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 撰写 | 定稿 | 排版 | @Andy 【写在前面】 在你听英语听力的时候,会不会有种在听¥@#¥……&的感觉,或者能听懂单词的意思,但连成句子就听不懂了?如果你有这样的苦恼,那就花几分钟时间读一下这篇文章吧,相信对你的英语听力会有一定的帮助。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如何才能在一个月内让英语听力水平有显著提高,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认识篇、方法篇、工具篇。下面是整篇文字的思维导图。 认识篇 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要在短时间提高听力水平,就一定要明白这些认识上的错误: 01 错误认识1 只要沉浸在英语的环境里,时间久了就能听懂。 初学英语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师说:想要练好听力,就要每天坚持听,早上起床就打开手机听一下BBC、VOA,不管能不能听懂,都要让自己沉浸在英语环境中。刚开始可能会听不懂,时间久了,总有一天你就会开窍,就能听懂了。 纠正:通过精听训练才能使英语听力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听不懂的单词,重复一百遍还是听不懂。 举个例子,如果现在听一篇阿拉伯语的文章,不管听多少遍,也听不懂。原因很简单,没有学过阿拉伯语,不懂单词的含义,不懂它们的发音规则,即使去看听力文本也未必能看懂。一篇看不懂的文章,还指望能听懂吗?把听力材料换成汉语再来听呢?是不是会容易很多。 英语听力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听力文本中很多生词,自然不容易听懂文本的意思,大脑的CPU都用在理解词义上了,没时间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所以不建议听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去泛听一些内容,而是集中精力练习精听。 02 错误认识2 要听VOA、BBC、经济学人,如果这些都能听懂,四六级的听力题还能听不懂? 这让我想起了一段鸡汤:能爬上金字塔顶的有两种动物,一种是老鹰,另一种是蜗牛。老鹰可以凭借极佳天赋飞到金字塔顶端,而蜗牛可以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一步一步爬到金字塔顶。可怕的是,自己是只蜗牛,还老是想着用雄鹰的方式到达金字塔顶。 纠正:i+1原则。“i”代表学习者目前的语言知识水平,“1”代表学习者目前知识状态与下一阶段的差距。如果当前水平略低于CET4(大学英语四级),最好选择CET4的真题当做练习材料,VOA、BBC的广播暂时先放一边,来日方长,等水平挺高了再听也不迟。 先把略高于当前水平的材料练熟,能毫不费力地听懂文本意思,再考虑听更高难度的文本。任何远远超出自身能力的尝试,都会让你再回到原点。这个道理忘一次就痛一次,包教包会。 03 错误认识3 每天给自己定一篇听力任务,还选择十几分钟的听力材料,这样会很有成就感。 先不说每天听一篇能不能坚持下来,听写一段三分钟左右的文本加上修改和整理消化,最少要花去半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先听一段感受一下)。十几分钟的文本练下来估计真要听吐了,这就会导致第二天练习时有种对听力的恐惧感,第三天。。。成功实现从入门到放弃。 纠正:少就是多,慢就是快,慢慢走才能走得远。英语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是说一天学十个小时,学一年就能抵得过每天学一个小时,连续学十年的。一段听力材料两三天能吃透就已经很棒了,只要能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听力能力会不断提高,从一开始好几天听懂一篇材料,到最后一天听好几篇材料,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耐心等待。 说完了认识上的错误,大家可能要问,那到底怎么练习听力才能把劲用在刀刃上呢?下面我们来讲精听方法,前方高能,注意不要分心!!! 方法篇 【精听】 在认识篇中我们提到,要在一个月内让听力水平有显著提升就要进行大量的精听练习,这里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要精听? 你知道period这个单词什么意思吗?你可能会说它的意思是“时期,一段时间”,但是,请看下面这段话:If you want something, go get it. Period. 这句话选自《当幸福来敲门》,Period还能翻译成“时期,一段时间”吗?不,当然不能! 来看一下这个词在这里的意思: 如图,Period 在这里的意思是“(用于一句话的结尾,表示某一话题已讨论完毕,不愿再继续)到此为止,就这样”。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了吗?如果不知道period有这个意思,还不去查,永远都不理解它的含义。 在听力中也是如此,如果这个单词的含义不熟悉,不管听多少遍都不难以理解,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在听力基础较差的情况下集中精力练习精听。通过精听,掌握一些不熟悉的听力词汇包括它的含义、发音规则等,持之以恒,直到听到这个单词就像有种回家的感觉(好熟悉呀),不需要再去反应这个单词什么意思。当大脑从词汇的辨认中解放出来,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句意和篇章的把握上,听力水平自然就会提升。 成功没有捷径可走,但有规律可循,有良策可用。 那么怎样的精听策略才有效呢? 策略:精听80%+泛听20%(二八定律) 精听介绍两种方法,根据自身能力合理选择策略: 方法一:听写 如果听力基础比较差,可以以练习Dictation(听写)为主。 精听方法: 第一步:找一段适合自己的听力材料,刚开始一分钟左右即可,后续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3—5分钟的材料,最好选择接近自己水平的,先听1到3遍,大致理解意思。 第二步:开始精听。一句一句地听写,重复播放,直到能写下这句话。 第三步:实在没有听出来的地方不建议空着,而是听到什么写下什么,哪怕是几个零散的字母,这也是一个磨耳朵的过程。 第四步:听写完后对照文本,找出自己听写错的地方,思考为什么没有听出来:词汇不认识?发音不熟悉?还是弱读连读规则没掌握? 第五步:找出原因对症下药,然后再抛开文本只听音频,重点听之前没有听出来的地方,多听几遍,直到你的耳朵习惯它的发音。 听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特别是一开始的时候,一句话听完一个单词也写不上的情况也是有的,但是不要放弃。破茧成蝶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只有经受了痛苦的历练,才能体会到重生之后的美好。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东西往往不会太珍惜。 方法二:复述翻译法 当你的听力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只练听写有点浪费时间,因为很多内容都能听得懂,只有个别单词听不懂,或者能听出来但不理解意思,这时候应该采用更加高效的练习策略。 这个方法我称之为“复述翻译法”,它有两个核心:一个是复述原文,另一个是即时翻译。复述原文是在听完原文后,把刚才听到的内容复述出来。即时翻译则是在复述完原文后将句意说出来,保证听完后确实理解了这句话。 错误做法 很多人对“复述”有误解,认为“复述”就是跟读,其实不然,跟读是看着文本以比录音慢几秒的速度跟随录音朗读出来,而复述是在听完一段文字后,不看文本将听到的内容复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会锻炼到短时记忆能力。 听力其实不只是听,更强调“力”,即听懂的能力。第二步即时翻译则是检验能否听懂的有效依据。如果能复述出来,但不能翻译的话,会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能听出来,却不知道什么意思。我之前练习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虽然听到的句子能复述出来,但脑子里一片空白。我刚才说了个啥??翻译没有必要精雕细琢,只要能表述大体意思即可。 正确做法 听完句子后,立刻将其复述出来,然后将大意用汉语表达出来。是不是像极了口译?但我们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将句子翻译出来,而是返璞归真,用英文思维来理解英文。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当别人向我们打招呼说“Hello”的时候,会不会在脑子里先翻译成“你好”,然后才反应过来是对方在打招呼?应该不会吧。(如果这也需要考虑考虑的话,麻烦您去看刷抖音吧,这么高深的内容不适合您。)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使听到的内容像“Hello”一样在脑海中形成条件反射,不需要翻译出来就能理解对方在说些什么。 但是考虑到大多数同学都是先翻译成中文才能理解句意,所以在训练初期,可以进行中英文切换训练,到了训练中后期,就开始逐渐扭转这种观念,Hello就是Hello,不要再在脑海中翻译成“你好”了。 泛听 在练习精听时会有一种痛不欲生的感觉,特别是在初期。泛听就不要这样折磨自己了,随便听点自己喜欢的内容吧。这里推荐Coach Shane 的Daily Easy English Expression(简称E3) 和 Daily Dictation(简称DD)。Coach Shane 的口语听力系列课程是针对非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同学设计的,语言通俗易懂,非常日常化、生活化。既有音频,也有视频哦!在B站或喜马拉雅FM都能搜索到哦。如图: 软件篇 推荐练习软件:可可英语、 每日英语听力 可可英语 先来看一下界面: 这款软件最良心的地方就是听力文本是双语的,而且可以单独显示中文,或者单独显示英文。点击单句循环后,每一句都可以重复听,很适合听写训练。 在“修炼”中可以下载音频,调节播放速度,如果感觉音频播放的速度太快,可以先调慢一点,刚开始可以把要求放低一点,通过练习逐步把标准提高上去。 每日英语听力 每日英语听力跟可可英语功能差不多,这里不多赘述,留给各位自己去探索喽。 下面就以每日英语听力为例进行“复述翻译”练习示范: 打开每日英语听力app,找到要准备练习的听力材料。打开之后,点击“阅读模式”,选择“单句精听”。 在最顶上会有参数设置,如语速、时间间隔、循环设置等,根据自身能力合理调整这些参数。 听的时候把上面的字幕给盖住,不要自己骗自己。“复述翻译法”在练习时千万不要看原文,千万不要看原文,千万不要看原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现在以下面的句子为例: 原文如下: “Now at the university, you as students are often called on to perform many types of listening tasks.” 听完一遍后,它会有5秒的间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要说出这句话,并且翻译出来。 如果听出来了,5秒之内也能复述(注意原文的发音,语调和节奏),并翻译出来——现在在大学里,你们作为学生,在各种场合下都需要认真听。注意,只需要说出大体意思即可,没有必要如此精确。觉得没问题了,那这一句就放过,进行下一句。 如果没听出来,5秒之后再听第二遍,再尝试复述和翻译。如果听了四五遍还是不会,那基本就听不出来了。但这句话里面的句子不是每个都听不出来,只需要写下邻近的几个单词即可。比如perform没听出来,可以在纸上写 called on to_______ many types...,然后把这个词以外的其他部分表达并翻译出来,尝试猜出这个单词的意思。 当然,如果这个句子有三个以上的单词听不出来,基本就没法理解了。这时候需要把这个句子能听出来的部分都写下来,然后重点标记一下,去听下一个句子。记住,在没听完一段录音之前先不要看原文。 单句听完之后,对整篇文章就有了基本的了解,先对照原文纠正自己刚才的错误,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听自己没听清的句子,反复练习直到耳朵适应它的发音。 最后再放整段录音去听,检验自己有没有真的理解。如果听得时候基本没有理解上的障碍,那么这段录音基本就搞定了。如果没听懂的话再按照上述步骤重复进行,直到听懂为止。 听力材料的选择 在选择听力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 不要随便选择一份听力材料,上来就直接听。先阅读听力文本,判断一下这份材料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如果一份听力文本阅读都存在很大障碍,那听的效果也不会太好,看不懂的东西一般都听不懂。 2 试听的时候注意一下音频的语速。如果音频速度过快,根本跟不上它的速度,那建议还是换一种听力材料,或者是把语速调整到自己适应的水平。像VOA、BBC这种英文广播的语速是超快的,一般水平的同学根本跟不上,等音频放完了,只能愣在那怀疑人生。刚才说了个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 如果是准备考试,尽量选择考试要求的听力材料,进行真题精析。如果只是单纯想提高听力水平,可以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话题,比如政经类,历史类。不要去找一些自己不熟悉的话题,就算是听力,也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听力文本本身就是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听起来自然会容易一些。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喜欢Andy的文章,就点个赞关注一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