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种思维,提升构图水平

 0百味书屋0 2020-03-07

一、视觉平衡感知

1981年,普林斯顿大学的Marc H.Bornstein等三位发展心理学家曾做过一组有关婴儿视觉感知的实验[1]:

他们将13位只有4月大的婴儿分成两组,第一组6个,第二组7个,在既定的时间内分别给这些小baby们放映「对称图形」(包含垂直对称和水平对称)和「非对称图形」,同时用视频记录每一位婴儿在观看不同类型图案时所花的时间及行为表现。

实验结果显示,尽管4个月大的婴儿尚无明显的图案偏好,但他们对对称图案的适应速度却比非对称图案更快

众多的心理学家研究已经显示,「视觉平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能力,它将影响我们如何感知视觉审美以及识别视觉的谐调性[2]。

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平衡感」使我们与稳定、牢固、确定性等联系在一起,自带平衡属性的物体往往让我们觉得更加稳定,更加稳定便意味着更加安全,而对安全感的追求则是一种历经长期演化、写入了人类基因的本能需求,这很可能是我们喜欢追求「平衡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平衡还蕴含着可靠、信任、舒适、优美等积极心理暗示。反之,失衡的画面则会传递出危险、紧张、不安等警示信号,令观者产生消极的心理感受。

接下来,影像君将为大家详细讲解摄影构图中的各类平衡。

二、形式平衡

所谓形式平衡(Form balance),是指图像中的元素呈现出规律的、明显的对称形式的平衡,故又称为「对称平衡」,它的节奏感极强,具有几何的对称之美

根据其对称方式的不同,又可细分为「上下对称平衡」和「左右对称平衡」。

2.1 上下对称平衡

当画面中存在具有镜面反射特征的元素时,如水面、玻璃等,可利用上下对称关系,将水平对称轴居中,令主体与倒影上下均匀地分割画面。

如图2-1:

  广州大剧院具有鲜明硬朗的外观线条,与池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显得宁静而和谐。观者的眼睛也非常容易识别这种对称线条突出、充满节奏感的画面。

为了更好运用上下对称平衡以展现形式之美,须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宜选取拥有清晰轮廓线条的景物作为主体,以便通过上下对称关系,两者线条能构成一个封闭的环,从而实现从「线」至「面」的转化,形成一个更有视觉吸引力的平面图案

2、主体的轮廓线条以有序、简洁为佳,避免混乱线条给画面造成视觉干扰;

3、倒影或镜面反射以清晰、干净为宜,避免下半部分的图像因色彩太浅而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

2.2 左右对称平衡

与上下平衡相比,左右平衡更能凸显画面的「平衡感」,如一把天平的两端。当画面左右两部分呈对称关系时,此效果尤为明显。

左右对称的构图多应用于主体本身具有对称特征的拍摄场景,如建筑摄影。许多现代建筑在设计之初,出于安全、美观、受力平衡等因素的考虑,会将「对称结构」列为首选。

如图2-2:

  

这是深圳东部华侨城内的一座人行天桥,弧形的围栏和拱形的走廊,各自形成了完美的左右对称,画面的平衡感十分突出。

左右对称这种平衡比较容易掌握,构图时只需注意两点就行了:

1、保持水平线与图像上下边缘平行

2、将对称轴置于画面中心位置

三、非形式平衡

非形式平衡是指画面中无对称、规律、节奏等形式感强烈的元素,通过协调图像中元素间的位置关系,以达到平衡画面构图的目的。

如图3-1主体是前景中向下生长的木棉花,右下角的一撮绿色是远处的树叶。

理论上而言,即使没有右下角的树叶,比如通过后期将其剪裁掉或抹掉,也几乎不影响主体的表现。但影像君依然选择了将其保留,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方面可以平衡右下角的画面,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前景与背景的远近对比,塑造空间感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如图3-2:

  

在拍摄此幅照片时我一直在等待时机——等待行人走入我的画面。图中穿黄色雨衣的行人成了照片的关键,他作为画面中唯一的动态元素,成了照片的「点睛之笔」,既为画面提供了「视觉锚点」,又恰如其分地平衡了中下部分的画面。

在构图中运用非形式平衡时,需注意几下几点:

1、若画面中无对称的形式特征,应首先考虑「非形式平衡」。要点是先找主体,再找与之平衡的元素及其位置;

2、不要为了平衡而平衡,在画面中引入过多元素。摄影向来是「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艺术,只要有两个元素,已足以构成平衡关系。贪多不仅达不到平衡效果,反而只会令画面显得仄逼拥挤;

3、留白区域的大小会间接影响画面的「视觉重心」,故,于留白处放置平衡元素可起到转移画面「视觉重心」的作用。因此,在构图时需考虑它与主体的位置、方向、大小、动静等方面的关系,避免出现头重脚轻、喧宾夺主等现象。

四、色彩平衡

在上一篇文章《掌握这8种配色法,让你的照片展现最迷人的色彩魅力!》[3],影像君已经提到:

在色彩理论模型中,以色相轮中的红色和绿色为分界线,基于人类的视觉感受,大致将色相分为「暖色」和「冷色」两大色系。

而在文章《破译摄影中的「色彩密码」| 色彩与心理》[4]中,影像君亦曾为大家介绍过冷暖色调与视觉心理的关系:

观察暖色时,人眼在视觉上有一种「朝向我们而来、离得较近」的感觉,因此暖色被称之为「前进色」(advancing colors),亦称为「膨胀色」;而观察冷色时,则有一种「远离我们而去、离得较远」的感觉,因此冷色被称之为「后退色」(receding colors),亦称为「收缩色」。

由于暖色系光线的波长比冷色系的长,因此前者的视觉吸引力也比后者更强,换言之,暖色的视觉分量(visual weight)比冷色要显得重一些。所谓的色彩平衡,指的便是冷暖色调的视觉分量的平衡

在夜景拍摄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冷暖色调并存的场景。此时可利用较大区域的冷色与少量的暖色进行对比,实现画面的色彩平衡。

  

图4-1

如图4-1,大面积的乌云和江面都是冷色调,远处少量橙黄色的晚霞是暖色调,为画面的「视觉重心」所在,两者构成了视觉平衡。

此外,根据色彩视觉心理,鲜艳明亮的色彩比浅白、素淡的色彩有更重的视觉分量

如图4-2,蓝色比米白色更加鲜艳夺目,前者的视觉分量明显比后者更重。因此,为平衡构图,蓝色的画面占比应小于米黄色。

  

图4-2

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有关色彩平衡的原则:

1、根据其定义可知,色彩平衡一定是冷色与暖色之间的平衡。因此,当画面中同时存在冷色与暖色时,可考虑色彩平衡的方式去构图;

2、暖色比冷色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应尽量将暖色置于视觉重心

3、暖色的视觉分量比冷色重,在分配画面比重时前者应比后者稍小一些,所谓「万绿丛中一点红」,亦同此理;

4、就视觉分量而言,深、艳之色比浅、素之色要重一些,构图时应权衡两者在画面中所占比例的大小。

五、影调平衡

影调平衡,主要指在黑白摄影中,不同明度的图像元素构成的视觉平衡。

明度与视觉分量的关系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

明度越低,视觉分量越大,反之亦然

举例说明。

如图5-1:

  

上图,在光线和雾气的共同作用下,山峦呈现出了不同层次的明暗渐变。若从明度的角度,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A、B、C三个明度区域(如图5-2),三者的视觉分量的大小关系是A>B>C。三者在互相作用下,共同构成了视觉平衡。

  

图5-2

由于色彩明度的高低与视觉分量呈反比关系,因此,在运用明度平衡时应注意两点:

1、应将明度低的区域置于图像下方,下移视觉重心,以增强画面的稳定性

2、明度低的区域视觉分量较重,应适度减少画面占比,以增强明暗层次的过渡

六、概念平衡

所谓「概念平衡」,是指图像中的两个元素在某个特定的概念或维度(如形状、纹理、质感、线条、范畴、年代等)通过对比而形成的视觉平衡。

如图6-1:

  

上图摄于广州珠江新城。左侧为西塔,蓝色三棱柱,外观圆润饱满,塔体的玻璃幕墙横向线条明显;右侧为东塔,白色长方体,外观笔直硬朗,塔体外层装饰竖直线条突出。西塔和东塔分别在颜色、形态、外观线条、纹理等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犹如太极中的阴阳互补,构成了概念上的统一与平衡。

再来看一个例子。

如图6-2,摄于惠州西湖。

  图中左右两个元素都有一个共同点:从大的类别上而言,都属于「」的范畴,但又有显著区别:

左侧为砖体结构的古塔,右侧为钢铁结构的信号塔。左侧代表了历史与人文,右侧代表了现代与工业

左右两座塔分别在位置、结构、年代感、功用等方面构成了对比,达至概念上的平衡,令画面在视觉上更加和谐统一。

概念平衡是属于高阶的构图思想,它需要我们在大量的拍摄实践中,不断观察、总结,并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型,方能加以运用。

微单

优点:相对轻便,颜值高,同价位下比单反出色。

缺点:电池续航较差,极端环境下表现不如单反。

卡片机

优点:最轻巧便携,可随身携带,不会引人注意。

缺点:不可换镜头。

单反

优点:镜头群和相关配件更丰富齐全。

缺点:机器较重,不方便随身携带,外观相对难看。

常见问题合集

问题 1:镜头选变焦好还是定焦好?

无法比较好坏,只能说哪个更适合自己。

简单来讲,变焦头就是人不用动,镜头变动视角远近取景,而定焦则是镜头视角远近不变,需要人走动来取景。一般定焦镜头的光圈更大,成像更好,而变焦则提供了方便,不容易错过风景。

所以新手如果喜欢到处旅行,推荐先入一个变焦,等清楚自己的需求后,再考虑定焦;而如果喜欢拍人像,可以直接选择入定焦镜头。

问题 2:定焦镜头的焦段怎么选择?

最常见的焦段是28mm,35mm,50mm,85mm。

28mm视野最广,适合拍风景和街头摄影;35mm算是小广角,适合拍风景、街头摄影,场景人像或室内人像;50mm最接近人眼视角,畸变最小,适合拍人像,半身人像,特写:85mm属于长焦,适合拍半身人像,人物肖像,特写。

其实每一种焦段都可以拍任何题材,我的建议只能帮助刚入门的你选择第一个镜头,以后可以多使用不同的焦段尝试拍摄,合理利用每个焦段,不要被焦段束缚。

问题 3:全画幅和半画幅是指什么?

全幅和半幅指的就是电子感光元件(CMOS/CCD)的尺寸。

全幅的电子感光元件的尺寸是24×36mm,半幅(APS-C画幅)的尺寸约为23.7×15.6mm。

全画幅相比半画幅主要是宽容度、画质、高感、虚化都有提升。

问题 4:有必要直接购买全画幅吗?

看个人需求。

如果因为工作需求,需要长期接单或创作,可以直接入全画幅,对画质和后期修图的空间都有所提升。

但如果只是爱好摄影,喜欢记录和旅行,并不推荐,全画幅的体积和重量会起到反作用。

我当时把 sony a7m2 闲置在家几个月,就是因为太重太大,不方便携带,并不适合用来记录生活和街头摄影,而旅行时背一天也会是个很大的负担,所以更推荐入半画幅和卡片机,毕竟只有经常愿意带着它,使用它,才能留下更多的好照片不是嘛。

最好的相机并不是最高端的,而是你最愿意使用的。

问题 5:相机内存卡买什么牌子好?

尽量选择大品牌,闪迪,金士顿,东芝,三星,雷克沙等等。

问题 6:像素是不是越高越好?

高像素不等于高画质,想想手机 2000 万像素和高端相机的 2000 万像素的画质区别就知道了。

问题 7:是不是买了高端相机就能拍出好看的照片?

照片的好坏取决于拍照的人,而不是相机。相机只是提供给你更好的发挥空间,所以不要抱着买了相机就能拍出好照片的想法,不然一定会大失所望的。

拍照的瓶颈从来都是自己的想法和审美,而不是相机。

卡 片 机

① 索尼 RX100M3

价位:3500-4000

  

索尼的黑卡三代,虽然现在已经出到了第六代,但三代的性价上却是我认为最高的。24-70mm的蔡司T*镜头,F1.8-2.8大光圈,180 度可翻转液晶屏,内置电子取景器,内置可调ND镜。三代可以说比二代强了很多,价格也比四代低了1500,加上黑卡本身十分轻巧,可单手操作,又是便利的变焦镜头,算是卡片机里的一大杀器了。(要是有预算也可以直接上之后更新的几代,除了贵,其他都很美好)

② 佳能 G7 X Mark II

价位:3500-4000

  

这款相机算得上是美妆博主的好伴侣了,美妆博主几乎人手一部。G7 X Mark II 本身小巧轻便,外观也挺有时尚感,F1.8-2.8大光圈镜头,24-100mm焦距,带有旋转触摸屏和美颜功能,更方便白拍,比较适合女孩子吧。

③ 理光 GR II

价位:4000左右

  

口袋机皇,等效28mm焦段,2.8F光圈,单手操控相当舒适流畅,简直是为街拍而生的机器。图片直出也很不错,正片模式的胶片感十足,也有模仿森山大道风格的高对比黑白模式,snap快拍模式更是适合街头抓拍。但是理光传图用的软件真的太难用了,要吐槽一下。不过因为 GR3 快来了,GR2 现在已经停产,但还是可以买到库存或二手,要是喜欢纪实扫街就入一台吧。

④ 富士 X100F

价位:7500-8000

  

富士 X100F 系列的第四代,等效35mm焦段,2.0F光圈,光电混合取景器。X100F是我旅游最常带的一台机器了,复古旁轴外形,颜值爆表。而富士机内的胶片模拟也很出色,在这些滤镜加持下,直出照片色彩也很讨喜。但是机身比其他卡片机稍厚,镜头光圈全开画面偏软,算是一些小瑕疵吧。

  

X100F(图片来源富士官方网站)

微 单

① 佳能 M100

价位:2000-2500

  

佳能 M100 的定位是入门级,如果仅仅是拍照记录生活,之后并不打算深入学习摄影,那可以选择。虽然操控性差了些,但价格低,机身轻,画质同样不弱。

② 佳能 M6

价位:3000-3500

  

佳能 M6 属于进阶机型,操控也十分专业,有前后双波轮,性价比相当的高,唯一的遗憾就是缺少电子取景器,如果想好好学摄影又预算不足的小伙伴可以选择。

  

佳能 M100(图片来源佳能官方网站)

  

佳能 M6(图片来源佳能官方网站)

③ 索尼 A6000 / A6300

价位:3000-3500 / 5000左右

  

索尼 A6000 属于进阶机,对焦连拍都很好,操控也不错,有足够的自定义按键,也有电子取景器,算是性价比很高的机器了。但如果不喜欢 A6000 的塑料机身,那就加钱上 A6300 吧,而且它对视频部分提升相当的大,喜欢拍视频的小伙伴可以试试。

④ 富士 X-T20 / X-E3

价位:5500-6000

  

这两台都属于富士的中高端相机了,而且在按键功能、画质上都十分相似。相比之下,X-E3 体积更小更轻,加入了对焦摇杆,但去掉了翻转屏和四向导航控键,感觉更像一部日用机,而 X-T20 看起来更严肃专业些。要怎么选怿就看大家的喜好和需求了。

⑤ 富士 X-T2

价位:7000-8000

  

富士两大旗舰机之一,当时一度觉得是 aps-c 画幅里的王者,颜值性能都在线。三防机身,操控性强,11张/秒连拍,三向翻折屏幕,带 4 K视顿,对焦杆,双卡槽,配合鸡血手柄和富士完美的镜头群,可以算的上一台全能的工作机了。当时我入手的时候是9600RMB,现在因为新机准备上市,价格已经降到7000多,可以选择抄底入一台。

⑥ 富士 X-PRO 2

价位:9500左右

  

作为富士的另一款旗舰机,性能也自然不会差,而外观更是类旁轴式的复古设计,好看到炸裂,配合富士机内的胶片模式和光电混合取景器,可玩性相当高,唯一可惜的就是价格常年居高不下,但要是真喜欢就去入一台吧,毕竟只有喜欢它才会经常带着它,去使用它,才能留下更多的照片。

  

X-T 2(图片来源富士官方网站)

  

X-PRO 2(图片来源富士官方网站)

⑦ 索尼 A7M2

价位:7000-7500

  

a7m2 是这次推荐中唯一的一款全画幅相机,金属机身,五轴防抖,天生的短法兰距又可以转接无数镜头,而且操控也比 a7 合理很多,但是体积和重量比其他微单要大些,适合当工作机,预算充足的小伙伴可以考虑。

  

A7M2(图片来源索尼官方网站)

如果你正想学,那就来看看吧!

一、基础工具

1、常用工具及作用

当我们打开PS的时候,左侧有这样一排工具,那么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其中比较常用的几个工具及作用~

  

移动工具:作用是移动图层。

矩形选择工具:可以在图像中选择一个矩形的范围。

套索工具:可以在图像中选择一个不规则的选择范围。

画笔工具:用来对图像进行上色。

橡皮擦工具:主要用来擦除不必要的像素,我们可以用它对背景层进行擦除~

渐变工具:可以对图像进行渐变填充,双击渐变工具,可以选择渐变的类型。

文字工具:用来给图像添加文字的工具~

2、常用工具快捷键

PS里的工具有很多,熟悉之后我们在后面学习中需要运用上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快捷键来快速调用出这些工具,在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份快捷键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基础操作

1、图像的打开

首先当我们要处理图片的时候,我们要先

  

打开图片,点击【文件】——【打开】,选择我们要打开的文件,或者我们也可以按快捷键Ctrl + O启动,也可以直接将文件退拽到PS里~


2、图像的调整

打开图片之后,如果我们需要对图片本身的大小进行修改的话,我们可以点击【图像】——【图像大小】或按快捷键Alt+Ctrl+I快速打开图像大小的窗口,在这里可以对图像的高度和宽度进行修改,要注意的是,修改之后是会影响图像的像素的哦!

  

3、视图调整

如果你只是在做图的过程中看不清某个地方,想要放大的话,我们可以调整视图的大小,双击放大镜工具即可将图像恢复到100%视图大小,我们也可以按住Alt+鼠标滑轮,这样也可以调整图像视图大小。这种放大和缩小对图片本身的像素是不会有任何影响的~

  

4、图像的保存

当我们处理完图片之后,我们可以点击【文件】——【储存为】或者按快捷键Ctrl+S快速储存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