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皇帝为什么大多数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呢?

 skysun000001 2020-03-09

古代皇帝因为身份极其特殊,导致在处理一些人际关系时不能按常人的思维。在舅舅和叔叔两者之间,皇帝一般倾向于重用舅舅,而对叔叔往往不敢重用,甚至还会提防。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血缘和利益这两个因素。

皇叔和皇舅有本质的区别

皇叔和皇帝的父亲是兄弟,过去都是有机会获得皇位的人。在争取皇权面前,皇叔和先帝轻则是竞争对手,重则还可能演变为互相残杀的仇人。这种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北宋初年的“斧声烛影”、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最终先帝胜出了,得到了皇位,但是皇帝家与皇叔家的隔阂将会一直延续到先帝去世皇帝登基后。这种例子也不少,晚清时期的咸丰帝和恭亲王奕欣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咸丰帝通过一定的手段取得皇位后,能力不错的恭亲王奕欣并没有得到重用。

天下是皇帝家的,这个“家”当然也包括皇叔等人,所以理论上皇叔是有权协助皇帝治理天下的。而这个“协助”就显得很微妙了,它很可能成为皇叔和皇帝争权夺利的途径,尤其是在皇帝年幼的情况下,这种潜在的威胁更大。此外,万一皇帝无子而终,那么皇叔就有机会参与夺位。总之,皇叔对皇帝来说血缘很近,潜在的威胁也不小。

皇帝舅舅的情况跟皇叔则有很大的不同。皇帝舅舅家是依靠皇后得势的,皇后又是凭借先帝和皇帝得势的。也就是说皇帝舅舅能否发迹就取决于皇帝地位是否稳固,所以皇帝的舅舅会千方百计帮助皇帝稳固地位。

皇舅篡位的可能性也比皇叔小很多,因为皇舅毕竟是“外家人”,篡位会受到各界更大的抵抗。皇舅与皇帝的血缘关系虽然不如皇叔亲,但皇舅与皇帝属于同一利益集团,所以皇帝更倾向于重用皇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