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末名士崔琰

 东方欲晓10 2020-03-10
 崔琰,字季珪,清河郡东武城县崔家庄(今河北省故城县军屯镇关庙村西北)人。崔家庄后称崔庙村,为故城县古村落五庙之一。相传此村在宋朝时期被灭,部分村民迁居关庙村。崔琰为东汉末年名士,大司空崔林的从兄,丞相曹操谋士。崔琰伟岸挺拔,面生虬髯,相貌俊美,在冀州很有威望。初随冀州袁绍,官拜骑都尉。曹操平定河北,以为别驾从事。曹操十分敬重崔琰,迁东西曹掾,掌管选拔举荐官吏的要职。这个时期,曹操令崔琰做曹丕的老师,对曹丕矫正扶植。曹操晋封魏公,以为魏国尚书,时临淄侯曹植有才并受曹操宠爱,曾以书信的形式密访于外臣,崔琰露板答道,我知道《春秋》之义,立子以长,且五官中郎将曹丕仁孝聪明,应承继大统,崔琰用死来坚持这个原则。曹植本是崔琰兄长的女婿,不为亲情而改变原则。曹操惊叹崔琰大公无私和高风亮节,迁中尉。建安二十一年,通信扬训,写道,“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被曹操认为有不逊之意,下罪入狱。后为曹操赐死。史学家陈寿是这样评价曹操杀崔琰的:“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而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明代文学家罗贯中这样评价:“清河崔琰,天性坚刚。虬髯虎目,铁石心肠。奸邪辟易,声节显昂。忠于汉主,千古名扬。”近代梁启超这样评价崔琰:“古者任官,各举其所知,内不避亲,外不避仇。汉、魏之间,尚存此意,故左雄在尚书,而天下号得人。毛玠、崔琰为东曹掾,而士皆砥砺名节。”《清河县志》、《武城县志》以历史人物记之。
崔琰少时性格朴实,少言寡语,喜好剑术,崇尚武功。二十三岁时,被乡里荐为里正。感慨发奋,研读《论语》、《韩诗》。二十九岁,与公孙方结交拜郑玄为师。徐州黄巾军攻破北海,郑玄与弟子到不其山避难,买进的谷米十分缺乏,郑玄只得停止授学,罢谢众生。崔琰既被遣散,到处都是盗寇,西去的路又不通,于是周旋于青州、徐州、兖州、豫州之郊,东下寿春,南望江(长江)、湖(洞庭湖)。自离开家乡四年后才回来,回到家乡后,以读书、弹琴自娱。大将军袁绍闻崔琰之贤,召崔琰入仕。当时士兵横暴,掘发丘陇。崔琰规劝道,从前荀子说“兵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如今道路尸骨暴露,百姓未见你的德政,应该命令各个郡县掩埋尸骸,以显示你的爱心,要学周文王的仁慈之举。袁绍举崔琰为骑都尉。崔琰劝袁绍守境述职,袁绍不听,遂败官渡。袁绍官渡之战大败后,二子相争,都想得到崔琰辅助自己,崔琰以病推辞,因此获罪。后依靠阴燮、陈琳营救,才免于一死。
建安十年,曹操打败袁绍后,兼任冀州牧,曹操征召崔琰为别驾从事。曹操对崔琰说,“昨天核查户籍,可得三十万之众,冀州可称得上大州了。”崔琰回答道,“如今天下分崩,九州分裂,袁氏兄弟同室操戈,冀州百姓露尸荒野。王师驾到,未闻王师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是校计甲兵数量,以扩充兵力为先,这难道是冀州数万百姓所盼望的明公吗?”曹操对崔琰肃然起敬,表示歉意。曹操的其他宾客幕僚皆伏失色。
建安十一年,曹操征讨并州,以崔琰德行留在邺城辅佐世子曹丕,世子曹丕仍旧外出打猎,改换猎服、车辆,兴趣全在追逐猎物上。崔琰上疏规劝世子,“盖闻周文王不敢盘于游猎,《尚书》载之所戒,鲁隐公观鱼,《春秋》讥之。这是周公、孔子的格言,二经之明义。殷鉴夏后,《诗》称不远,子卯不乐,《礼》以为忌。这些得失成败,不可不深察啊。近看袁氏家族富强,袁家兄弟放纵,游玩作乐,正义之举不闻,明哲君子,顷刻间便欲离去。志于他方。勇武壮士,不肯为其尽爪牙之力。袁氏虽然拥有百万之众,地跨整个河北,却没有立足之地。今国家衰弱,惠康未洽,男女百姓企盼德政。况且你的父亲戎马征讨,上下操劳。世子你应遵循正道,慎以行正,思虑治国的最高战略。内鉴近戒,外扬远节,要深加思索自己身上的责任,宝贵自己的身份。而你却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志在这猎获野鸡、兔子这小小的狩猎娱乐,忘却了国家社稷才是最重要的。这实在使有识者痛心!希望世子烧毁猎具,舍弃旅服,以满足众人之望,不让老臣获罪于天下。“曹丕从此听从崔琰的教诲,毁猎具,弃戎服,以塞众望。并告诉崔琰,如有类似错误,还愿听从你的教诲。
崔琰体态雄伟,声音洪亮,眉目疏朗,须长四尺,仪态稳重,得世人敬仰,曹操亦敬畏十分。曹操统一北方以后,北方各游牧民族部落纷纷依附曹操。匈奴单于派使者进贡,求见曹操。曹操派眉目疏朗,体态威重的崔琰替他接见匈奴使者,崔琰正中端坐,接受匈奴使者的拜贺。曹操却扮作侍卫,手握钢刀,立于榻旁。事后,曹操间问匈奴使者印象,使者道,“魏王俊美,风采高雅,而榻侧捉刀者,气度威严,非常人能及,真英雄也!”
曹操称赞崔琰,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他是可以做时代表率的人物。
崔琰做东曹掾时,曾推荐巨鹿人扬训虽说他才能不足,却清廉贞洁,遵守正道。曹操于是以礼征召了扬训。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被封为魏王,扬训上表称赞曹操功绩,夸述曹操盛德。时人讥讽扬训虚伪,迎合权势,认为崔琰荐人不当。崔琰从扬训处取来表章看后,写信给扬训:“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崔琰本意是讥讽批评者,只是好遣呵而不寻情理。有人却给曹操报告说这封信是对曹操的傲视,心怀不满怨恨咒骂。曹操大怒。罚崔琰为徒隶。曹操派人去狱中看望他,崔琰的言谈表情没有屈服的影子。曹操下令,“崔琰虽然受刑,而通宾客,门庭若市,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于是曹操赐死崔琰。
现代著名学者、史学家、教育家易中天这样评价,崔琰是汉末三国时最为德高望重的名士,正派儒雅,又有远见卓识,仪表堂堂,凛然于朝。曹操也被他的一身正气所慑服。崔琰之死,是当时最大的冤案。崔琰用死证明自己是君子。曹操用崔琰的死,证明了自己是奸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