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番茄栽培,番茄穴盘育苗技术要点有哪些?

 晴耕雨读天 2020-03-07

番茄栽培,传统的番茄育苗方法,越来越无法满足如今番茄生产需要,所培育出来的幼苗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缓苗期较长,而且容易感染土传病害;而采用穴盘育苗技术,不单育苗效率高而且成活率能达到90%以上,所培育出来的番茄幼苗体质好、缓苗快,是最近几年发展得较快的番茄栽培技术。

番茄穴盘育苗技术虽好,但在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如操作不当会导致所培育的幼苗质量差,影响番茄栽培的经济收益。下面介绍下番茄穴盘育苗技术中的几个关键点。


番茄穴盘育苗技术——基质准备

番茄穴盘育苗所用的基质材料可用草炭与蛭石配制,比例为2:1。每立方米基质添加5斤左右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所选用的氮磷钾复合肥比例为15-15-15;肥料加入后与基质充分混合后筛网一次,然后装入72孔的穴盘打孔准备播种。


番茄穴盘育苗技术——播种催芽

番茄穴盘育苗前,播种时所选用的种子需颗粒饱满,以前的发率表现率好,发芽率能达到90%以上。

番茄穴盘育苗,出苗10000株,需要播入12000粒种子,播种深度1厘米,每穴播种1粒,播种后覆盖上基质并浇透水,浇水以浇到穴盘底部有水流出即可。

播种后将穴盘移入到温室中进行催芽,温室中的空气相对湿度需控制在92%左右,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左右,夜间温度控制在20℃左右。

穴盘移入温室2~3天后,要时常观察种子的萌芽状况,如果种子达到了60%左右的萌芽率时,将温室中的温度降到20℃~2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降到75%左右,种子将在2天时间内完成破土。

提醒:穴盘育苗,播种时的工作量较大,种子在5小时以内播完较理想,要不会导致出苗率不高,2人播种的话,5小时左右能完成12000粒种子的工作量;穴盘移入温室催芽时,当种子的萌芽率达到60%时,一定要将温室的温度跟湿度降下来,如未降会导致幼苗下胚轴伸长,后期幼苗徒长,造成所培育出来的幼苗高低不齐。


番茄穴盘育苗技术——育苗管理

番茄穴盘育苗管理,种子破土后,幼苗在水分、养分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得非常快,虽然育苗期,幼苗比较需水,但浇水不能太勤,浇水要均匀浇透匀浇透,浇水后要对育苗床进行通风。

幼苗在子叶3叶1心前,穴盘基质的含水量70%左右最适宜,日间温度在20℃~25℃之间,夜间温度保持在15℃左右;3叶1心后可用0.2%尿素喷施追肥,每8天1次,需追肥1~2次;遇缺苗状况的穴盘,在幼苗生长至1~2片真叶时及时补苗。


番茄穴盘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

番茄穴盘育苗时在病害上,要防止番茄早疫病、番茄立枯病、番茄猝倒病、番茄病毒病这几个致命性病害的发生;在虫害上,要防止白粉虱以及蚜虫这两个对幼苗危害较大的虫害。

番茄穴盘育苗期防治番茄早疫病,可选择甲醛药剂对种子处理,育苗前用波尔多液或者百菌清喷洒基质1~2次能有效消灭病菌,防治早疫病害发生。

番茄穴盘育苗期防治番茄猝倒病、番茄立枯病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育苗前用波尔多液或者百菌清喷洒基质1~2次进行消毒;在育苗期间要控制好浇水量,土壤湿度在70%左右,空气湿度在70%左右;白天温度在20℃~25℃之间,晚间温度在17℃左右能有效防止穴盘育苗的番茄发生猝倒病害、立枯病害。

番茄穴盘育苗期防治病毒病与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类似,但要给育苗床架设防虫网,防止蚜虫传播病毒病,育苗床发现有蚜虫时需及时灭杀。

番茄穴盘育苗期育苗床发现蚜虫,可选用阿维菌素药剂喷洒灭虫;发现白粉虱可选用噻嗪酮药剂喷洒灭虫,同时于育苗床悬挂黄板诱杀白粉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