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龙堂祈雨”、"画龙祈雨":明知祈雨不科学,为何皇帝屡试不爽?

 TIGO赖楚浩 2020-03-09
"五龙堂祈雨"、"画龙祈雨":明知祈雨不科学,为何皇帝屡试不爽?

祈雨是古时人们对上天的一种请求主要体现在古时封建社会中国家或者地方出现了严重的旱灾,古人们进行的一种祭祀禳灾活动。而在这种活动中也反映了古时社会人们对上天的敬重与幻想,同时也是表现了古代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中国历史上基本上每个朝代都会进行或多或少的祈雨活动,主要原因就是古时社会处于的自然环境与我们如今生活的环境有很大不同,再古时最重大的灾害是干旱与蝗灾受到这些灾害的影响,古代上至皇帝下到庶民都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祭祀禳灾活动,而历史上祈雨活动最多的要属北宋时期。

一、让人深信不疑的祈雨法

1、唐朝的李邕祈雨法

北宋时期干旱被视为国家最重要的灾害也被视为国家灾害中的第一位。而为了解决国家不同地区发生的旱灾,北宋研究出了各种各样的祭祀祈雨法,而李邕的祈雨法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这个祈雨法却不是北宋创造的,它的来源是唐朝李邕的祈雨法又称"五龙堂祈雨法"。

根据史料记载宋真宗咸平二年初,京师开封地区以及南方地区发生特大面积的严重干旱"二年春,京师旱甚。又广南四路、江、浙、荆湖及曹单岚州、淮阳军旱。直到三月中旬宋真宗发布《以旱求直言诏》目的便是针对此次重大灾害以求国内有能人名士能直言进谏,解决此次灾害。后来才采用工部侍郎知扬州魏羽的建议向全国颁布五龙堂祈雨法。

"五龙堂祈雨"、"画龙祈雨":明知祈雨不科学,为何皇帝屡试不爽?

这是第一个官方颁布的祈雨法,也是北宋时期的第一个祈雨法。而此法的内容是以甲乙日择东方地作坛,取土造青龙,长吏斋三日,诣龙所,汲流水,设香案、茗果、糍饵,率群吏、乡老日再至祝酹,不得用音乐、巫觋。雨足,送龙水中。余四方皆如之,饰以方色。大凡日干及建坛取土之里数,器之大小及龙之修广,皆以五行成数焉。

2、特殊的画龙祈雨法

在宋真宗景德三年也就是1006年的夏天,京师开封又遭遇严重的干旱。在此次自然灾害下,朝廷向国内又颁发了另一种祈雨法即"画龙祈雨法"。

不过,这次颁布的祈雨法却与之前所颁布的不同,之前的五龙堂祈雨法是根据阴阳五行的布局以通过变局契合天地阴阳法则来达到降雨的目的,而这次祈雨法主要是以巫术的形式向上天祈求降雨。

其中内容就与古时的巫术有很大的相似,如以庚辛、壬癸日,刺史、县令帅耆老斋洁,先以酒脯告社,令讫筑方坛三级,高一尺,阔丈三尺以国家的官员作为媒介表示对上天的敬重,好比天上的神仙下凡要有人身,而这些官员就是起到这种作用。

这也是巫术中降灵的主要手段,其次是以缣素上画黑鱼左顾,环以天鼋十星,中为白龙吐云黑色,下画水波,有龟亦左顾,吐黑气如线。和金银朱丹饰龙形。又设皂幡,刎鹅颈取血置槃中,杨枝洒水龙上。俟雨足,三日赛以豭,取画龙投水中。通过对龙神的信仰以人间官员作为媒介,又收取百姓的万千信仰以达到天听。

"五龙堂祈雨"、"画龙祈雨":明知祈雨不科学,为何皇帝屡试不爽?

北宋时期的祈雨法有很多,但是官方颁布或记载于北宋史料的祈雨法却很少。根据五龙堂祈雨法及画龙祈雨法的祭祀方式我们就能看出前者是以专业的学术理论作为基础,而后者却是通过玄乎的信仰达到祈雨的目的。

二、以人道皇命屈服上苍

1、皇帝实行仁政

古时人们都相信君权神授天人感性而每个朝代的皇帝都是极力的推崇。认为皇帝的的行使的权利是上天赋予的,而每当皇帝在行使自己权利时有了过错上天就会通过降下灾害来惩罚皇帝,就如《天人三策》中记载中说的那样"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正是如此历史上的那些朝代中每次对自然灾害的定意就是国家君主有了过错,上天降下了灾害作为惩罚。所以每当国家出现重大历史灾害时皇帝与官员就会祷告,而皇帝就要检讨反省自己的罪责。宋神宗在京师三年大旱之时就发布《罪己诏》便写到"今日大旱,当为朕身屡,无知获罪及天父;有善不敢蒙,有罪不敢免,皆与帝心。万方有罪,即当朕身;朕身有罪,无及四海。"

皇帝在国家面临重大自然灾害时必然会发布罪责的声明,在君权神授这样的思想下证明自己已经认清到自己的过错,以求上苍停下灾害。根据北宋《宋史》记载其就写到"神宗七年,上下罪己诏,并免除天下税负半年,年逾五十者,不必徭役"。可见在当时的社会思想下,对自然灾害的看待就是当朝皇帝自己犯下了过错,上苍才降下灾难。

2、宋太宗用命祈雨

"五龙堂祈雨"、"画龙祈雨":明知祈雨不科学,为何皇帝屡试不爽?

在北宋的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一个记载,宋朝皇帝宋太宗在国家面临大旱时就打算用自己的性命来答天谴。在《宋史·太宗本纪》中记载到"朕将自焚,以答天谴!,这是宋太宗的诏书中记载的一段话,可见宋朝皇帝对自然灾害的看待是自己的过错导致的。

古时君权神授的思想是很严重的,这不仅仅是国家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所宣传的观念。在这样的思想下不仅百姓会认为皇帝是上天之子,当朝皇帝即便是很清晰自己的统治是怎么来的但在国家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下也不得不出面做出表率或承担本不存在的责任。

就如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就有这样一个事件,其记载着宋太宗曾下达的一份诏书"元元何罪!天谴如是,盖朕不德之所致也。卿等当于文德殿前筑一台,朕将暴露其上。三日不雨,卿等共焚朕以答天谴"。大概意思是宋太宗给吕蒙正等官员说老百姓有什么过错,让上天降下如此惩罚,这是朕不懂治理国家所致,你们应该在文德殿建一个高台,把我放在上面,如果三天还不下雨,你们就把我烧死以答天谴。

三、为什么皇帝祈雨会灵验

1、能观天象的司天监

古时并没有我们现在的卫星与天气监测站,那个年代想搞懂老天爷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画风都是靠看天象而老百姓只能看天空。北宋时有一个专门负责看天象的职位即是我们熟知的"司天监",他们就是负责观天象的除了查看天象,也专门对一些天气进行预报工作。如《宋史》记载"日当食,天阴未见"就曾记载到日食的出现,这就是司天监观天象看出来的。

"五龙堂祈雨"、"画龙祈雨":明知祈雨不科学,为何皇帝屡试不爽?

以至于为什么皇帝祈雨会灵验那当然是这群人的功劳。古时的皇帝都是聪明人绝对不会做无意义的祈雨这种表面工程,大多在国家皇帝举行这样的活动时都是背后司天监提前预知了某个时辰会降雨,能降多少雨然后在告知皇帝。而皇帝反复核查后才会进行后续的活动。

可见在古时人们对天气变化就有了很多的研究,也正是这些研究天气变化的人创作出了不同于我们当今天气监测卫星的技术,所以古时才会减少人们在面临自然灾害下的损失,而这些技术甚至在某些方面都比我们这样费物力费人力的东西要更有水平。

2、让人琢磨不透的天气

史料记载中北宋宋太宗赵光义在国家面临干旱时对宰相说"朕将自焚,以答天谴!"以求用自己的性命来解决这次灾害。不知道老天爷是不是感受到了他的决心,到了第二天就降下了雨水,这次不光降了雨还是史无前例的暴雨。如此情况让人不得不相信这是宋太宗的以死赎罪的决心感动了上苍,所以降下了雨水。

明白的人都知道哪有这样玄乎的事情,古时的人们对自然的看待是敬畏的,对那些自然灾害更是认为这是上天的惩罚。所以觉得一定是自己做了什么事惹怒了上苍,才降下惩罚而自己要赎罪。但我们清楚这不是你赎罪就能解决的问题,而宋太宗祈雨的成功只是碰巧遇到了即将下雨的时候,所以让人误以为这是祈雨成功。

"五龙堂祈雨"、"画龙祈雨":明知祈雨不科学,为何皇帝屡试不爽?

虽然古时人们研究出了很多专业祈雨的方法,但成功的次数却少的可怜。干旱是属于自然环境中的灾害,并非是人为创造出来的。而北宋皇帝却妄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请求上天的恩赐与宽恕,那不免有些可笑。不过换一种角度思考,北宋时期祈雨为什么如此盛行,皇帝都要做这样的事。那多少都是与国家制度与所处的环境有关,加上君权神授思想的影响所以才会相信这种迷信的东西。

结论:

北宋祈雨活动盛行与当时所处的环境脱不开关系,至于为什么一些祈雨活动会灵验或许是因为经常举行类似的活动正好遇到了即将下雨的时辰,所以让那些北宋的百姓才误以为这是自己祈雨的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