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胫骨平台骨折5种分型及治疗方法大总结!

 何东生 2020-03-07

胫骨平台骨折(fracture of tibial plateau)是膝关节创伤中常见的骨折之一 ,约占全部骨折的1%,多由垂直暴力传达,多见青壮年,涉及关节内骨折。

//

解剖特点

//

胫骨的上端向两侧扩展成内、外髁髁。两平台中间是一条不规则的隆起,称为髁间隆起。在这个髁间隆起的前后存在着两个粗糙的压迹称为前、后髁间切迹,其上是交叉韧带与半月板的附着处。


外侧平台骨小梁分布密度不及内侧平台密集,骨支撑力相对较弱。暴力使胫骨平台和股骨髁相互撞击时,膝外侧容易遭受侧方暴力,故多见发生外侧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上面观:


胫骨平台前侧观:


胫骨平台后侧观:


胫骨平台外侧观:


1.胫骨平台内髁大,关节面凹陷,简称为大、低、凹;比外侧平台坚固。

2.外侧髁相对较小,关节面稍凸,简称为小、高、凸。

3.胫骨关节面有10-15°的后倾。

4.膝关节解剖轴线有7°外翻角,故外侧平台容易骨折。

5.胫骨结节在关节面下约3cm处。

6.胫骨近端外侧为Gerdy结节,有髂胫束附着。

//

受伤机制

//

胫骨平台骨折常为高能量损伤,胫骨平台骨折的40-60%为道路交通事故伤。以前命名为保险杠骨折(bumper fractures)。


老年骨质疏松者,微小暴力即可导致胫骨平台骨折。损伤机制有内外翻应力+轴向应力,低能量损伤劈裂+压缩,高能量损伤劈裂+粉碎。


//

诊断分型

//

1.Hohl分型:



  • Ⅰ型 轻度或没有移位

  • Ⅱ型 局限塌陷

  • Ⅲ型 劈裂伴塌陷

  • Ⅳ型 内侧胫骨髁的骨折,整个髁塌陷

  • Ⅴ型 同时累及两个髁,伴显著粉碎骨折

2.AO分型(3型9组27个亚型):

A——关节外骨折

A1——关节外骨折、撕脱性骨折:1.腓骨头骨折;2.胫骨结节骨折;3.交叉韧带附丽点骨折。

A2——关节外骨折、干骺端简单骨折:1.冠状面斜形骨折;2.矢状面斜形骨折;3.横断骨折。

A3——关节外骨折、干骺端粉碎骨折:1.完整楔形骨折;2.粉碎骨折;3.复杂骨折 。


B——部分关节内骨折

B1——部分关节内骨折、简单劈裂骨折:1.外侧关节面骨折;2.内侧关节面骨折;3.斜形、类及胫骨嵴及一侧关节面。

B2——部分关节内骨折、简单压缩性骨折:1.外侧完全压缩骨折;2.外侧部分压缩骨折;3.内侧骨折。

B3——部分关节内骨折、劈裂压缩骨折:1.外侧骨折;2.内侧骨折;3.斜形、类及胫骨嵴及一侧关节面。


C——完全关节内骨折

C1——完全关节内骨折、关节简单骨折、干骺端简单骨折:1.轻度移位骨折;2.单髁移位;3.双髁移位。

C2——完全关节内骨折、关节简单骨折、干骺端粉碎骨折:1.完整楔形骨折;2.粉碎楔形骨折;3.复杂骨折。

C3——完全关节内骨折、粉碎骨折:1.外侧粉碎骨折;2.内侧粉碎骨折;3.外侧+内侧粉碎骨折。

3.关节镜下分型:

1.简单骨折

裂纹型

边缘型

裂隙型

塌陷型

2.复杂骨折

劈裂型

粉碎型

胫骨棘骨折

合并骨折

4.三柱分型:


将横断面分为内、外、后三柱,以胫骨嵴中点为中心,两侧沿线分别至腓骨头前缘和胫骨后内侧嵴,向前延伸至胫骨结节前缘,以此分为三柱。

三柱分型示意图

  • 零柱骨折

  • 内侧柱骨折

  • 外侧柱骨折

  • 后侧柱骨折

  • 双柱骨折

  • 三柱骨折


5.Schatzker分型:


  • I型—单纯外侧平台劈裂骨折。

  • II型—外侧平台劈裂合并凹陷骨折。

  • III型—单纯外侧平台中央压缩骨折。

  • IV型—内髁骨折,此型骨折可以是单纯的楔形劈裂或是粉碎和压缩骨折,常累及胫骨棘。

  • V型—双髁骨折, 两侧胫骨平台劈裂,特征是干骺端与骨干仍保持连续性。

  • VI 型——伴有干骺端与骨干分离的平台骨折,除单髁、双髁及关节面骨折外, 还存在胫骨近端横形或斜形骨折。

//

影像学检查

//

1.X-ray:


需拍摄前后位、侧位、双斜位。

胫骨上端关节面正常情况下向后倾斜10°-15°,故拍摄前后位X线片时,应使所投照的射线束向尾侧成角10°-15°,以便更好地观察胫骨平台的情况。为检查侧副韧带损伤应拍摄应力位X线片。

2.CT



CT根据X线片的分型结果与参考CT扫描后的再分型之间往往存在差异。 

如图X-ray诊断为Schatzker分类——I型,经CT检查后更正为Schatzker分类——Ⅱ型。

3.三维CT重建:


研究表明,X线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正确率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是在分型诊断上差异却存在显著性意义。

螺旋CT三维重建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准确率更高。

4.MRI及血管造影:


高能量损伤所致的胫骨平台骨折常伴发半月板、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动脉等软组织损伤,通过MRI检查可对病情有更全面的认识,通过动脉造影,可以明确血管损伤情况。

//

治疗方法

//
治疗原则:
  • 任何关节不稳的胫骨平台骨折,均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 切开复位,最大程度恢复关节面的平整。

  • 稳定的骨折固定和关节面解剖复位是关节软骨再生必需的。

  • 因软组织因素或其他因素不能行切开复位固定时,骨骼牵引和早期关节活动是必需的,同时尽量恢复下肢力线,为后期重建关节打下基础。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指征:
  • 不完全或无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

  • 有移位但不影响关节稳定的外侧平台骨折和严重骨质疏松的病人。

  • 有全身疾病,不适宜手术的病人。

  • 骨折不稳定,但不适宜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病人,如严重粉碎、严重骨质疏 松及其他因素等。


手术治疗指征:

治疗目标:
  • 获得平整的关节面(关节软骨再生的条件)。

  • 正常的关节轴及下肢力线。

  • 稳定的关节,充分的软组织愈合。

  • 膝关节功能范围的活动。

  • 最终避免发生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



手术入路:

01

SchatzkerI型的治疗



术前MRI检查明确外侧半月板是否完整,对外侧半月板完整、关节面压缩较小的病人,可以手法轻微内翻达到复位的目的。用复位钳维持复位,用空心螺钉固定,若外侧半月板有撕脱并嵌压在骨折间隙,骨折端不能手法复位时,需切开复位。如果粉碎严重或存在骨折疏松,建议用钢板。

02

SchatzkerⅡ型的治疗

术前对关节面压缩程度和压缩部位的评估是关键,术后残留关节面不平整超过3mm,关节不稳定,则预后较差。

外侧平台劈裂增宽可通过牵引恢复,而关节面塌陷需切开复位,可采用间接复位,在关节面下方开窗将关节面撑起予以固定,必要时予以植骨。

03

SchatzkerⅢ型的治疗


决定手术与否主要根据麻醉下患膝的稳定性,从伸直到屈曲90°,外翻不稳定不超过5~8°,关节面塌陷不超过3mm,可考虑保守治疗,患膝可允许无负重早期活动。

若有不稳定,即大于10°,或关节面塌陷超过5mm,需行手术治疗,关节镜下关节面间接复位对这类病人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有利的。

04

SchatzkerⅣ型的治疗

属于高能量损伤,X线上表现为内侧平台骨折,往往合并交叉韧带,甚至外侧韧带复合体的撕裂。严重的可造成膝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

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少数无移位的骨折,3个月内不能负重。应在病人软组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手术治疗内侧平台骨折,同时修补前交叉韧带和外侧副韧带。 

05

SchatzkerV、VI型的治疗

  • 软组织治疗极为重要。

  • 可考虑二期治疗方案。

  • 可采用有限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如Hybrid外固定支架。

  • 术后早期即可鼓励病人进行关节锻炼。



早期并发症:
  • 复位不良

  • 筋膜间隙综合征

  • 感染

  • 膝周软组织合并伤 


复位不良原因:
1.与胫骨棘相连的关节面同时出现旋转、塌陷,复位后关节面出现中心凹陷。
2.骨折块本身有压缩,但手术时未将压缩部分撬起。
3.植骨不实,且螺钉拧得过紧,造成关节面再次移位。
4.未清除胫骨平台骨折间夹有的碎骨块。
5.骨折整体复位垫起不足。
6.手术中摄X线片投照角度不佳,造成复位良好的假象。
7.骨折端过多的填塞植骨造成骨折分离移位。 

筋膜间隙综合征:

1.骨折后,筋膜间隙内的出血、肌肉肿胀,导致筋膜间隙综合征。

2.在关节镜下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处理,由于术中灌注液顺骨折间隙流入小腿筋膜中,导致筋膜间隙综合征。

3.处理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处理。 

感染 :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的深部感染常常是由于伤口感染而引起,开放性骨折以及某些局部皮肤挫伤的闭合性骨折常常会发生软组织闭合困难继发感染。 

膝周软组织合并伤 :
1.半月板损伤
2.十字韧带
3.内侧副韧带损伤
4.腓总神经
5.腘动静脉 


讨论总结:

本文由作者综合整理,部分内容源自自百度文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