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的替身,风流名士却被曹操用下流手法杀掉

 箫十三郎 2021-01-23

刘备有位同学,在曹操手下当组织部长,工作特别称职,堪称一代风流名士,但是却被曹操用文字狱给杀了。

在《世说新语》这部小说集里,他因为相貌堂堂,还当过曹操的替身。

这个帅哥叫崔琰,曹操为什么杀他呢?

后世分析,无外乎两种判断,一是崔琰曾经撅过曹操,曹操记仇,二是崔琰直接介入世子之争,曹操生气。

其实,还有一种另外可能。

崔琰和刘备的老师,是东汉末年最大的儒学大师郑玄,西汉和东汉这400年里,学问最大的人。

黄巾军,敢造皇帝的反,不愿意惊动郑玄,经过郑玄老家高密时,绕着走。

崔琰跟着郑玄学习时,已经29岁了。在23岁之前,崔琰是个沉默少年,喜武不喜文。

到23岁时,按汉代徭役制度,崔琰得到京师服役一年,称为正卒。

没文化,真可怕,只能当兵扛枪把。

这一下子把崔琰刺激了,开始学习《论语》、《韩诗》,191年跑到青州,拜到郑玄门下。以此推算,崔琰应该生于162年。

这一年,黄巾又起,虽然不骚扰郑玄,但因为战乱,粮食奇缺,郑玄也不得不停止授课,遣散学生。

青州到处是黄巾,崔琰回不去西边的冀州清河郡老家,只能再往东走,再往南跑,绕了一大圈,经过青州、徐州、兖州、豫州,终于回到家。

这一大圈,崔琰足足花了4年时间,他在家里读书弹琴,像他老师郑玄一样安身乐道。

他的闲散生活,被占据冀州的袁绍打断了。

袁绍请他出来做事,崔琰马上提了第一条意见:不训练士兵,就不会有战斗力。必须严格约束部队,实行德政,应该命令各郡县把士兵们挖出来的尸骸掩埋了,以此来显示您的仁爱之心。

袁绍一听有理,任命他为骑都尉。

公元202年,袁绍病死,他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都想得到崔琰。

崔琰觉得这俩哥们都不靠谱,就说自己病了,谁也不跟。

两边都不帮,两边都得罪,崔琰因此被关进监狱,靠着别人说情,才免于一死。

公元205年,冀州换了主人,曹操同样征召了崔琰这位名士。

在款待崔琰的宴会上,曹操得意地对崔琰说:昨天啊,我翻看冀州户籍,居然有30多万户,真是一个大州啊。

坐了几年袁家的牢,崔琰脾气没改,回曹操道:袁氏兄弟同室操戈,冀州百姓暴尸荒野。现在没听说王师实行仁政,救助百姓,反而先听到了扩充军队的消息。这难道是咱们冀州百姓寄希望于您的吗?

这刚刚正正的话一出口,满座宾客脸色全变了,吓的。

好在曹操这个时候心情不错,表现得很有雅量,他肃然动容,向崔琰表示歉意,说错话了。

第二年,崔琰又让曹丕动容。这次是曹丕外出打猎,崔琰上疏规劝。曹丕接受批评,表示将打猎的工具和衣服都烧毁了,绝不再犯。

能说真话,坚持原则,又处事公平,曹操让崔琰进了丞相府,专门负责选拔干部。

这项工作,崔琰做得也很称职,深得曹操敬重。

但是,公元216年,曹操当了魏王之后,心态变了。

崔琰能说真话,坚持原则,从过去的优点,变成了缺点。

曹操找了个茬,以崔琰“若有所瞋”的罪名,将他赐死。“若有所瞋”,类似莫须有。

后来,崔琰的堂弟崔林和司空陈群议论冀州人士,崔林认为崔琰应该是第一,陈群说崔琰的才智不足以保护自己。

崔林反驳说:大丈夫为有邂逅耳,即如卿诸人,良足贵乎!

大丈夫为有邂逅耳,即如卿诸人,良足贵乎!大丈夫为有邂逅耳,即如卿诸人,良足贵乎!意思是:大丈夫能否有所作为,只看有没有机会邂逅机会,或者明主罢了。如果像诸位一样,真的就算很高贵吗?

崔琰和崔林,这对堂兄弟,可以算是一种性格的人了。

有独立思想的人,是危险的,而不被权势诱惑的人,则更危险。

崔琰既是有独立思想,又不被金钱和地位所诱惑,被曹操杀掉,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也不需要什么理由。

《三国的秘密》

做明白人难,做糊涂的明白人更难

心战大师,身战菜鸟,天才策划大师的能力短板在哪里?

英雄相惜,英雄更相忌。他若不死,曹操只能早早退休

怎样拉平和曹操的差距?拼出来的世界,捂热乎的人心

信心正好是黄金,信心太足是黄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