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雪芹的俄语知识的来源——王德恒

 昵称37581541 2020-03-09
王德恒
关注

曹雪芹的俄语知识的来源——王德恒

2019-10-02 阅读117

红楼商踪·二

曹雪芹的俄语知识的来源

文/王德恒

“一时到了怡红院,忽听宝玉叫“耶律雄奴”把佩凤、偕鸳、香菱三个人笑在一处,问是什么话,大家也学着叫这名字,又叫错了音韵,或忘了字眼儿,甚至叫出“野驴子”引得合园中人凡听见无不笑倒。宝玉又见人人取笑,恐作践了她(芳官),忙又说:“海西福朗思牙,闻有金星玻璃宝石,他本国番语以金星玻璃为名‘温都里纳’如今将你比作他,就改名叫‘温都里纳’,可好?”芳官听了更喜,说:“就是这样吧。”因此又唤了这名点。众人嫌拗口,仍翻汉名,就唤“玻璃”。

曹雪芹在《红楼梦》这一章节中,提到了“海西福郎思牙”和“温都里纳”两个译音。

海西,是指的地理方位。当时,中国人称中国为“四海之内”,四海之外便是外国。海西是指处于中国西面的国家。“福朗思牙”的发音源出俄国,是俄国人对法国的称呼。

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时代,欧州各国译名的汉字还没有固定下来,只能用发音最相近的汉字记下译音。曹雪芹称呼法国却记下俄语的译音,说明他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俄国人,并从这种按触中得到了关于法国的知识。

“温都里纳”这句译音,贾宝玉认为是法语“金星玻璃宝石”的意思。而这句话和俄语的“斯切克拉”谐音,是名词“玻璃”。由此更加证明曹雪芹直按成间接地触过俄国人,这在当时,只有两条渠道。

一条是通过理藩院。消代前期,中央收府内设立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兼管对俄交涉,理藩院下设了专门招待俄使和俄商的俄罗斯馆(实际上也管理东正教教堂事宜)。但那时曹雪芹已被抄家,既不可能在里藩院供职,也难和理藩院的官员打交道,通过理藩院接触了解俄国人的机会是很少的。

另一条渠道是通过进行国际贸易(主要是对俄国)的骆驼户。当时,在北京西郊香山脚下四王府一带,住了很多以骆驼为主要运输工具进行国际留易的商人,俗称骆驼户。他们向俄国、伊朗等地运丝绸,茶叶,瓷器,工艺品等,带回“四海所产之珍奇,所通之货贝”,是当时国际贸易很重要的一股力量。

(曹頫因为骚扰驿站的罪名连累过继的儿子曹雪芹)曹雪芹是乾隆八,九年间“拨旗归营”到香山脚下正白旗居住,(曹頫是在这里开始整理笔记)著书的,和四王府比邻而居。他善于到民间调查访问,有条件接触那些骆驼户,了解到一些有关外国的知识。由于那些骆驼户主要是跑俄国的,他们传递关于欧洲的信息就多用俄语来表达。所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才写出了俄语式的译音。

正是国标贸易给(曹頫)曹雪芹提供了关于海外的知识和创作素材。


1985年5月20

列藏本为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由随旧俄宗教使团来华的大学生Л·库尔梁德采夫所得。一九六二年苏联汉学家Ъ·Л·里弗京(李福清)于苏联亚洲人民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发现,一九六四年撰文介绍,始为人所知。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

一九八六年四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会同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编定,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