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的简历都因为这一点被拒

 看看宝贝你好 2020-03-10
80%的简历都因为这一点被拒

随着各大公司陆续复工,招聘需求也慢慢增大。一方面是春招尾声,另一方面企业也在招兵买马,应对下半年的严峻形势。而我则最近偶尔会应邀给一些朋友做求职辅导。

聊的过程中发现,今年的就业形势确实会受疫情和资本寒冬影响,大家问的最多的,不是面试问题,而是为何自己没有面试机会。就像企业在寒冬时要苦练内功一样,非常时期,对待自己的职业之路,也建议大家调整心态,精耕细作,从简历这一关就要重视起来,认真对待。

入行以来,我也看过上百封产品简历,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不多。我发现一份产品简历,最能出彩,同时也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工作经历部分。盘点了下,比较常见的写法如下:

YYYY年M月—N月,负责XXX项目

  1. 收集产品需求,完成和开发、测试团队的评审,并交付产品需求文档,协调公司内部资源推动产品落地;

  2. 负责XX系统的A、B、C三个模块的需求调研、产品架构及原型方案,并撰写产品文档。

  3. 独立负责N条产品线的项目管理,管控整个项目进度,并完成X个版本的上线。

  4. 配合市场、运营、商务等部门,支持其日常功能的开发、更新与维护。

  5. 输出行业分析报告、用户调研报告、竞品分析报告……

不知这些写法大家是否似曾相识,我看过的大部分产品简历都是这样,会有如下特点:

  • 工作经历就是对日常工作的罗列,集中于:需求收集、PRD产出、开发评审、上线跟进这几项。

  • 产出物大多是需求文档、调研报告,好一点的会有数据分析报告。

  • 沟通占了很大一部分工作内容,无论是部门内还是跨部门。

这样写本身没错,因为产品经理日常就是做这些事,但问题是大家都这么写,就无法突出你的能力。而我们的目的就是在筛选简历时让HR/用人部门发现你的优势,因此今天我给大家一些优化工作经历部分的建议。

强调结果,而非过程

就像上面说的,你做的事,别人也在做,凭什么就招你?关键就是靠结果说话。说到这儿就不得不面对产品经理岗位的老难题:大家都知道一款产品能否成功,很多时候并不是产品经理一人能决定的,产品经理的直接服务方其实不是用户,而是内部的业务、开发同学。方向是老板定的,代码是技术写的,上线后效果好坏还要看运营和推广是否给力。更坑的是,有些公司战略变来变去,研发了几个月,眼看要上线,立马推翻去做别的,结果耗了大半年啥都没做出来,就算好不容易上线了,用户量只有可怜的几百个,这数据根本拿不出手,就只能写写自己的苦劳……

但问题归问题,并不是你拿不出成果的借口。以前产品岗位紧缺,只要有产品经验,基本就能满足公司要求。但现在不一样了,必须向别人证明自己。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 如果你负责的是C端产品,就从用户留存、核心路径转化、产品使用时长等关键指标进行拆解,重点描述你的哪些产品决策影响了这些数据,将这些数据提升了多少。绝对值不高就说相对值,比如提升了百分之多少。

  • 如果你负责的是后台产品,就从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支持业务量级等角度给出数据,说明你的产品价值。

  • 如果你负责的是B端产品,就从支持客户数量、功能使用频率、带来商业收入等层面来描述产品受客户欢迎程度。

  • 如果你负责的是老项目重构,就写清重构后规避了哪些潜在风险,提升了多少系统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 如果你负责的是全新项目,就强调你从0到1的完整经历,在多长时间内上线多少个版本,突出你推进项目的能力

  • 如果你负责的项目得到了领导和公司的认可,就更应将其作为业绩体现在简历中

有些新人产品的工作属于模块升级、功能修补、Bug跟进,也许影响不了大面上的数据,但也要思考自己做事的意义,是否有成长。比如Bug跟进,完全可以说自己跟进后,提高了多少Bug发现量,减少了多少用户投诉。总之,建议你每次在工作时,都想着这些是否能写到简历中,从而有意识地对自己要求更多更严格

强调对业务的理解

相对高级一些的产品经理,比如3年以上经验的,除了从业绩角度说话,还可强调自己对行业的理解

比如做数据产品的,可以说自己把从数据定义、数据体系建设、数据采集、数据ETL、数据OLAP、数据可视化、数据监控报警、数据结果分析的全套流程摸了个遍,帮助公司对业务运转状况了如指掌。

比如做仓储物流产品的,可以说自己负责过多家公司的WMS系统,协助构建包括入库、拣货、出库、库存管理、订单交接等多条业务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总之,就是体现出你是这个行业的专家,具备丰富的行业认知。

强调和岗位要求的匹配度

这点承接上一条,越是在某个行业深耕,越应该在简历中强调自己的行业经验和目标岗位的匹配度,同时给出证明

比如我最近在帮公司反作弊团队招人,第一会关注简历中带“反作弊”字样的简历;第二会看他字里行间对反作弊行业是否了解,比如是否有提到刷量、流量劫持、设备模拟、身份识别、来源检测等行业术语;第三仍旧会看他实际产出结果,比如作弊识别率提升多少,为公司减少多少潜在损失等等。

当然,有时你只是部分工作和目标岗位吻合,比如我之前做36氪,本质上是内容信息流产品,但也在App中设计过UGC社区模块,因此我会在给社区类公司投递简历中强调:推进36氪社区化建设,完成话题、投票、圈子动态等社区功能的上线,并上线了完整的用户运营、内容运营产品化方案,为总用户留存提升贡献了X%的增长。这曾为我争取过像新氧这样的医美社区的面试机会。

但还是要说一句,对那些经常换行业换方向的产品经理,还是建议尽量深耕某个领域,否则尽管你业务面广,真正面试时还是会被人看出只懂皮毛,对最终成功起不到什么帮助。

逻辑清晰、简洁明了、不要废话

最后想提的是,简历上寸土寸金,工作描述尽量简洁,数据说话、重点突出,无关紧要的话建议砍掉,比如:

  • 公司背景所有产品功能点罗列一遍的内容,砍掉。面试官只关心你做了什么,至于你们公司是干什么的,你们公司有什么产品,这些产品能干什么,要么他们早就知道不用你介绍,要么他们压根就不关心。

  • 那些只是参与,并不主导的项目,砍掉或一笔带过。只写你最擅长最出成绩的项目即可,面试时也好重点准备。

  • 每个项目都会做的事情砍掉或汇总到一个项目中。比如项目管理、团队沟通这种常规工作,提一嘴让面试官知道你会做即可,除非你这方面比较擅长可以重点举例说明实绩。

相对的,如果哪些项目你的工作成绩不错,负责的时间也很长,那就可以多写些,并把数据、成绩加粗,让人一眼就注意到。但加粗文字也要精简,只写重要的,否则就会满屏幕一片粗黑字,看起来反而累。

以上4点,就是今天想和你说的,关于简历中“工作经历”部分的写法。如果你对照后发现自己没的可写,那就建议先进行下自我反思,是不是之前的工作太不重视结果,只关注过程?如果是这样,我倒是觉得你应该想想要不要调整下换工作的计划,先在现公司做出成绩来,那时再跳也不迟~

怎么样?现在拿出你的简历,看看工作经历是不是清晰?够不够吸引人?期待你的留言与我分享~

如果你有幸通过筛选,进入面试,我还为你提供了一份面试指导,欢迎点击领取~

我是申悦,360产品总监,前36氪产品负责人。感谢阅读我的文章,这里记录了我做产品的思考,也是我为你准备的产品经理知识库。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希望随手分享留言~

 内容来自懂车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