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养生 以不伤为本 清代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中煎煮中药有详细述: “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夫烹饪禽鱼羊豕,失其调度,尚能损人,况药专以之治病,而可不讲乎?” “大都发散之药,及芳香之药,不宜多煎,取其生而疏荡;补益滋腻之药,宜多煎,取其熟而停蓄。此其总诀也。” 正确的煎煮药方式才能发挥药物的最大作用。现今社会上大量中草药材都采取养殖的方式种植,不耐煮。 煎煮器具: 砂锅、电药锅、瓦罐锅为最优 搪瓷制品锅类次之 铁制品、铝制品、铜制品锅类乃禁忌品 ![]() 煎煮方法: 首先把药材浸泡在凉水中,水位高出草药2个手指浸泡30分钟到60分钟之间。 ![]() 其次每付汤药煎煮2次,把浸泡好的药大火烧开后关小火烹煮25分钟以内完成,把药用药箅子澄出,在接一碗清水倒在药锅里与药其平,大火开锅关小火20分钟关火澄出。2碗药合一平分2顿,早晚饭后半小时服药。 先煎注意事项: 如生龙骨、生牡蛎、生磁石、生蛤壳等除鹿角和熟地黄除外很难溶水,需先煎单独煎煮20-30分钟。鹿角质地坚硬较贵重,易久煎故先下先煎时长30分钟左右。 后下药材注意事项 花、叶类以及部分根茎类等药材(如薄荷、茵陈等),因煎煮过长容易挥发或破坏药性,煎煮5-10分钟即可。 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阿胶等),不宜与其他药共煎,将胶类药物放入水中或加入少许黄酒蒸化,再兑入其中药同服。 冲服:不宜煎煮的药物(如芒硝、竹沥、姜汁等),煎煮好的药汁混合冲服即可。 保存与加热注意事项 中药煮好后装瓶(最好是玻璃瓶),天气在零下时可以放置在窗外避光处或放在冰箱里冷藏,最长时间为10天。 用小锅做一小锅热水(没有玻璃瓶的可以用碗)把中药放在碗里放小锅里加热。 ![]() 特别提示:禁用微波炉加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