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餐饮业要

 秀水村人 2020-03-09

如何减小疫情对餐饮业的影响,如何提高品牌自身的免疫力

2020 年的鼠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猝不及防的疫情,让本该热闹红火的春节消费黄金周遭遇“迎头一棒”,对各行各业尤其餐饮业来说,影响巨大。这次疫情,是祸从口入,吃出来的病毒危机,疫 情 对 餐 饮 业 有着其他行业不能承受的痛,怎样应对?怎样弥补损失,否极泰来?如何练好内功, 做好强势品牌?如何减小疫情对餐饮业的影响,如何提高品牌自身的免疫力,在遇风险时,让品牌勇往直前,屹立不倒?下面对于疫情危机不得不说的四点“预防针”,让我们共勉:

第一针:让品牌成为智者。 品牌背后的成员要主动学习,博学多才,让品牌变得“聪明”起来;这次疫情会影响哪些行业?从开始有疫情报道到现在为两周,也就是春节黄金周,接下来疫情还要多久才能结束?如何保护自己?对于品牌方都要多学,从容应对,早作预判,亡羊补牢不为晚。据病毒学家讲此类病毒和“非典”同类,不过夏,怕高温,所以最晚在六七月份结束,如果国家医疗部门控制得好的话,会提前结束;所以半年的损失是肯定的,但所有行业都受影 响,危难是均等的,看谁先练 好 内 功 , 做 强 自 己 ,品牌就能自带免疫力了。

第二针:让品牌时刻要有危机感。 对岸的美国,也有病毒,据美国疾病防控中心数据,自2019年秋季以来,美国爆发乙型 流感,生病人数超过10000000人,住院人数为140000万,死亡人数估算为8200人! 看数据不比我们好,为什么他们不重视?因为他们习以为常了,有免疫力了;就好像日本 的地震,灾难已经司空见惯了,有免疫力,有应对方法了,而且对行业影响不大。在国内 针对不定期的而且不可战胜的病毒,我们商家不仅要学习西方经验的同时,还要去怎么面 对疫情危机、怎样去管控它、怎样与其共生、怎么自我提高免疫力、尤其是提高品牌的免 疫力?首先,保证自身安全,所有员工安全,响应上级权威科学防范的号召,提早关闭店 门,做好安全防护,如果一旦有员工被感染,再被媒体报道出去,那品牌恢复元气的时间 成本,经济成本等不可估量,有时是灭顶之灾!其次,品牌打造平时就要下功夫,未雨绸 缪,距上次的2003年“非典”有17年,这次疫情终究会过去,那么下一个疫情呢,会多久?无法估量,无法预判,只有时刻要有危机感,才能从容应对,所以综上所述,对于餐 饮行业务必要时时刻刻处处有危机感。

第三针:提高品牌自身的免疫力。

平时要多练内功,做好强势品牌,在遇风险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餐饮歇业1个月,10%以上的餐饮企业会倒闭; 如果餐饮歇业2个月,20%以上的餐饮企业会倒闭; 如果餐饮歇业3个月,30%以上的餐饮企业会倒闭⋯⋯

所以深挖“洞”广积“粮”;“洞”是安全意识、“粮”是资金链。资金链的问题,表现 在房租、薪资两大部分。这时候,成熟品牌,强势品牌就占优势,因为资金链牢固。在疫 情来临时,其中,影响最大的行业是餐饮、交通、旅游、住宿。餐饮业是一个脆弱的、低 净利率、高风险的行业;成熟品牌还有底子,新品牌就会万劫不复。做好品牌也可“危机”变换“转机”,活下去找到下一个机遇,就能反败为胜,等疫情过后,动物检验检疫新规会更严,推出更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新条例;追求健康安全,将成为餐饮企业经营的主流;也将成为下一波餐饮品牌的主要诉求点;食材可追溯、烹饪要科学、进餐要健康、供应链、中央厨房、烹饪设备、餐厅坏境硬件设备等等都要通过品牌塑造公司来帮住餐饮企业塑造,以致让餐饮品牌增强危机时免疫力,要给消费者带来足够的信任感。品牌是稀缺的资产,危机来临时,安全感、信任感会让大家更信任值得信任的品牌。美国品牌,日本品牌都有抗风险能力,就是以上所说的道理。

第四针,危机来临时,品牌要顺势,借势。

在疫情期间,餐饮品牌要顺势,要顺好势,疫情过后,尤其是安全,才是品牌打造的 根本。餐饮企业的两道关,一是经济关(是品牌力的表现),二是食品安全关(是品牌的 根本)。经历了禽流感和苏丹红的肯德基、福喜事件的麦当劳、夏枯草事件的王老吉等, 在危机攻关后,品牌照旧屹立不倒,除了长期有“外脑品牌公司”作为后盾,还有就是因为他们,在看不见的地方,花了看不见的钱,下了看不见的功夫;让消费者感觉品牌有担当、品牌有信任度。

在疫情期间,品牌要借势,必胜客免费为医务人员供餐;三一重工第一时间帮着建隔离医院;东航公司免费专机送医务人员等等,总之疫情危机期间,品牌要借势, 要借好势,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有大品牌公司的能力、有大品牌公司的担当、有大品牌公司的风范,这样我们的品牌才能做强,做大,做久,在危机时才有超强的免疫力⋯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