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议病后用药

 lvlin6000 2020-07-01

从上古到现今,各代都有名医。虽然水平有高下,但没有谁能不守规矩,而能取得成就的。所以治病一定要先认识疾病,了解疾病后才考虑如何用药。这样药才能把病祛除。了解了疾病,在千百种药物中,选取一二种来用,都会取得非常好的疗效。不了解疾病,就会疑惑难以选择。药都有伤人的可能,更何况药性偏颇峻猛的。

近来学医的人很多,医疗水平反而下降,成了只论药不论病的天下,出现的错误难以胜举。把错误治疗认为是天命如此,不知天道哪有喜欢杀生的?每见大户人家,诊查完就让出方,貌似慎重。开始的时候竟不论病的前因后果,药对应治疗的是哪些,导致平庸的医生用这种糊涂的医术,胡乱说一通。等到用药无效,又推诿到药的上面。不是没对症的药呀,有治病的药,却因为不掌握病情不敢用。危险呀!

《灵枢》《素问》《甲乙》《难经》理论性书籍,全都不去研读。却把后来的方书,当作宝贝。比如朱丹溪阐述自己经验的《脉因症治》一书,先论脉,再论病因,再论病症,最后才谈治疗,这种书就很少人看;而《心法》这样的书,各种方剂错杂,却都去照用。又如《本草》只论述药性的功能,人们就不喜欢。而缪氏的《经疏》,杂有错误论述药性的,却都爱不释手。不思考药物的性能也是取它的偏性,以适应病症。那些论述错误的就不说了,就说那些正确却被弃而不用的也很多。难道把本草记述的那些药,都删除了,只留下药效平淡的五七十种来用?如果这样,那么《周礼》记载让医生采集毒药,用来医疗的说法。以及历代帝王,怕《本草》记述的药物还不够,让人扩展补充的用意,不是非常错误了?要破除这种疑惑,不如把病情分辨清楚。

病得诊断明确,则有这样的病就有这样的药。病千变,药也随着千变。且不说造物的奇妙,就是某病用某药治疗效果好,用某药会加重,因此确定某药的药性。如果不了解病,那么药的对病的好处坏处,如何来确定?可见药性所谓好坏,跟病所谓好坏是不一样的。那些不知这些的人,必定是用药性作为取舍,多么粗浅呀。所以我喻昌提出要先议病也是不得已。前人治病,疗效都在预期,治疗过程,早就筹划完善。医虽然是小道,也要这样。我喻昌虽然很难改变陋俗,也要借助医案,阐发疾病机理。是否对那些人有借鉴作用,我也不计较了。

胡卣臣先生说:先议病,后用药,是《金匮》还没有阐述到的地方。等到病势严重,就难以救治了。对病真正有了准确把握,对于“药不瞑眩,厥疾不瘳”这种现象来说,也是善于用药的人。

原文

先议病后用药

从上古以至今时,一代有一代之医。虽神圣贤明,分量不同,然必不能舍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也。故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凡药皆可伤人,况于性最偏驳者乎。迩来习医者众,医学愈荒,遂成一议药不议病之世界,其夭枉不可胜悼。或以为杀运使然,不知天道岂好杀恶生耶?每见仕宦家,诊毕即令定方,以示慎重。初不论病从何起,药以何应,致庸师以模棱迎合之术,妄为拟议。迨药之不效,诿于无药。非无药也,可以胜病之药,以不识病情而未敢议用也。危哉!《灵枢》《素问》《甲乙》《难经》无方之书,全不考究。而后来一切有方之书,奉为灵宝。如朱丹溪一家之言,其《脉因症治》一书,先论脉,次因,次症,后乃论治,其书即不行;而《心法》一书,群方错杂,则共宗之。又《本草》止述药性之功能,人不加嗜。及缪氏《经疏》,兼述药性之过劣,则莫不悬之肘后。不思草木之性,亦取其偏,以适人之用。其过劣不必言也,言之而弃者众矣。不将本草诸药,尽行删抹,独留无过之药五七十种而用之乎?其于《周礼》令医人采毒药,以供医事之旨。及历代帝王,恐《本草》为未备,而博采增益之意,不大刺谬乎?欲破此惑,无如议病精详。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且勿论造化生心之妙,即某病之以某药为良,某药为劫者,至是始有定名。若不论病,则药之良毒善恶,何从定之哉?可见药性所谓良毒善恶,与病体所谓良毒善恶不同也。而不知者,必欲执药性为去取,何其陋耶。故昌之议病非得已也。昔人登坛指顾,后效不爽前言;聚米如山,先事已饶硕画。医虽小道,何独不然。昌即不能变俗,实欲借此榜样,阐发病机。其能用不能用何计焉。

胡卣臣先生曰:先议病,后用药,真《金匮》未抽之论。多将熇熇,不可救药。是能议病者,若药不瞑眩,厥疾不,是能用药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