式承载了一个岗位对人的要求:即,能力,到底需要具备到什么程度才能胜任某一个岗位。

你可以用它来做一条基准线,动态评价自己的能力水位线,并且根据市场的情况,来为自己的职业资产添砖加瓦。

假如你是一个新媒体营销领域的从业者,你从新媒体运营-新媒体运营经理-新媒体/数字营销总监一路攀升,在一个既定岗位上的能力,随着职级的上升变化,你能够掌控、驾驭的事情逐渐变复杂,需要拥有和掌控的「专业知识」边界要更开阔,这也要求你处理复合性、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更强。

比如怎么做到「搭建一个品牌的粉丝矩阵从0到100万」就是总监和执行人员本质的差别,它要求这个人具备扎实的一线经验,并能做出战略、策略上的深度思考(这100万从哪来?怎么来?这个目标是否合理?);而一个中层新媒体经理,要做的可能更多是完成既定阅读量的增长和内容执行,至于为什么是、以及如何实现这个100万的目标,不需要他考虑。

但另一方面,当你从一个行业跳到另一个行业(假如,我过去做体育,后来进入到旅游,再进入到教育行业),即使同一个岗位,不同的人面临的这个「岗位驾驭度」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跨界的人面临同样岗位的难度系数会成倍增加——因为跨界和换行,必须考虑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换成本,即:熟悉了解一个新的行业所需要的非常强大的学习力,以及你过去的那一套能不能在当下的产业中有所发挥(极端情况,有时候甚至是完全零迁移)。

这一点,不仅仅是营销岗位,作为技术-产品-销售,乃至有些增长迅猛的创业公司的后端职能岗位比如人事、法务,也会体现得很明显。

我曾和公司的法务同事深度交流,她的经验、敏锐的判断力,皆来自她对行业的深度积累——可以说,跨行法务要面对的难度是巨大的,因为行业的底层逻辑要完全重新学习,这个时间成本过高。

2 案例式深度学习

之后,你就可以开始持续投入、刻意练习了。

但到底怎样的刻意练习最终能服务于能力提升这个目标,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在经过了为期一年半的深度案例学习之后,我发现了这种学习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这是在经历了10年的营销职业积累之后,我发现自己在专业能力提升方面最有效的练习方式。

具体方法是:通过每天投入半小时-40分钟分析一个营销案例,来进行深度思考。

要想实现刻意练习的良好效果,有几个关键:

1.高效案例筛选——解决:你应该学什么、看什么的问题

2. 深度案例分析——解决:这些案例和你有什么关系的问题

以「以点带面,活学活用」为导向的案例分析,最终是为了指导当下的实践。

但你可能会问:我天天看各种行业新闻、公众号的专业文章。但试问,碎片化的信息摄取,最终实打实的转化成你的能力,又有多少?大多数人只是读过了一些信息和花哨时髦的新概念而已。

你的时间精力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是宝贵的。案例分析会逼着你安静坐下来,腾出一段完整的时间去做深度思考。

首先,你要做出选择,也就是:你每天要学什么看什么?

当你的业务发生变化,当你每个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发生变化,你就需要相应非常精准的去选择你要学习的内容。比起每天在手机前悠悠荡荡就晃过去的一小时,你可以选择真正指导当下实战的好案例,而摆脱过去“一天看10篇文章可是仍旧just so so 的状态”。

我用以下方法搜索「重磅案例」,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案例猎手」。

1. 关注行业热点事件、阅读行业主流权威网站和媒体:比如,36氪;比如一些做得非常专业的垂直行业媒体,像懒熊体育等 

2. 关注行业专家: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家、大咖,找到他们不难。但对你而言,一定要注意——这些人是否提供了解决方案和解决问题的实操思路?笼统谈宏观概念的专家,要尤其谨慎关注,不要浪费掉自己的时间

3. 通过搜索,关注当下业务问题的定向参考案例:需要做好竞品和行业+ 跨界研究,多看同行的套路、模式是最快的捷径(但迫于工作强度和压力,事实上我们很少人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且做得持续)

4. 关注最新的工具与方法论趋势:看看行业里现在都用哪些新的工具、方法在解决问题(比如2020年,营销人应该高度关注的核心方法论就是直播+短视频对企业和品牌的生意助力、落地应用问题)

随着搜索和捕猎的能力逐渐变强,你对于哪些媒体、创作者能够写出真正有料、简洁易懂的专业干货,哪些人的实操方法真正对你和你的岗位、企业「有用」,会逐渐形成手感和嗅觉。这带来的一个直接好处就是:

你可以花更少的时间,读更少的内容,但以更深的思考方式逼着自己提升消化和学习的效率,事半功倍。也就是说:你可以读得更精,能学得不那么累了……也能用巧劲了!

通常,我会在一些工作的碎片和休息时间快速浏览一些专业文章,或在一些专业群内看到了好的文章随即收藏,但收藏之后我就不会再看了。这个案例库会越积越多,然后在每一天面对新的业务场景时,再来决定当天具体学习什么案例。

而第二步,我之所以说案例分析是解决「和你的关系问题」而非「通晓天下」,是因为这种刻意练习改变了我们过往的学习方式:

当你仅仅把一个案例、行业事件当做一条新闻,你就只能“看看而已”就过去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看似阅遍天下,实则一招都没学到”;

但当你把它作为深度案例分析,除了案例表面的文字信息,你必然还要进行一系列的追问:

1. 这个案例有哪些东西,我自己的企业和岗位可以借鉴?

2. 这种方法使用的边界和前提条件是什么?

3. 如果不能用,我要把它改造成怎样的一种形式,或许效果就出来了?

4. 它还能被用在哪些工作内容中?

一旦形成这种思维习惯,你对知识的内化能力会跃迁到一种新的维度——一切为我所用,无用者皆可抛弃。

深度案例分析考验人的耐力,更考验耐心。如果你一天的工作时长超过12小时,总有不停的会议、汇报、电话、项目在并行推进,挤出这样的时间是需要毅力和韧性的。通常,我会把它留在每天早上错峰早到的时间里,一般会把坐进办公室之后的半小时拿出来,梳理的过程也帮助自己热身进入工作状态。

面对很多长达万字的专业干货,如果没有深度学习和整块时间的逼迫,你对信息、知识和方法论的消化就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皮毛。平均5000-6000字的案例分析,我会进行40分钟左右,有时甚至会长达1小时。写下来的力量就是强迫自己输出专业观点,把碎片化的信息理解转化成一种连贯性的思考框架。

我最早在校内、后来是朋友圈里写长文,现在,通常会在知识星球进行案例分析。你选择什么样的创作平台和社区(哪怕是写给自己看的工作文档都完全OK)完全依赖于你自己的喜好,以及学习的目的——如果你希望被更多大众看到,那么典型的公众号、知乎、今日头条等内容平台都是好的选择。如果你正在尝试通过短视频来倒逼自己的深度案例分析,同样,你可以像樊登一样在抖音进行解读(但这种形式对内容制作的要求较高,且后期的难度和工作量时长都较大,并不适合初学上手的人)。

我的具体方法是:

1. 逐句按照作者的段落行进,谈谈这些字面意思的个人理解

2. 案例中提到了哪些重要的专业概念,以及它们的含义和边界是什么

3. 案例中提到了哪些营销规划和实操手段,需要特别注意

4. 基于前述的4点进行自身业务追问:当下企业应用的思考和技术迁移转化

不要小看第4点,我们大多数人都输在了最后的100米:只是看,只是听,却不去思考它最终如何拿来用,怎样用得效率最大化,到底如何迁移转化才能变成我的「技能」,而不仅仅是「认知提升」和「视野开阔」。这是真正的刻意练习的难点所在。

举个我平时案例分析的例子。

当我清晰定位了自己最近一年要不断的强化在「增长黑客」、「用户增长」层面持续锤炼相应的能力后,我就开始了地毯式的案例分析学习。

1. 我对大多数的案例筛选会倾斜在有关硅谷和国内创业公司的增长案例分析上(而过往,对于一个营销管理者,我可能会关注文案、广告创意、分销、产品规划、品牌定位、公关、定价策略、效果投放等等多业务模块,但现在,高度聚焦意味着我的学习和深度思考在单向技能上的时长是能保证的)

2. 我会格外注意增长黑客和品牌营销的专业交叉领域概念的全新解读,这包括增长黑客中涉及的一些核心指标,比如:北极星指标、转化率(品牌视角下和增长视角下是完全不同的理解)。当你打开了全新的触角,过往的学科观点会被打碎再重新建构起来,这正是新的技能融入你的血液的时候

3. 格外注意那些自己过去陌生且不擅长的盲区领域,他们是如何做增长的:比如我通过toB业务(卖给企业客户)的案例分析就发现了一些和toC业务(卖给消费者)共通的增长规律,这让我对于复杂业务的解题能力和融会贯通的能力更强了

你会发现,借由这项单点技术能力的训练,我甚至有可能将自己长期的能力上限进行突破——因为我在toC生态下的营销能力和经验要远远胜过对toB业务的理解(这意味着过往我的职业选择是有限的,但这种瓶颈有望被打破)。

这就是卡尔·纽波特在畅销书《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中提到的一个核心观点:

你必须将刻意练习的内容,切割成可被练习的能够真正实现能力突破的练习单元,保持较高的练习难度,通过这个小小的切片,向更高的能力进阶。

专业案例分析,正是这样一种保持在较高水准和难度的刻意练习。于我而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方式。

在职业运动员和艺术家身上,这种刻意练习的痕迹尤为明显。甚至,这就是他们生存的方式。

篮草乐手乔丹·泰斯这位新原音乐派的职业吉他手在16岁时就被兰草艺术家加里·弗格森选中,一起进行巡演;他在24岁时已经在原声音乐圈崭露头角。他凭借的,正是这种保持难度的小节练习。

他把自己在这首曲子上的练习称为当前的“技术关注点”(technical focus)。通常,如果不需要为演出做准备,他会以这样的强度和稍快于舒适点的速度,连续弹上两三个小时。

3 何时你能感受到武功升级了?

当你的知识,从一些简单的信息> 转变到知识点>再经由你的深度分析变成零散的技能点>最后变成完全属于你自己的系统——你调取信息的灵活度会增强;你对于复杂问题的拆解和构建能力也会顺势增强;你能通过很多看上去不相关但非常有创意的思路,创造性的解决很多有难度的创新问题……

你的身心、头脑、直觉都会告诉你:不错,你又打怪兽成功了!

这一切,都依赖于这种刻意的训练——本质上,是一种刻意深度思考。

如果你从事其他的岗位和行当——比如,技术研发,产品经理,销售,供应链采购……我认为,你可能会通过一种代码语言的学习、一种实际销售谈判小项目的训练、拆解典型的产品原型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它的形式或许不是案例分析,但道理是相通的。你要选择好这种训练的小单元,然后保持难度做好时间投入。

某一天,当这些认知、专业理解、某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经过一定时间的定量积累之后,就会产生质变:

你会用非常具备创造性的方式将这些知识和案例揉碎再造,从案例、单点上升到方法论。而方法论的形成,其实是能力养成的关键。

反思自己过往的学习和成长模式,我发现,这之前的很多年,我都是徘徊在一个项目、一个具体的事情怎么做上。这样的成长是缓慢的笨重的,并且对于上升到更高职位形成了很大阻力——这相当于,你学习的速度总是赶不及岗位对自己的要求,基础的职业技能总是碎片化的而无法形成合力,最终变为个人的强势优势。

只有深度思考将你对一些具体业务问题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你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和打法:只有这些独特的见解和打法,结合实战项目的炮火洗礼,再总结反思成相应的数据模型、业务结构模型、手段和实操步骤,在职场中,你才真正拥有不可替代的稀缺价值。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

最近,一位行业高管发给我一段文章截图,我告诉他:这是出自谁的文章,并且讲述我的专业理解。他非常惊讶:有关信息源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且分析的很到位啊!

我说我写过深度案例分析。其实,这是一周之前的事了,但我自己的观点、作者的观点,都基本上还记得。

事实上,我不只做了案例分析,之后,案例中提到的一些大型集团品牌的实操手法,我还特意去和一个朋友交流——他曾在那家公司工作,更了解企业的背景和实际情况。我想再次求证一下,于是有了这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动作。

但我绝不是记忆力太好……我们大多数人的脑子其实是对信息过目就忘的。

如果很多东西你能下意识的摆弄起来,那一定是——扎实的积累,形成了肌肉记忆。条件反射般,你会调起所有你的知识、理解,也包括通过刻意练习形成的好的思考角度和思维模式。

营销这个行当,既需要具备极高的创意和审美,又需要有极强的逻辑和数据思维。它要求你既是一个艺术家,同时又要成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家。

我想,我正在向着艺术家与科学家的目标进发。虽然,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每日练习,也渐渐看到了成长的进展。

我们每个人在职场中,都在不停的解题。那些经常看上去赤手空拳直接上阵参加高考的学霸们,面对从没学过、从没见过的试题,他们是怎么最终给出正确答案的?

如果只知皮毛,没有演绎、内化、深度挖掘,又如何打出漂亮的全垒打?

职场如考场。日日考,天天考。

我坚信那些真正的高阶稀缺人才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深度学习,触类旁通!

当我们越来越具备解决复杂和创新问题的能力,当我们无惧于陌生领域的学习,当我们能在每日时光里投入足够的训练和反思,当我们找到技巧和办法扛住更多的压力和挫折,我们终将在这个纷繁复杂、挑战高压的世界里,获得自己的一片天地!

而我相信,能力不足的职场困境, 就会迎刃而解!

作者简介

第六个人:36氪专栏作者,跨越北上广深的跨界营销人,热爱主持与写作,长期探索营销规律与个人品牌成功之路,分享职业与成长点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