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心肺与通肠胃是升清降浊

 毛毛虫197266 2020-03-07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小丽又问道,怎么调心?老师说,心主血脉,心脏能管气血和脉道,气血不够,或血脉不通畅,人的神就会不足。所以要调面容,要养足心脏气血,保持血脉流通。你们想一下,人的面容跟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小丽说,肺!

老师说,为何呢?小丽说,肺主皮毛呗!皮毛的问题都归肺主管。

老师点头说,还有呢?王蒋说,心!心其华在面。

老师点头说,没错!人的面部就是心脏开出来的一朵花。所以治疗头面部疾患,最常调的就是两个脏器,即心、肺,而且心、肺在五脏中同属上焦,离头面最近的。心主血,肺主气,心肺气血直上头面。“上焦如雾,熏肤充身泽毛”,跟皮肤肌表关系是最密切的。这心肺蒸腾气血,就像雾露去灌溉润泽毛窍一样。所以明理的医生,见毛窍肌肤,便如同见人之心肺也。

你们可以看《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里面那段话,怎么美容,怎么养神,里面都说到了。“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胃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老师笑着说,这段话,岐伯都已经告诉了我们,心肺气血足,能够使面色透亮,声音彰显。另外肠胃通畅,能够使气机流转,津液相生,以养神志。从这段话里我们就可以提炼出美容的方法。一是强心肺,二是通肠胃。强心肺,我们常选用桂枝汤加红参、银杏叶、黄芪、当归。通肠胃,我们常选用通肠六药。这样两个治法一结合起来,就是升清降浊的思路。通过强心肺以升清阳,令头面气血充足;通肠胃以降浊阴,令身体败浊之物有个出路。

正好有个交流的学生,他老师善治疗妇科杂病,在临床上发现一个规律,就是用一些调心肺、通血脉的药(如桃红四物汤),再加一味红藤重用,常常几付药下来,病人脸上的混浊瘀暗之色居然焕然如洗。那些病人本来来治疗妇科杂病的,却意外收到美容养颜的效果,所以都很高兴。

他老师这个经验就是活血法配上通肠法,使血活肠通,瘀浊下排,自然脸面中的浑浊之气就留不住了,浊阴自然出下窍。一排出去,人体自发性地升降功能便把清阳往头面上升,所以出现浊降清升、容光焕发的效果,这是可以理解的。

老师说,用这个思路,不单治疗美容有效果,就是通身上下清不升浊不降引起的很多病都有效果。方子就是选用桂枝汤和通肠六药,加减变化。这种用方思路都是从《黄帝内经》里悟出来的,你们平时读《黄帝内经》时还是要多琢磨。

小丽说,原来是这样,心其华在面,加上肺主皮毛,是美容里面重要的中医理论体系。

老师说,是的,那些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的,没有哪个气色真正好的,老慢支、哮喘,还有反反复复感冒的人,气色也好不到哪去,因为里气不足,自然不能向外彰显。脏腑不通调,就难以有光亮的颜面。

中医就是这样用整体观、内外观,形诸于外者,必变动于内。故而我们是用思外揣内的治病观,好比上面的比喻,玻璃杯久不洗,内外皆染上尘垢。在外面每天洗澡洗脸,反复地洗,洗不干净,因为里面的垢积没刷洗到。当你把里面的垢积刷洗掉后,立即焕然一新。所以树皮的枯萎,叶子的暗黄,我们不治表面的树皮、叶子,而要治它里面的根、土壤。正如《黄帝内经》上说:“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我们治病就要透过表面现象,看到里面实质,看到微细的颜面浑浊,而直到脏腑失调。这样治起病来,思路就很开阔了。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