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学——清热药(二)

 康泰wjr图书馆 2020-03-07

1、治疗瘰疬、瘿瘤首选的药物是

A、夏枯草

B、淡竹叶

C、马齿苋

D、地骨皮

E、龙胆草

2、黄芩具有而黄柏不具有的功效有

A、燥湿

B、泻火

C、解毒

D、清肺热

E、退虚热

3、胃火炽盛,消谷善饥,饥渴多饮者,治疗应该选用

A、黄柏

B、栀子

C、黄连

D、黄芩

E、苦参

答案与解析

1、A
夏枯草: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瘿瘤,瘰疬,乳痈,乳癖,乳房胀痛(A对)。 

淡竹叶:热病烦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涩痛 (B错)。

马齿苋:热毒血痢,痈肿疔疮,丹毒,蛇虫咬伤,湿疹,便血,崩漏下血(C错)。 

地骨皮: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咳血,内热消渴(D错)。

龙胆草: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E错)。

2、D

黄芩善清上焦热邪,并善清肺热,用于肺热咳嗽证,兼能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可用于血热出血与胎热不安等证。

黄柏善清下焦热邪,多用于下焦湿热证,并能退虚热,可用于阴虚发热证。


3、C

黄连【应用】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湿热泻痢。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痈肿疖疮,目赤牙痛。消渴。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C对)。

黄柏【应用】湿热带下,热淋涩痛。湿热泻痢,黄疸。湿热脚气,痿证。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痈肿,湿疹瘙痒(A错)。

栀子【应用】热病心烦。湿热黄疸。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B错)。

黄芩【应用】湿温,暑湿,胸闷恶呕,湿热痞满,黄疸泻痢。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D错)。

苦参【应用】湿热泻痢,便血,黄疸。湿热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湿热小便不利(E错)。

细目二:清热泻火药(续)

7. 夏枯草

[性能]

辛、苦,寒。归肝、胆经。

[功效]

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应用]

(1)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本品苦寒主入肝经,善泻肝火以明目。用治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可配桑叶、菊花、决明子等药用。本品清肝明目之中,略兼养肝,配当归、枸杞,可用于肝阴不足,目珠疼痛,至夜尤甚者;亦可配香附、甘草用,如夏枯草散。

(2)瘰疬,癭瘤。本品味辛能散结,苦寒能泄热,常配贝母、香附等药用以治肝郁化火,痰火凝聚之瘰疬,如夏枯草汤;用治癭瘤,则常配昆布、玄参等用,如夏枯草膏。

(3)乳痈肿痛。本品既能清热去肝火,又能散结消肿,可治乳痈肿痛,常与蒲公英同用;若配金银花,可治热毒疮疡,如化毒丹。

8.决明子

[功效]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

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头痛,眩晕;肠燥便秘。

[用法]

煎服;用于润肠通便,不宜久煎。

细目三清热燥湿药

1.黄芩

[性能]

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应用]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本品性味苦寒,功能清热燥湿,善清肺胃胆及大肠之湿热,尤长于清中上焦湿热。治湿温、暑湿证,湿热阻遏气机而致胸闷恶心呕吐、身热不扬、舌苔黄腻者,常配滑石、白豆蔻、通草等药用,如黄芩滑石汤;若配黄连、干姜、半夏等,可治湿热中阻,痞满呕吐,如半夏泻心汤;若配黄连、葛根等药用,可治大肠湿热之泄泻、痢疾,如葛根黄芩黄连汤;若配茵陈、栀子,可治湿热黄疸。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本品主入肺经,善清泻肺火及上焦实热,用治肺热壅遏所致咳嗽痰稠,可单用,如清金丸;若配苦杏仁、桑白皮、苏子,可治肺热咳嗽气喘,如清肺汤;若配法夏,可治肺热咳嗽痰多,如黄芩半夏丸。本品苦寒,清热泻火力强,配薄荷、栀子、大黄等,可用治外感热病,中上焦热盛所致之高热烦渴、面赤唇燥、尿赤便秘、苔黄脉数者,如凉膈散。

(3)血热吐衄。本品能清热泻火以凉血止血,可用治火毒炽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常配大黄用,如大黄汤。本品经配伍,也可用治其他出血证,如配地榆、槐花,用治血热便血;配当归,用治崩漏,如子芩丸。

(4)痈肿疮毒。本品有清热泻火、清解热毒的作用,可用治火毒炽盛之痈肿疮毒,常与黄连、黄柏、栀子配伍,如黄连解毒汤。若治热毒壅滞痔疮热痛,则常配黄连、大黄、槐花等药用。

(5)胎动不安。本品具清热安胎之功,用治血热胎动不安,可配生地黄、黄柏等药用,如保阴煎;若配白术用,可治气虚血热胎动不安,如芩术汤;若配熟地黄、续断、人参等药用,可治肾虚有热胎动不安,如泰山磐石散。

[用法]

煎服。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多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2.黄连

[性能]

苦,寒。归心、脾、胃、胆、大肠经。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应用]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本品大苦大寒,清热燥湿力大于黄芩,尤长于清中焦湿热。治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所致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常配苏叶用,如苏叶黄连汤,或配黄芩、干姜、半夏用,如半夏泻心汤;若配石膏用,可治胃热呕吐,如石连散;若配吴茱萸,可治肝火犯胃所致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如左金丸;若配人参、白术、干姜等药用,可治脾胃虚寒,呕吐酸水,如连理汤。

(2)湿热泻痢。本品善去脾胃大肠湿热,为治泻痢要药,单用有效。若配木香,可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如香连丸;若配葛根、黄芩黄连汤;若配乌梅,可治湿热下痢脓血日久,如黄连丸。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本品尤善清泻心经实火,可用治心火亢盛所致神昏、烦燥之证。或配黄芩、黄柏、栀子可治三焦热盛,高热烦躁;若配石膏、知母、玄参等药用,可治高热神昏,如清瘟败毒饮:若配黄苓、白芍、阿胶等药用,可治热盛伤阴,心烦不寐,如黄连阿胶汤:若配肉桂,可治心火亢旺,心肾不交之怔忡不寐,如交泰丸:若配大黄、芦荟,可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之吐衄,如泻心汤。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本品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尤善疗疔毒。用治痈肿疔毒,多与黄芩、黄柏、栀子同用,如黄连解毒汤;若配淡竹叶,可治目赤肿痛,赤脉胬肉,如黄连汤;若配生地黄、升麻、牡丹皮等药用,可治胃火上攻,牙痛难忍,如清胃散。

(5)消渴。本品善清胃火而可用治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之消渴证,常配麦冬用,如消渴丸:或配黄柏用,以增强泻火之力,如黄柏丸:若配生地黄,可用治肾阴不足、心胃火旺之消渴,如黄连丸。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本品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取之制为软膏外敷,可治皮肤湿疹、湿疮。取之浸汁涂患处,可治耳道流脓:煎汁滴眼,可治眼目红肿。

[用法]

煎服。外用适量。

3.黄柏

[性能]

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应用]

(1)湿热带下,热淋。本品苦寒沉降,长于清泻下焦湿热。用治湿热下注之带下黄浊臭秽,常配山药、芡实、车前子等药用,如易黄汤;若治湿热下注膀胀,小便短赤热痛,常配萆薢,茯苓、车前子等药用,如萆薢分清饮。

(2) 湿热泻痢,黄疸。本品清热燥湿之中,善除大肠湿热以治泻痢,常配白头翁、黄连、秦皮等药用,如白头翁汤;若配栀子用,可治湿热郁蒸之黄黄疸,如栀子柏皮汤。

(3)湿热脚气,痿证。取本品清泻下焦湿热之功。用治湿热下注所致脚气肿痛、痿软无力,常配苍术、牛膝用,如三妙丸。若配知母、熟地黄、龟甲等药用,可治阴虚火旺之痿证,如虎潜丸。

(4) 骨蒸劳热,盗汗,遗精。本品主入肾经而善清泻相火、退骨蒸,用治阴虚火旺,潮热盗汗、腰酸遗精,常与知母相须为用,并配生地黄、山药等药用,如知柏地黄丸;或配熟地黄、龟甲用,如大补阴丸。

(5)疮疡肿毒、湿疹瘙痒。取本品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用治疮疡肿毒,内服外用均可,如黄连解毒汤以本品配黄芩、黄连、栀子煎服,又如二黄散以本品配大黄为末,醋调外搽;治湿疹瘙痒,可配荆芥、苦参、白鲜皮等煎服;亦可配煅石膏等份为末,外撒或油调搽患处,如石黄散。

[用法]

煎服。外用适量。

[鉴别用药]

黄芩、黄连与黄柏,三药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用于多种湿热与热毒病证。但黄芩善清上焦热邪,并善清肺热,用于肺热咳嗽证,兼能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可用于血热出血与胎热不安等证;黄连清热燥湿与泻火解毒力尤强,善清中焦热邪,并善泻心火、清胃火,为治心、胃火热证常用之品;黄柏善清下焦热邪,多用于下焦湿热证,并能退虚热,可用于阴虚发热证。


编辑:青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