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年了,大武汉一再让我感动着

 Zaker736 2020-03-09


七十年了,华中重镇,九省通衢的大武汉一再让我感动。

2020年春节前爆发大规模“新冠肺炎”,让我日夜牵心卦肚寝食难安,随着疫情旷日持久地迅猛扩散,武汉人投入了与疫魔的生死较量,正在打一场前所未有的“武汉保卫战”。我虽不在当地,但一件件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壮举无不震撼着我那老迈之心灵,这是让我多次为它感动中最为感动的一次,时至今日,每日每时每刻仍被大武汉感动着。

下面就说一说一次次让我感动的缘由:
(一)四野渡长江 解放大武汉
首次让我感动的是:那还要追溯到七十一年的1949年7月,当我所在的四野46军159师参加完平津战役,南下行程数千里进入早在五月被我四野先遣兵团解放的武汉时,见证了我儿时听说的“紧走慢走一天出不了汉口”和“汉口最大,一条街有八十里长”之说。

7月8日中午,我们从休整一个多月后的孝感北肖家港车站紧急出发,第二天中午到达汉口市中心,傍晚渡过长江,又走了一个晚上才出了武昌,前后一天两夜共走了近200里,这才真正领略了武汉之大名不虚传。让我这个来自农村,在长城内外山沟里作战数年,在解放天津时也未能进入市内好好看一看,从未见过大世面的土包子开阔了眼界。
那波浪滾滾的长江江面上,被两岸灯光映射涌动着的蛇形闪光及能搭载数百人的大铁壳渡轮的情景同样让我看在眼里牢记心间,儿时读过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古诗句原来指的就是这条大河啊!看到这般景色,不免让我想起在渡江前传闻的“长江宽的很,大雁一口气还飞不过去,嘴里衔一根木棍,累了就落在水上息一息……”,当时确实让我们这些不习水性北方旱鸭子有些担惊受怕,当亲临长江,面对如此斑斓美丽的母亲河时,先前的恐惧心理一扫而光,连日强行军带来的谁也懒的说话的倦容,精气神大的露出了少见的感叹笑语,大武汉、美长江,她让我动情动容,从此我就热爱上了被我四野健儿解放了的这个好地方。

(二)奉命调北京 途径武汉城
再次让我感动的是:一年多以后的1950年10月,在我从湖南湘潭调往北京时先要去位于汉口的中南军区(四野)报到转换行政和组织关系,在市中心七层楼高的军区招待所待命一周期间,见证了刚刚解放一年多,迅速恢复中的繁华景象。登上楼顶眺望了被长江、汉江隔离的汉口、武昌、汉阳三镇,当看到汉阳林立的烟筒冒着浓烟滚滚兵工厂时让我想起了前些年用过的“汉阳造”老式步枪原来就出自此处。

为了近距离看看长江之大之美,我等沿着长江岸边大道徒步数公里,弥补了一年多前夜间急匆匆过江,顾不上尽情欣赏她滚滚江水奔向东方壮观景色的缺憾,当离开时还真有点留恋它,从此,当人们议论起武汉、长江来,我也不再是只听不说的“旁听生”了。
(三)武汉通大桥 同日吾得子
第三次让我感动的是:那还是在六十七年前的1953(4)年,当时我在朝鲜开城谈判代表团,听说我国将在武汉建设长江大桥的消息时很是感动了一番,当时是既兴奋又惊奇。兴奋的是我国将一改万里长江上无桥的历史,惊奇的是我见过的长江水深、江宽、水流急湍修起来多么地难哪
1955年武汉长江大桥动工了,我无时无刻都从报纸上、广播里关注着它的进展。两年后的1957年10月15日终于建成,迎来了通车典礼的特大喜讯,那上下两层“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很是让国人兴奋感叹一番,不用说我是最为感动者中的一员。

就在我永不会忘记长江大桥通车的这一天,即1957年10月15日,不知是“上帝”有意安排还是巧合,也可能是我与武汉有缘分,我的第一个儿子同一天在旅顺210医院出生了,我叹曰:“国有大喜,我也有大喜,真可谓双喜临门啊!”我毫不犹豫地为孩子起了个乳名“大桥”,长大后正式名字中也用上了个“桥”字。几十年里,每当有人问我和孩子为何起此名字时,经解释后共同的回答是:“不错,很有纪念意义。”武汉,她怎不让我及子孙后代们更加热爱、感动、永记不忘呢!此后的几十年里,我一直期待着有机会亲自带上家人、孩子看一看,走一走武汉长江大桥,渴望着这一梦想早日成真!

上图:我1957年10月15日出生的儿子

(四)赴汉探战友 漫游诸盛景
第四次让我感动的是:2010年5月9日,我们老俩口在大儿子的陪伴下驾车专门去了阔别六十年的武汉。这次去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看望三年前刚刚寻找到有疾在身的老战友李毓馨,他是我众多战友中最亲密者之一,我两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始终同在一起学习无线电报务,同在一个部队电台工作,同在一个炕头睡觉,同在一个锅里吃饭,同属张家口地区的老乡,同年出生,同在一块行军作战的“七同”战友。

当我在武汉某空军干休所见到这位六十年前的战友时哪个兴奋激动劲儿难以言表,不约而同地含着热泪相互拥抱,共同的第一句话就是“见到你真不容易!”惹的双方老伴和孩子们也跟着动情,当得知双方老伴也是出生于同年时更增添了交谈的话题和亲热感,两家人像走亲戚一样无所不谈,有时形成了我与老李,老伴与老伴,孩子与孩子各说各的的热烈气氛。当聚餐后不得不再见,我俩再一次含泪拥抱难舍难分的场面出现时,孩子们快捷地摄入了镜头。

分别时我两有个约定:“有机会一定再见”,谁想到从此竟成为再也无法实现的承诺,老李他于2015年春节前的元月29日因久病不治永远地走了,临终前数日,直到最后一分钟他的老伴小朱始终与我保持着联系,不时地通报他的病情,我多次为老李鼓劲,期望出现奇迹能挺过这一关,最终他还是在疼痛中闭上了双眼,当日,我发去简短的唁电并请小朱以我的名义送了花圈。随后我写了“哭毓馨”一文,发送至我两曾共同战斗、生活、学习多个地方的“百度贴吧”上,以表示对这位生死与共老战友的怀念与哀悼。
2010年去武汉的另一个目的,是亲眼看一看我及家人都很在意的长江大桥及从未去过的主要景点。当我身临其境站在近在咫尺的长江大桥桥头,看到它那雄伟壮观的景象时十分惊讶,一句:“好傢伙,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情不自禁的俗话脱口而出,幸亏没有外人听到。当看到钢铁巨龙般上下两层的大桥及在它上面奔驰着的南来北往火车、汽车和漫步的游人,以及在宽大的江面上东西穿梭着的大到巨轮小到舢板从桥下穿过时,我陷入了梦幻般的境界,似乎一幅巨幅画相展现在面前,此前从电影、电视、报纸上看到的画面远不及它,庆幸自己这一趟总算没有白来,几十年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很是让我感动了一番。

我的儿子,面对与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宏伟壮观的长江大桥时,那个兴奋激动劲儿不亚于我,一定会切身体会到当年爸妈为何为他从乳名到大名都带个“桥”字的来历和深刻意义。
这次去武汉,还游览了黄鹤楼、东湖,穿越了江底隧道。当登上高高的黄鹤楼时我感慨颇多,环顾俯视下的武汉三镇一览无余,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尽收眼底,我六十年前见过的武汉与今日之武汉无法比拟,大武汉它变得更大、更強、更美了!
仰望黄鹤楼,让我想起儿时看过的古戏“黄鹤楼”原来就在眼前,经典小说《三国演义》及剧中所指的诸葛亮巧施“锦囊妙计”就出在此处,围绕着黄鹤楼及周边地区还有很多说不完的神奇传说。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大武汉,从古至今涌现出许许多多文武风流人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故将武汉称为“英雄城市”是有据可依、名不虚传的,黄鹤楼就是这座英雄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五)病魔虐武汉 全国齐增援
第五次让我感动的是:就是刚刚进入2020年,也就在春节前,华中重镇大武汉得了一场突如其来,传染性极強的“新冠肺炎”大病。它扩散之快、之強、之广史上罕有,疫情在几天十几天内,以武汉为中心迅速扩散至周边各地,全国各省、市、区无一幸免,一时弄的正在喜迎新春的国人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在大灾大难来临之际,党中央最高层破例在大年初一(1月25日)召开紧急会议,号召、动员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立即行动起来投入阻击“新冠肺炎”的人民战争。在“武汉胜,湖北胜,湖北胜全国胜!”鼓励下,各省、市、区及军队按对口包干方案,以白衣天使为主体的各路英雄放弃春节休假,分乘飞机、高铁、汽车星夜兼程从四面八方驰援武汉及周边疫情严峻地区。他(她)们稍待休整即冒着危险投入到与疫魔爭分夺秒的战疫中,仅医护人员就多达300多批4万多人,目前还在继续增援中。
源源不断的口罩、防护服、等医疗设备、药品及生活用品、食品一批批运入武汉,国内一个个原生产口罩、防护服的企业迅速恢复生产,许多企业快速转产医疗用品,多名著名防疫院士、专家勇赴抗疫前线出谋划策,无数个科研院所在日夜研制疫苗、中西医药品。
全国湖北以外的各省、市、区也迅速行动起来,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下沉基层,冲在第一线的仍然是医护人员,县、乡、村镇、社区、街道、居委员、小区、民警、交警、市管人员日夜值守,采取得力措施,排查确诊、疑似患者,维持社会秩序,不少企业家、党员们纷纷献爱心捐助资金物质。
亿万城乡居民纷纷响应以“少出门,不聚餐,不聚会,勤洗手,戴口罩,家里待”等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被视为是对阻止疫情扩散最好的贡献,这一切紧急措施对阻止了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蔓延扩散起了决定性作用。
我们的执政党,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大疫当前,充分显示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生命安全列在第一位的宗旨得到充分体现,国家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党员站在第一线,全国一盘棋,上下拧成一股绳,全民一条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说干就干,行动神速等举国一致的措施得到充分体现,证明我们这个党、这个制度的先进性、优越性,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和支持,鼓舞着国人树立战疫必胜的决心。中国的举措,一再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社会,友好国家的充分肯定。
(六) 封城大武汉 全民皆英雄
自打2020年元月以来,地处“新冠肺炎”肆虐中心的武汉千万同胞,从“可防可控不传人”到“存在着人传人”,出现了疫情大规模扩散以及病亡现象,在这突如其来不明疫情来袭时,人们本能地产生了一种大难临头的恐慌、焦虑、悲伤、压抑之中,别说身居封城之中的武汉人,就是我们这些身处千里外,住地有几例患者的健康人也有不同程度的恐慌、焦虑感,更何况武汉人呢!。
在这危难之中,英雄的武汉人迅速清醒过来,面对极其严峻的形势,武汉人没有屈服,没有退缩,严防死手,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在医护人员不足,医疗防护物质设备紧缺的情况下竭尽全力收治患者。
随着疫情的迅速蔓延,在全国人民全力支援下的武汉、武汉人万众一心投入了战疫魔的“武汉保卫战”、“阻击战”、“歼疫战”。
看看,始终站在第一线,已经极度疲倦的医护人员,仍冒着风险日夜连轴转地抢救危重患者,面对有的队友因染病或劳累过度倒下,有的经抢救无效而故去的战友时,他(她)们没有畏惧、退却,就像战争年代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样勇往直前!
看看,一个个社区、街道、居委会、乡镇村,还有那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干部,日夜坚守岗位,逐家逐人排查患者,宣传防疫知识,为居民排忧解难,比侍候娘老子还细仔周全。
看看,那些外卖小哥,在封城中的武汉大显身手,冒着危险穿梭在饭店、医院之间,让啃着方便面的医护人员吃上可口的家常便饭。
春节期间因放假所剩无几的快递小哥也成了不可或缺的香餑餑,他们同样不顾风险,没日没夜地将一批批、一件件急需的医疗、生活用品,挨家挨户地送至各个医院、小区。同外卖小哥一样,平时不太被看好的“两位小哥”成为非常时期的庞者、英雄,白日在人车罕见的大道上,夜间在只见路灯、霓虹灯闪烁,几乎空无一人宽阔的马路上,跑着的“电摩”好多都是这些尽显英雄本色的这些小哥!
看看,那民警、交警、市管、志愿者、环卫工作人们,在居民们白天足不出户,夜间熟睡之际,是他们没日没夜地在职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城乡维护治安,为人们排忧解难,为城区搓背洗澡,喷洒消毒。如果说“居家不出是为防疫做贡献”的话,他们更应成为重书一笔的战疫哨兵。
看看,英雄的武汉人,为缓解医院紧缺,参照“小汤山医院”模式,在二十天左右就修建了可容纳两三千危重患者的“火神山”、“龙神山”两座设施齐全的大型医院,建筑者们“白加黑、五加二”,两班倒,24小时连轴转的“中国速度”再一次震撼了国人和世界。
为了应对急剧增加的患者,火速啟动了将多处大型场舘改造为可容纳数万轻病患者的“方舱医院”,这种成本低,效率高对阻击疫情扩散,提高治愈率,做到应收尽收起了极大的作用,是继“小汤山医院”模式后的又一创举。
看看,在封城一个多月中的千万武汉人,面临疫情的威胁,有的失去亲人,忍受着焦虑、恐惧、艰熬、烦躁、悲痛仍遵规守纪,居家不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日日夜夜,在身体、心理多方面遭受具大压力下与疫魔做不屈不挠的生死较量。一个个写有“武汉加油!”、“武汉必胜!”、“武汉挺住!”高悬在高楼大厦的巨大条幅和闪烁着的霓虹灯,就是武汉人共同的誓言,也是国人的祝願。
更令人激动,鼓舞人心的是在寂静的夜里,由某一户人自发地打开窗户率先唱起了国歌,当催人奋进的歌声传至户外时,人们不约而同地户传户、楼传楼、街传街,顿时百十万武汉人齐开窗户同唱一首歌,这在我国及世界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充分显示了英雄城里尽英雄人的本色,也是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面前从不低头的集中体现。这种众志成城,不灭疫情誓不罢休,激动人心的场面真是催人泪下。
近来,疫情通报,武汉传来的好消息不断,这是告诉人们,这场战疫离出现拐点,进而取得胜利的时日越来越近了!
英雄大武汉,大武汉里的英雄人,七十年来一次又一次被你深深打动了的我,从此更加热爱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