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大利:不倒的比萨塔

 璇琮坑 2020-03-08
不倒的比萨塔

       有这么一座塔,倾斜了八百年不倒。它,或许迟早会倒塌掉,或许永远也不会到,这就是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北部的比萨城,小镇上人很少,却涌入了远道而来的世界各国游客,他们不是为了看小镇,也不是为了观赏托斯卡纳的山水人文,而是为了看那座不倒的斜塔。原本,斜塔仅仅是比萨小镇奇迹广场上一组宗教建筑中的一个钟楼,是这组建筑的陪体,但现在却成了众目睽睽的焦点,唯一的原因就是由于它“斜而不倒”。比萨斜塔正如它所在的奇迹广场,成为了真正的“奇迹”。

       一个晴朗的下午,随同游客鱼贯穿过一座罗马式拱门进入广场。首先看到两栋白色建筑,一栋为圆筒形穹顶的比萨洗礼堂,另一栋是方形、梯形、三角形堆叠起来的比萨大教堂,视线绕过这两栋建筑,其斜后方伫立着一座罗马式圆柱形钟楼,这就是比萨斜塔了。

       为何?一个如此小城存有世界级别的建筑;为何?比萨塔成为了斜塔;为何?它倾斜了八百年而不倒;又为何?比萨人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对其钟爱有加。这,或许是所有人都有的疑问。


不倒的比萨塔

1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部的奇迹广场,广场的草坪上建有大教堂、洗礼堂、钟楼、墓园等宗教建筑,比萨塔是这组建筑的钟楼。在欧洲,钟楼建筑比比皆是,宫殿、教堂、城堡、庄园等建筑都可以配以钟楼,或独立,或与主体建筑相连。比萨斜塔为独立建筑,平时用于报时,敲钟召唤信徒,战时可登塔瞭望观察敌情。
       在中世纪,意大利号称是海上共和国,先后有八个并存并各具优势的城邦。其中阿马尔菲、比萨、热那亚和威尼斯都曾鼎盛一时。公元十世纪,比萨共和国达到了鼎盛,拥有强大的商船舰队和海军舰队。由于频繁赢得对外战争的胜利,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地中海地区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当时比萨大公为了纪念比萨城邦的繁华盛世,彰显财富并收藏战利品,决定修建一组教堂,比萨塔应运而生。
       比萨塔建造于1173年,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建完三层时,工程被叫停。停工原因没有确切记载,或许发现塔身倾斜,或许比萨大公政治或外交方面出现了问题。这一停就遥遥无期,设计师皮萨诺有生之年只看到一座烂尾钟楼。1272年,时隔百年比萨塔复工,五年后建到第七层时因战争再次停工。又时隔八十年后,1360年皮萨诺家族一位工程师汤玛索·皮萨诺承担起修塔重任,他强化了泥土,加固了地基,1370年比萨斜塔终于竣工。
       原设计比萨塔高54.5米,直径16米,塔身共有八层。底层和顶层结构不同,中间各层结构完全相同。比萨塔呈圆筒形,塔身1~6层采用优质大理石,每块大理石做工完整,表面精心打磨成圆弧形,将塔身拼接成精准的圆形。为减轻塔身重量,塔顶上的7~8层采用砖和轻石料筑成。





2

       有人说,比萨塔的倾斜是设计师有意为之,“因倾斜而美”才是比萨塔的真正价值。这种说法最早由十八世纪一位意大利历史学者提出,现在也有一些人赞同这种观点。实际上,比萨塔最早是垂直设计,出现倾斜并非有意为之。
       有人说,比萨塔的倾斜是由于基础不稳定,受基础不均匀沉降所致。这一观点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当代的拯救方案也多从这个角度入手。比萨塔建在一片海水退缩形成的滩涂之上,经过亿万年的固化过程,沉积了种植土层、沙土层、水饱和性粘土层、地下水层等复杂的层级,受压后容易变形,沉降不均匀。
       有人说,比萨斜塔不倒是由于采用了优质大理石砌筑,并结合了完美的粘合、砌筑工艺。比萨地区原本就是大理石材产区,当地优质大理石至今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一些研究者认为,比萨塔选用的大理石石材,抗挠曲变形能力极强,修筑工匠熟练掌握罗马时期传承下来的砌筑工艺,能承受负载偏心最高5度的倾斜。
       有人说,比萨塔倾斜而不倒,是由于它的修建周期长达两百年,如果一次性建成早就因负载不稳倒塌了。我们知道,土壤是一种典型的弹塑性材料,具有自我修正应力的功能。比萨塔第一次建到三层半后停工近百年,塔基松软的海泥层土壤慢慢地适应了塔身重量。第二次开工后建到第七层,又停工长达百年之久。两次停工,缓冲了塔身对地基的压力,这或许是比萨塔“斜而不倒”的原因之一。
       还有人说,比萨斜塔之所以不倒,更多的是得益于基础松软的土壤。塔的自身有机地与基础沉降结合,基础虽不稳固但具有弹性和韧劲儿,有极强的缓冲和自身修复能力。1978年比萨发生大地震,周边建筑毁损严重,比萨塔也在地震中剧烈晃动了二十多分钟,却安然无恙,原因就是因为基础的沙子和粘土特性修改了斜塔的震动属性。


不倒的比萨塔


3

       尽管,比萨塔斜而不倒,但倾覆的梦魇始终与其如影相随。现代科学家通过研究石层的倾斜度,推演出斜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倾斜数据。
       在斜塔历史两百年的建筑期内,三个阶段倾斜度大致为:第一阶段,即从奠基开始到完成第三层,塔身向西北倾斜0.4度;第二阶段,工程向四层以上推进,或许是为了纠正塔身倾斜,工匠们有意向南砌筑塔身,到1278年建到第七层时,塔身向西南倾斜0.6度左右;到了第三阶段再次开工复建的时候,塔身倾斜已经达到了1.6.
       钟塔建成后,塔身倾斜一直在增加,四百年后工程师使用简单的垂线测量方式得出了倾斜5度的结论。二十世纪初,更加精确的测量开始了,科学家发现钟塔的倾斜速率在增加,到了1990年其倾斜速率已经相当于每年1.5厘米。如果按照这样的速率倾斜,倾覆就成为了必然。
      近现代科学家对比萨塔基础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对其倾斜做出了科学的论断。比萨塔下的地基大致分为表层耕植土;中层粉沙、粉土层,大约厚度18米;下层是粘土和沙土混合层,大约厚度50米;不幸的是,比萨塔的基础正好位于最不稳固的粉砂土层上,由于当时施工原因,塔基南侧的粉砂局部外挤,地基产生塑性变形,南侧应力大于北侧,导致负载偏心,这是塔身向南倾斜的主要原因。另外,塔基下部的粘土层位于地下水位下部,水分状态饱和,在长期负荷作用下,土体发生蠕变,这也是塔体缓慢倾斜的真正原因。


不倒的比萨塔


4

      比萨斜塔倾斜的原因,似乎已有了结论。但如同医生给病人看病,病因知道了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治好病。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的岩土工程师,纷纷对斜塔把脉会诊,竞相折腰,并没有找到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可以说,斜塔就像一位体弱多病的老人,任何一项措施单一的拯救方案似乎都不适合,拯救斜塔是一项非常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1990年意大利一座并没有出现倾斜的钟塔倒塌了,这一事件为比萨斜塔的保护再次敲响了警钟。意大利政府为斜塔保护成立了专门委员会,旨在推动比萨斜塔的保护和拯救工作。在收集和评价了众多拯救方案的前提下,委员会提出了拯救比萨斜塔的原则性大纲,即:必须保留其基本特色,同时不能破坏古迹的历史和原工匠的技术。因此,对于它的任何入侵性手段必须减至最低,且任何拯救措施都不可以架设明显支撑物。经过多年研究,委员会决定采取土壤萃取法施工,即在塔基北侧下方及附近安装几根土壤萃取管,在严格监控和测算的情况下,小心地在第一土壤层抽取少量土壤。由于塔基土壤松软,每次萃取土壤后所形成的空洞会慢慢地封闭,使土壤地表稍稍下沉,使得斜塔也随之微微向北转动,达到降低塔身倾斜的作用。


不倒的比萨塔


5

       比萨斜塔最著名的传说与伽利略有关。
       比萨斜塔建成后一百九十四年,比萨城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诞生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婴就是现代物理学奠基人,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的伽利略。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速度不一样,下落速度和比重成正比,也就是说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伽利略对这则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定理提出质疑,他带着十磅和一磅的两个铁球登上了比萨斜塔,测试结果两个不同比重的铁球同时落地,揭开了自由落体运动的秘密,同时也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但…,这或许仅仅是个传说,仅仅是比萨人的精神想象或附会在比萨塔上的一则寓言。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的传说,最早来自于他的学生所写的一本《伽利略的历史故事》。这本书发表于1717年,作者说伽利略在晚年告诉他,在比萨斜塔上当着比萨大学全体师生的面做了该项实验。但后来人们发现,这样重大的实验,在伽利略本人的著作中并未提及,就连与伽利略同代人也没有相关的记录。伽利略的著作中三十次提到了自由落体实验,但没有一条明确是在比萨斜塔上完成。近代一些科学史学者认为:伽利略不可能仅仅满足于扔铁球这样简单的定性实验,他的自由落体实验更多的是采用让球从光滑的斜板上向下滚动,这样才可能更有效地避免阻力的影响,并便于测定匀加速运动的数据。
       其实,即便伽利略没有在斜塔上做过实验,即无损于伽利略的伟大,也无损于比萨斜塔的伟大。但是或许人们认为,如果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加完美,这或许是传说广为流传的根本原因。


不倒的比萨塔


       比萨斜塔屹立八百年而不倒,是世界上珍贵历史文物,也给文物保护出了道最大的难题。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比萨斜塔自建筑伊始就出现了倾斜毕竟不正常,八百年来倾斜的比萨塔让威尼斯人牵肠挂肚,令意大利政府伤透了脑筋,也费尽了建筑科学家的精力。但,倾斜令其举世瞩目,倾斜引得世界游客趋之若鹜。赞同比萨人反感将其彻底纠正的观点,难道就不能找到即保持现状,又不至其倾覆的办法吗?相信办法会有,即便当代人做不到,还可以将这一难题交给后人。
       当然,前提是当代人要保证比萨塔不倒。


不倒的比萨塔

不倒的比萨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