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眼泪,才代表悲伤。” 莫名地被朋友深夜的一条朋友圈,戳中了泪点。 爷爷去世了,因为隔离原因,出行受限,不能及时赶回去,送他最后一程。 爷爷去世3天后,我才回到家,奶奶抱着我哭着说:“你爷爷走了。” 我没有顿足捶胸,也没有流泪。 大姑:“爷爷平时那么疼你,你一滴眼泪都没有,难道你就不伤心吗?”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那些说我不关心爷爷的人不知道: 爷爷生病后,我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情况,跟爷爷视频。 那些说我脸上没有悲戚之色的人不知道: 当得知爷爷去世消息时,我哭了一宿。 其实,很多事情,你并不了解,却轻易得出了“这个人无情”的结论。 作家饶雪漫曾在小说中写过一句话: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很多痛苦你看不见,就算看见了也不一定会懂。 或许朋友也感觉到了我的状态很糟糕,当听到他们的安慰时。 我想说些什么,但是却又不知该如何说出,只能是一句淡淡的“我没事”。 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平时听到别人说“我没事”的时候,没啥感觉。 直到自己亲口说出那句“我没事”时,才明白那个瞬间是多么的糟糕。 小时候说话词不达意,成年后言不由衷。 我们都学会了假装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即使内心波涛汹涌,脸上也不会有丝毫的波澜。 毕竟,有时候,沉默是最后的体面。 有人说,成年后会失去很多权利,包括在众人面前崩溃大哭的权利。 于是,只能选择在“厕所”“浴室”这些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哭。 对成年人来说,“崩溃”是一种奢侈的情绪,沉默才是最大的哭声。 小时候,不开心了,可以哭闹,总会得到父母的安慰。 长大后,没有了避雨的地方,自己必须是那个屋檐。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身上没什么钱,一线城市房租又贵,所以租房时一直尝试砍价,但磨蹭半天,也没能谈好。 可在我打算拖着行李箱离开的时候,房东突然叫住了我: “算了,算了,租给你了。” 她说:“你的背影,好像我那一个人在国外的孩子。” 马东说:“心里很苦的人,一丝甜就能填满。” 这些不经意的小温暖,让成年人太多悲凉的底色触底反弹。 生活虽然很苦,但也好像不是那么糟。 黑夜无论多么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愿你我可以坦然地接受外界的薄情,也深情地对待这个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