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学医三年天下无不治之病,行医三年天下无治病之药”?你怎么理解?

 rongma 2020-03-07

一句话道尽了医学渐进之道。这一句话原本出自药王孙思邈:“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

什么叫做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

刚刚学习了医术之时,单纯从理论开始,理论都是十分完美的东西,学习起来非常简单,让学子以为这就是疾病的全部,用药不过是书上所记载的那么简单,于是便产生了“天下无病”之感,无病不是没有病,而是没有治不了的病。

一部分学医的人,长期跟在自己的师傅旁边,看师傅开方治病,方法思路也是单一,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但是真正到了自己开方用药便不如眼见那么简单随意。任何一个药物的选用都要经过自己的脑子,运用起来都是极其困难的。

因此学医三年便谓天下没有治不好的病,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没有经过临床的熏陶,认为所有的疾病都是简单的。

什么叫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

到了临床以后,才发现原来疾病是如此错综复杂,完全不像书上记录的条目清晰,简单易行,单纯运用书本上的方法治病渐渐会进入到一个死胡同,即使方书读的再多,都不可能把每一个病人的症状与药物完全囊括,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思考,思考疾病的本质,从新认识药物。这个过程便是中医的辨证论治,而不是以一方对一个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