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宜輝:北大汉简《老子》异文校读(五题).doc 全文

 龙潭今语 2020-03-07
            北大漢簡《老子》異文校讀(五題) 魏宜輝 (南京大學文學院) 2012年底,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公佈了北大所藏的西漢竹簡本《老子》,引起了學術界普遍的關注。北大簡《老子》是繼馬王堆帛書甲、乙本和郭店楚簡《老子》之後出土的第四種《老子》古抄本,而且是保存最完整的,對於《老子》一書的整理、校勘和古代思想文化史的研究具有極高的價值。 整理者對竹簡文字做了很好的註釋和研究,學者們也發表了一些很好的意見,但其中仍有個別地方存有疑問,本文就這些問題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就教于方家。 一 王弼本《老子》七十三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與這句中“繟”相對應之字,北大簡《老子》第三十七章(簡100)作“”。整理者註釋云: “然”,帛甲作“彈而”,帛乙作“單而”,王本、河本作“繟然而”(《經典釋文》引河本“繟”作“墠”),嚴本作“坦然而”,傅本作“默然而”。“”即“默”之異體,“彈”、“單”、“繟”、“墠”皆讀爲“坦”。漢簡本與傅本爲同一系統,作“默然”;帛書與王本、河本、嚴本爲同一系統,作“坦然”。疑此字本作“(默)”,先訛爲“單(彈、繟、墠)”,再讀爲“坦”。 我們認為北大簡《老子》中的“”字與馬王堆帛書及王弼本、河上公本、嚴遵本中的“單、彈、繟、坦”諸字的關係,可能並非整理者所說的另一系統。清人王念孫指出古書中多有“纆”字誤寫作“纏”的情況。《淮南子·內篇》“臣有所以供儋纏采薪者”一句中,王念孫認為: “纏”當爲“纆”字之誤也。《說文》作“”,云“索也”。劉表曰:“三股曰徽,兩股曰纆。”故高注云:“纆,索也。”若作“儋纏”,則義不可通矣。《列子》及《郤正傳》注、《白帖九十六》“纆”字亦誤作“纏”。蓋世人多見“纏”,少見“纆”,故傳寫多誤耳。《管子·乘馬篇》“鎌纆”亦誤作“纏”,唯宋本不誤。《韓子·說疑篇》:“或在囹圄縲紲纆索之中”,今本亦誤作“纏”。 這些分析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再將簡文中的“”字與漢碑中的“廛”字進行比較,不難看出“”字所從之“黑”旁與“廛”字中間部分基本相混無別了。 北大·老子100 石經魯詩殘碑 由此,我們推斷“”字所從之“黑”很可能是一個誤字,其來源於“廛”所從之“(廛之聲符)”,“”旁訛變作“墨”旁,“墨”旁又變作“黑”旁。“墨”與“黑”的音、義關係皆近,二者常常相通,作為形聲字聲符亦互換,如上舉“纆”字,《說文》即作“”。 “(廛之聲符)”字古音爲定母元部字,與“單、彈、繟、坦”諸字的讀音非常近。古書中還常見有“廛”及從“廛”得聲之字與從旦得聲之字相通或互爲異體的例子,如:“廛”通“壇”、“纏”通“壇”,“”或作“鸇”、“纏”或作“繵”。 根據這些情況,我們傾向於認為北大簡《老子》中的“”字,與馬王堆帛書及王弼本、河上公本、嚴遵本中的“單、彈、繟、坦”諸字都屬於通假異文的關係。傅奕本的“默”字也應該是經歷了由“”誤作“墨”、而後由“墨”通作“默”的過程。 從文義上看,亦以“坦然”爲優。此處的“坦然”應指內心平靜無慮,如《抱朴子·安塉》:“怡爾執待免之志,坦然無去就之謨。”從上文“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來看,“而”是表轉折關係,其前後意思是相逆的,“繟(坦)然而善謀”意思是說內心平靜無慮,卻善於謀劃。從文義上看,這種解釋顯然要比“默然而善謀”要好。 “繟然而善謀”一句,除了傅奕本作“默然而善謀”外,遂州本《老子》作“不言而善謀”,有學者指出“不言”涉上句“不言善應”之誤,“默然”又似從“不言”改作。現在看來,情況可能正好反過來,遂州本“不言而善謀”的“不言”很可能是從“默然”改過來的。 二 王弼本《老子》二十七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在這段內容中與“襲”相對應之字,北大簡《老子》第六十八章(簡193)作“欲”。整理者註釋云: “欲”,帛甲作“”,帛乙作“曳”,傳世本作“襲”;《說文·心部》:“,習也。”“習”、“襲”音義皆近常通用,“”、“習”爲同義換用;“欲”(喻母屋部)、“曳”(喻母月部)音近可通,“欲”應讀爲“”。 這種理解基本上沿襲了馬王堆帛書整理者的看法,馬王堆帛書整理者在註釋中指出: “”,乙本作“曳”,通行本作“襲”。《蒼頡篇》:“明也。”《說文》:“,習也,從心,曳聲。”襲、習古通用。 對此我們我們有不同的理解。首先,我們不同意整理者“‘’、‘習’爲同義換用”的說法。《說文》中“”是作為“忕”字異體被收錄的,其訓作“習”指的是“習慣”之義。而在上古文獻中“習”與“襲”相通時,往往表示“重疊”或“因襲”之義,並不表示“習慣”之義。也就是說,二者在意思上其實是不一樣的。所以,整理者“”、“習”屬於同義換用的說法是不妥的。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