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廊是中国传统建筑走廊的一种常用形式,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游廊一般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是一种有顶盖且侧面敞开或半敞开的长廊。 在园林设计中,人们习惯用游廊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建筑物,如亭台楼阁等联系起来。
游廊造型灵活,空间形态多变,能很好地适应不同场地环境的要求。
唐·李商隐《正月崇让宅》: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 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小重山》词: 玉树楼台绕月香,指尖春刃好,赋《高阳》。 寻寻觅觅若相忘,惜别夜,花泪落游廊。 建在山坡上的游廊蜿蜒向上。 建在湖边的游廊宁静妩媚。 廊腰缦回,可行可坐,雨雪天也可方便行走。 游廊应用于园林时,不仅是作为游览路线的引导,而且自身也成为了园中之景。 举世闻名的北京颐和园长廊就是园中的主要景点之一。 回廊是游廊的一种形式,是指在建筑物门厅、大厅内设置在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回形走廊。 杜甫《涪城县香积寺官阁》诗: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 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 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诸天合在藤萝外,昏黑应须到上头。 清·纳兰性德《虞美人》词: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清·郑燮《小廊》 小廊茶熟已无烟,折取寒花瘦可怜。 寂寂柴门秋水阔,乱鸦揉碎夕阳天。 抄手游廊是游廊的一种形式,常见于四合院中,它与垂花门相衔接,包抄垂花门、厢房和正房,在房与房之间,院落与院落之间进行迴转连接。 抄手游廊是根据游廊线路的形状而得名的,是进门后先向两侧,再向前延伸,到下一个门之前又从两侧回到中间,仿佛是将两手交叉抄在一起时,胳膊和手形成的环状,所以叫抄手游廊。 在四合院院落中,抄手游廊是开敞式的,沿着院落的外缘而布置,可供人行走、休憩、观赏院内景致。 抄手游廊一般没有墙,或虽有墙,墙上有漏窗,透过墙上的漏窗可以观看到园中的风景。 复廊是游廊的一种形式,是在双面空廊的中间隔一道墙,形成两道游廊。
复廊中间的隔墙上一般开有各种式样的漏窗,从廊的一边透过漏窗可以看到廊的另一边的景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