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生川泽。 干地黄味甘性寒,一般都是在汤剂中使用,我们来看看它功效,“逐血痹”,我们如果发现患者有淤血,大多的情况下,都会想到活血化瘀,然后就使用桃仁、红花、当归、三七之类活血化瘀的药。而干地黄也有类似“活血”的效果,具体是怎么样的,我们就来聊一聊。 我们把人身体比作一个水库,下游没水了,你把拦截河坝堵住水口的地方打通开来,水库停留储积瘀滞的水,就能够通畅的流放到下游去,这时靠的就是这些活血化瘀的桃仁、红花、当归、三七。而有时候并不是身体某些地方不通畅,而是不对流,像有的患者,头部疼痛不舒,经常体力干过度,身体脉象不虚,脉象应指有力,可见他身体气血是足够的,就是虚实不能对流。有充足的气血不能够很好对流到不足的地方去,其实这是血分中津液亏耗,根本流通不起来,身体疼痛的部位虚得快要干涸了,怎么会流动呢?你得养其津液啊!而这个时候干地黄就能发挥它的作用。 唐容川说“得土深水厚之性,内含润泽之湿也”正是干地黄的润泽之性,是身体虚得地方不至于干涸有流动性,那就能对流啦。 你血脉不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脏腑动力不足,脏腑比较虚弱,阳气不够。中医认为,血瘀是只是果,气虚才是是因。 有人会说干地黄凉血以止血,过于寒凉,然而很多医家把干地黄用在血症吐血,现在很多人不敢再用,改用其它药,然而突然吐血,一服干地黄而又立刻停止吐血,怎么会是不宜久服干地黄呢?如果服用干地黄止血之后,改用其它药,而仍然吐血的话,不是用干地黄的缘故,而是使用了其它药。当止血之后,不能不补血,然而补血实难比较麻烦。补血的药,没有不温热的,而吐血之后,又最忌温热,最怕温热之性引沸刚刚安定下来的血啊。如果用干地黄止血,可以用六味地黄汤加五味子、麦门冬,就会平而不热,静而不动,服用后就如同水升火降(水火既济),不会有再犯的忧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