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韶,北魏清河郡东武城崔家庄(今河北省故城县军屯镇关庙村西北)人,崔亮的从弟,北魏清河郡武城崔氏门阀士族青州房的代表人物。崔光韶一生为官刚直,数次让官于人,且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终老卒于家中,享年七十一岁,孝静帝(东魏)追赠散骑常侍、骠骑将军、青州刺史。历代入祀武城乡贤,明、清《武城县志》载之。
崔光韶,性格严猛峭刻,声音高亢激昂,处事刚烈。事亲至孝,闻名乡里。朝廷除授奉朝请。时光韶和光伯是孪生兄弟,二人操业相伴,特相友爱,形影相随,你我不分。崔光韶接到朝廷任命,立即找到吏部尚书李冲,把官职让于光伯,辞色恳至。吏部尚书李冲把这个情况奏报给了孝文帝,孝文帝称赞崔光韶的为人,痛快的答应了。孝文帝太和二十年,朝廷征崔光韶为司空行参军,他再次把官职让给从叔崔和。上表朝廷,“臣诚微贱,未登让品,属逢皇朝,耻无让德。”崔和乃谦虚之人,极力推辞,拒不任职。孝文帝善之,更加赞赏崔光韶。于是,封崔和为广陵王国常侍,封崔光韶为秘书郎,掌校华林御书。
孝明帝熙平初年,官至青州治中。后任司空骑兵参军,又兼任司徒户曹。出任济州辅国府司马,济州刺史高植十分信任他,遇事都向他征询意见。调任青州平东府长史,敕知州事。崔光韶廉洁正直,明于决断,官吏百姓对他既敬畏又喜爱。回到京城,任司空从事中郎。因母亲年迈,崔光韶上表朝廷请求解职回家侍奉母亲。过了很久,朝廷征他为司徒咨议,他坚决推辞。崔光韶兄弟互相辞让,家庭和睦,一般人家很少有赶得上的。
孝庄帝初年,河间人邢杲谋反,率河北十万流民进逼州郡,刺史元俊忧虑而不自安。州郡的有识之士进言刺史,请求朝廷派崔光韶任长史镇守州城。当时,阳平人路回遇居住在齐地,与邢杲暗中联络,勾引邢杲的兵马进入州城的外郭,形势严峻。崔光韶面临危机,从容处置,镇定自若。敌兵退后,刺史表彰他的忠诚勇敢和果断,朝廷也下令嘉奖他,并派使者前来慰劳。不久,任东道军司。北海王元颢投靠南梁,借南梁之力杀回洛阳,黄河之南,莫不望风披靡。遂派使者劝广陵王投降,大家莫不惊慌失措。刺史广陵王元欣召集文臣武将商议对策,“北海王和本王是堂兄弟,宗祏不移,我欲受赦,你们打算如何?”崔光韶呵斥道,“元颢投降了南朝梁国,又向本国用兵,拔本塞源,以资仇敌,乱臣贼子,旷世少俦,我们应当对元颢切齿痛恨!我们受皇帝的恩宠,不敢顺从元颢!”宗祏崔景茂、瀛洲刺史张烈、郢州刺史房叔祖、征士张甑皓都赞同崔光韶的意见,广陵王元欣便杀了北海王元颢的使者。
过了不久,崔光韶被征辅国将军,廷尉少卿。未至,除任太尉长史,加左将军,俄迁廷尉卿。当时,秘书监祖莹因贪污罪被弹劾,崔光韶坚持要求依法严惩。太尉、城阳王元徽,尚书令、淮阳王元彧,吏部尚书李神俊,侍中李彧等位高权重,并势望当时,都为祖莹说情,希望从宽处理。崔光韶声色俱厉的说,“朝贤执事,于舜之功未闻有一,如何反为罪人言乎!”崔光韶就是这样秉公执法,不为人言所动。孝庄帝永安末年,仆射尒朱世隆反,推太原太守、并州刺史长庆王元晔为主,大赦所部,号年建明。孝庄帝被尒朱兆迁之晋阳,十天后死于晋阳。孝庄帝驾崩后,崔光韶辞官回归乡里。
崔光韶学问广博,长于词辩,尤好说理辩论。至于人伦纲常,正名定分的礼教,在是与非,对与错之间,能准确的分析论辩,一丝一毫不用查阅书籍与典章。崔光韶家中丰足,但性格朴素节俭,自己经常穿旧衣服,骑瘦弱的马,饮食则粗茶淡饭,没有丝毫的奢侈和浪费。河间人邢子才曾向其弟崔光伯借钱数万,后来邢子才因崔光伯已去世,向崔光韶还钱,崔光韶以“此亡弟所贷,仆不知也!”为由,坚决不收。
崔光韶七十一岁病逝于家中。一直到东魏孝静帝初年,侍中贾思同申启,称述光韶一生,请求朝廷赠谥。朝廷赠崔光韶散骑常侍、骠骑将军、青州刺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