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长寿的人并不少,但估计没几个人能比今天故事主人公岁数更大。生于晚清的龚来发老人,活了133岁,是当之无愧的“长寿之王”。 他如此长寿,是怎么做到的呢?从他身上,我们能不能找到长寿的秘密呢? 龚来发生于1862年,当时同治帝刚即位。龚来发半岁不到,母亲去世,父亲因家贫无力抚养,便将他送给了茅天大帮岭向老二做儿子。向老二夫妇家中也并不宽裕,但膝下无子,就将其视为己出,对他很好。 龚来发10岁这年,向老二夫妇先后去世。他无人照料,只能每日上山自己摘果子吃,艰难度日。 龚来发白天在山野里觅食,晚上便蜗居于山洞之中,久而久之,他身上也覆满黑毛,人们称他为“小野人”。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龚来发从小就有了比常人更好的体质。 这样的生活过了四年,在龚来发14岁那年,大帮岭的大户向礼全家缺劳力,就好心上山把龚来发叫到家里来帮忙。龚来发由于平时少于人接触,话变得很少,但干活勤快,人也老实憨厚。 而龚来发来了向家后,向家几年里连生下三个男孩,而且庄稼也年年丰收。向家觉得龚来发带来了好运,他从此深受向家人的喜欢。 等向礼全花甲之年时,已儿孙满堂,向礼全认为这全托龚来发的福。所以,向礼全临终时,要求子孙要好好赡养龚来发。 也许向礼全没有想到,他这一句话,竟让龚来发在向家受到了7代人的侍奉。向家的子孙后代都称他为“老祖”,都向他打听以前先辈们的故事。而龚来发老人也一生未娶,守护着世代向家人。 到了1981年,有人来采访这位已经119岁的老人。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百岁老人竟然鹤发童颜,根本不像普通人那样垂垂老矣。用当时人的话说,看起来似乎只有50多岁,甚至还下田干农活。 可不幸的是,这一年,老人在农作时不慎摔断了腿,只能躺在床上,由向家人照顾他。 到了1995年,很少生病的龚老人由于长期卧床,身体大不如前,突患急性肺炎,在向家人陪伴下仙逝,享年133岁。 龚老人离世后,墓碑留在了村里。他虽无子嗣,却被全村人成为“老祖宗”,受后人尊敬。 1993年,当时还健在的龚来发老人,被中国老龄委授予“中国长寿之王”。这让很多专家和学者慕名前来,想要探索其长寿的秘密。 专家们研究发现,龚来发的确有很多与我们常人不同的地方,比如他从未婚娶,极少生病,但专家们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他在饮食方面的讲究。 据说,龚来发一生都喜欢吃清淡的饮食,爱吃五谷杂粮和山上的野菜。晚年的龚老人喜欢吃玉米饭,尤其是将玉米打碎后混合在饭里。 而且,老人每天只吃两顿饭,他每顿都要吃下半斤左右的饭。另外,他不喜荤食,配菜多以当地的野菜和自家种的蔬菜为主。而且,他5点之后便不再进食。 也许,正是这样的饮食习惯,让他100多年来少有患病。 此外,龚老人一生都居住在向家苗寨(今贵州省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茅天镇辖),位于深山之中,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物产丰富,那里是当地著名的长寿之乡。这样天杰地灵,物宝天华的地方,也是老人长寿的先天条件之一。 在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普遍寿命长,但龚来发老人长寿的方法,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