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读书的一些感想

 西瓜果冻0318 2020-03-09


以前买书都是看价格,比较喜欢商家促销,看着名字好就买过来,其实书的内容良莠不齐,名著方面还好一点,其他的都是一些以前卖不出去的囤货,或者读者反响不高的滞销品。虽便宜,但内容空洞浅显,缺乏思想性,弃之可惜,读之浪费时间和精力。这是买书买出来的教训。

后来,慢慢对价格的敏感度降低了,但也并不是完全不在乎价格,否则怎么有时候还会下载电子书替代呢。从商业角度思考,评价高的图书价格自然高,不然怎么赚取利润呢,这不符合商业的发展逻辑。但是很多书籍,是靠炒作炒上去的,一些快销书,也就读一遍就被我束之高阁了。所以选书还是要选择一些经得起时间和读者检验的书。更加推荐买一些中国作家的著作,读起来思想上更易懂一些。当然外国也有不少好的作品,但由于价值观不同,翻译者的水平能力有限,并不能完全体会文章的意境。所以目前我给自己确立的目标是,每个月买1-2本书,大概消费在100左右,且这些书都是经得起考验的、有思想性的书,并养成购买习惯。另外,这个购买的速度,基本上还能帮助我消化以前没有阅读的书籍,因为我的阅读速度一般控制在一个月4-5本。

随着看书的增多,阅读的内容也随之进行了拓展与变化。小时候不愿意读书,读得也都是一些语文课本、故事会什么的,感觉读书更痛苦,不如做题来的愉快,做对了能够有成就感。后来,慢慢喜欢上阅读是开始阅读武侠小说开始的,追求情节的玩转曲折,这样我才能够慢慢读进去。最先读的是金庸、古龙的作品。读金比较早,是因为他的许多作品已经被改变为电视作品,许多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已然深入我心,对故事的发展也能基本猜到,再读起来难免有一种味同嚼蜡的感觉,少了疑惑与兴奋,所以阅读起来就不那么系统仔细,缺乏对内容的思考。后来逐渐就转到了读古龙的一些作品,他写的小说很多,前中后期作品写作手法上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有些著作也被拍成了电视作品,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但是同原著相比,还是拍不出那种意境。读古的小说,就是看悬疑片一样,每每都能吊足读者的胃口,情节的转折往往也令人意外,读起来就不想放下,就想探知故事的真相。这这样我基本上把古的作品也读完了,并逐渐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但是阅读涉猎的范围还仅仅停留在武侠小说的层面。再后来接触到了黄易,不得不说他的确为穿越武侠小说第一人,读《寻秦记》让我一气呵成,一发不可收拾,后来的《大唐双龙传》、《星际浪子》、《边荒传说》、《覆雨翻云》、《破碎虚空》等,每部作品都能把我的武侠视野提到新的高度。可以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为大家开创了武侠的新高度、新角度、新题材。他的作品我基本上都读了两遍以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武侠作品读的太多了,一般作品很难再吊足我的胃口。所以我的阅读范围也就逐渐扩大了,当然还是以小说为主,不同类型的小说,我都有阅读,譬如历史小说、官场小说、言情小说等等,只要评价高的都会拿来阅读一下。因为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每天不看书感觉缺少什么似的。但在当时也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觉得自己脑子好使,读一遍就够了,能够记住,也不做读书笔记。但过几年反过来看,虽然知道自己读了,仅仅知道一个大概,但细节特别是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我并没有悟透,对作品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了表面,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

读书的习惯养成了,阅读范围也越来越大。因为一些简单轻快的作品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求,范围也不在局限于小说,更多的读了一些经济管理类,还有一些鸡汤文。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逐渐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时间管理方面进行调整,并学会了做读书笔记,定期系自我反思。另外对读书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感觉没有用的书直接抛弃,逐渐学会了取舍舍。觉得好书有用的书,阅读了多遍,逐渐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升华。最近一段时间迷恋上了名人传记,和一些名家的散文,觉得这些书更加具有思想性,能够引发我的思考与共鸣,不像以前的武侠小说读一遍就拉到了,看看情节逗一时的愉快。散文不长,我能够利用点滴碎片时间进行阅读,读得时间少了,思考的时间多了,我更多的向内进行自我反思,对我的人生规划不断进行调整。

总之,阅读应该先培养阅读习惯,先感兴趣的读进去,再逐渐增加自己的阅读范围,不断修正提高阅读技巧,对阅读内容有所取舍,形成一套适用于自己最合适的阅读方法,达到修身的目的。当前书籍出版速度已经远远大于人们阅读的速度了,阅读中不应光追求数量,更要追求阅读的质量。我感觉,读书就跟练武功一样,达到至高境界,最后想表达的道理是殊途同归的。读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关键在于指导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达到螺旋上升的终极目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