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多听音乐,闲暇亲近自然 ——《快乐生活二十谈》(六) 作者:卡尔赫林 生活离不开音乐,如果没有音乐,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黯淡。听音乐和亲近自然,都是调节身心和释放压力的有效途径。音乐是灵动的语言,音乐是绚丽多彩和美妙怡人的风景线。舒缓动听的音乐,可以抚慰身心;曲调高昂的音乐,可以催人奋进;清新明快的音乐,可以让人身心愉悦;高雅纯粹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浪漫美妙的音乐,可以装点人的幸福时光。 在平日的闲暇,多听一些音乐,对人的身心都有好处。只要你仔细的聆听,再用心来体会,你就能够感受到音乐之中的美好。不过,我说的是音乐,纯净的乐曲,而不是迪士高。聆听美妙的音乐,最能够感受到人世间的美好。如果生活中没有了音乐,那将是多么的黯淡无光枯燥乏味。 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多听听音乐吧,有了美妙音乐,即便再平淡的时光也会变得温馨美好。如果在生活中想要找寻快乐,就把名利看淡,不要计较得失,学会包容、饶恕别人和宽容自己,不要刻意追求完美。有时间多接触大自然,多参加社交活动和体育运动。闲暇时有自己的个人爱好,多听听音乐,多读读精美的散文,以及心理学方面的能够调节身心的书籍。 音乐是作曲家的情感寄托和情绪宣泄,也是作曲家对灵感的记录,对生活场景的即兴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每一首乐曲的创作,都有特定的时间,都和作曲家的人生境遇息息相关。在欣赏和演奏一首乐曲时,首先要大致了解一下作曲家的生平,乐曲创作于什么历史时期,在创作乐曲之时作曲家的人生境遇又如何。只有把与乐曲相关的一些资料了解清楚,才能够在欣赏和演奏音乐的过程中深刻的体会到乐曲之中所蕴藏的情感,才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才能把音乐的意境更加深刻的感受和体会。对于音乐的演奏来说,尤为重要。如果光会识谱,而对音乐缺乏理解,就无法演奏出感人动听的乐曲。 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可以锻炼人的听觉感受力,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来感受音乐的意境和内涵。同时听觉感受力,又是现代人在社会生活中必备的一种能力。健全的听觉感受力,有助于沟通交流,同时也有助于在交谈中听辨出别人话语中的内在含义。而超强的听觉感受力,可以通过话语来辨析一个人——即便从未谋面,也能够通过电话交流的话语,感受到对方是什么类型的人,以及通话时所处的环境,甚至可以大致勾画出对方的外貌。 消遣闲暇时光,可以多听听音乐,无论是喝茶、喝酒和喝咖啡时,都可以听音乐。喝茶,可以听古筝和中国古典名曲,或者广东民乐。喝红酒,可以听萨克斯和小号演奏的音乐,还有世界名曲,或者世界三大男高音<帕/卡/多>演唱的歌曲。喝啤酒,可以听美国乡村音乐和好莱坞电影音乐,或者摇滚乐以及重金属音乐。喝咖啡,可以听大小提琴曲、钢琴曲、爵士乐、蓝调、轻音乐、咖啡厅背景音乐和经典英文歌曲。 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巧妙的把音乐和生活相结合——只要多用心,就可以为不同的生活场景搭配不同的音乐,不仅可以听着音乐用餐,听着伴读音乐阅读优美文学作品。即便收拾屋子做家务,也可以听着音乐来完成。“快乐家务”是我一直提倡并遵循的理念——把做家务也当作一种休闲方式,但是需要听着音乐来进行。音乐题材嘛,钢琴曲、交响曲、轻音乐、圆舞曲都可以。如果播放圆舞曲,在收拾房间的时候,边听音乐边收拾屋子并随着音乐轻轻的舞动几下,也是非常惬意的事情。在下厨的时候,就不要听音乐了,免得分心。 在众多的音乐种类中,有一种音乐是胎教音乐,是专门给孕妇听的。“胎教音乐”并非是让胎儿受教育,而通过听音乐让孕妇能保持愉悦的心情。只有孕妇情绪平心情愉悦,孕妇体内的荷尔蒙和某些激素才会分泌平衡,从而给胎儿提供了详静和谐的生长发育环境。孕妇可以听一些“胎教音乐”,但在听音乐时一定要注意调低音量。胎教音乐其实是给孕妇本人听的,以调节身心稳定情绪,然后再把好情绪传递给胎儿,促进胎儿生长发育。所以,最好不要耳机放在隆起的肚子上——如果将放大音量的耳机,放到孕妇的肚子上,这样做是极其错误的。切不可把音量调得过高,或者将放大音量的耳机贴近肚子,否则会因为躁声对胎儿的听觉发育造成损害。对胎教音乐的选择,也要注意,应该去正规的音像店购买专业的胎教音乐,在曲目的选择上,要以轻柔舒缓平和婉转的音乐为主,切不要选择低沉或太过激昂的音乐。太过激昂的音乐,能够引发腹中胎儿的躁动。 如果您是一位脑力劳动者,长时间用脑思考,疲劳之际可以听一下柔和舒缓的音乐,有时候不易听太过激昂的音乐。激昂的音乐虽然能让人振奋,但如果音乐声过大或音乐节奏过快,容易让人心跳加快、亢奋或形成短时间的思维混乱。可以听班得瑞轻音乐,还有钢琴曲、大提琴、小提琴、萨克斯等等,还有一些节奏舒缓的交响乐,比如圆舞曲和芭蕾音乐。而中国的古典名曲和传统民乐也是不错,都可以帮助人调和心境。 无论听什么音乐,切不可总沉浸在伤感的歌曲中,听伤感歌曲来宣泄情绪也要有所限度——有人喜欢用边听伤感歌曲边流眼泪的方式,来宣泄心情和释放压力;但这种方式,只能偶尔为之,切不可常用,否则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伤害,或者让人变得更加的脆弱和狭隘。在心情伤感的时候,还是多听听欢快和激昂的音乐吧,别总伤感了,要振奋和快乐起来。可以听一下柴科夫斯基的“第1号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以及马克西姆弹奏的“出埃及记”,还有美国电影“火战车”的主题曲“火之战车”……这些音乐都能够振奋人心给人启迪。 在日常生活中,要想让容貌和气质好,就要多学习社交礼仪,多接触高雅艺术,多听高雅音乐,多阅读优美散文和文学名著,多欣赏舞蹈(尤其是芭蕾),多参加高层次的社交活动;学习和掌握一门艺术特长,不管是钢琴舞蹈,还是书法绘画。远离那些低级趣味,不看恐怖电影和恐怖小说,排除内心的自私、嫉妒和恶念,自信乐观。欣赏音乐和舞蹈,都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安慰,也是对孤独苦闷的化解,同时也是对自身艺术修养的培养,还可以排遣不良情绪,净化自己的心灵——多接触高雅艺术,可以让人的气质变得越来越好。高雅美妙的音乐,有益身心,还可以美化容颜。 通过现代科技、现代医学和音乐界的不断的探索,已经使音乐减压和音乐治疗,成为了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途径,更有助于对压力的缓解和释放,以抚触身心祛痛疗伤。如果采用音乐减压,可以找专业的音乐治疗师,来接受系统的音乐养疗。同时,也可以自己购买一些音乐CD来听。去新华书店的音像专柜闲逛,经常会遇到一些带有心理减压和调养身心作用的音乐光碟。这些音乐光碟,大多都是心理医生和音乐家共同研制开发的,以让人通过听音乐来宁心安神和舒缓压力,以达到音乐养疗的目的。如果有时间,可以到新华书店和音像店,买几盘光碟来听一下。诸如减压放松和改善睡眠质量的音乐,有多种类型供选择。除此之外,还有伴读音乐、瑜伽音乐和一些轻音乐、世界名曲等等,都有安抚身心益智怡情的作用。 除了听音乐之外,亲近自然也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大自然中的花香鸟语蝉鸣虫噪,美丽奇异壮观的景色,都是令人心醉神怡的。经常亲近大自然,可以开阔心胸和陶冶性情。亲近自然,首先尊重自然和爱护自然,在野营或郊游时,要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切不可胡乱丢弃垃圾。亲近自然,不是去征服自然和践踏自然,所以,不要盲目的去参加一些组织不完善和团队结构不健全的野营户外活动。切不可轻视大自然的威力,切不可为了追求刺激而以生命为赌注。亲近自然,可以去逛森林公园和去郊外游玩,但不要自不量力的去人烟稀少和人迹罕至的地方,以免在遭遇风险后受到伤害。 如要参加野营户外运动,应该加入正规的团队,在领队、向导和专业人员的带领下,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切不可盲目的去探险和涉险,以免在遭遇意外情况后,让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危害。在日常应该多学习和掌握一些有关野营户外的知识技能,多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多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魄。再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自己添置一套优质完善的户外装备,可以让野营户外活动更顺畅更惬意。即便装备再完善,也不要随意的逞能,无论何时何地,切勿拿生命开玩笑。 (微信公众号/卡尔赫林,作者:卡尔赫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