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降价后,特斯拉在国内收获了不少的粉丝。尤其是许多原本就有购买新能源汽车打算,但是迟迟没有下手的朋友,随着特斯拉的国产后纷纷下了订单。 的确,在电动汽车领域,特斯拉可以算得上是独一当的。无论是从车身的设计感,还是实用性,又或者说是作为电动汽车的科技感,特斯拉一直处于同类产品中的领先地位。 但是近日,“减配门”的风波,把特斯拉推到了风口浪尖中。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极具“极客”精神的车主,在拆了自己Model 3的车辆控制器后发现,按照车辆的“电动车环保信息随车清单”中写明,该车本该配备的是代号为1462554的整车控制器(芯片HW3.0),但是实际上竟然是代号为1483112的整车控制器(芯片HW2.5),并晒出了对比图片。 随着这一消息被发到网上,不少已经提车的车主也发现,自己的车辆控制芯片,是HW2.5,并不是HW3.0。一时间,各种吐槽层出不穷,特斯拉的声誉和品牌形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首先先说一下HW 3.0和HW 2.5的区别。 HW2.5是特斯拉在2017年8月份推出的,使用的是NVIDIA drive px2 的处理平台。而在特斯拉与NVIDIA分道扬镳之后,于2019年3月推出了使用自主研发处理平台的HW3.0。 经常换手机之类移动电子产品的粉丝朋友肯定清楚,同品牌新发布的旗舰机的处理芯片,一般都会比上一代产品要优秀不少。一方面是科技在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需要用更新的技术来刺激消费者购买。 而HW3.0也正是如此。和HW 2.5相比,它提升最大的地方就是运算能力。正如特斯拉自己宣传时候所说的那样,HW 3.0会是HW2.5 运算能力的21倍。 运算能力,则是影响汽车自动驾驶能力的重要因素。提高算力也是各大厂方在不断研究的课题。 估计有不少朋友,就是冲着这一点才购买的特斯拉。像科幻电影中的带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是不少人选择特斯拉的理由。 但是,特斯拉却将本该装HW 3.0芯片的车,装上了HW 2.5的芯片。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八条中写到,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依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1、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的; 2、不具备商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时未作说明的; 3、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 4、不符合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根据第三点所描述的,欺诈消费者这件事,特斯拉基本上是坐实了。如果要息事宁人,那就承认错误并道歉,然后给购买搭载HW 2.5芯片的车型的车主做更换并补偿。再看消费者买不买这个账,不然很有可能要面临承担退一赔三的后果。 但是特斯拉,包括马斯克后续的解释行为,我觉得才是引发矛盾的关键。 可能有点长,我就简单概括一下吧: 因为疫情原因,我们的供应链出现了问题。所以就先用了HW2.5的芯片顶一下,现在产能恢复了,就可以用HW 3.0的芯片了。 其实HW2.5 的芯片和 HW3.0 的芯片,如果你没有选装FSD的话用起来就没有差别,不拆车你根本发现不了。我们后期肯定会给选装了FSD的用户做更换的。(毕竟选了FSD的能看出差别)没有选装的,你想换,也可以来换。 但是,马斯克的Twitter就让我有点感觉到嘲讽的意思在。大概意思是,你们这些没有选装FSD的,又感受不到差距,结果叫嚣的最欢。 反正在我的视角里面看下来感觉是这样,不知道你们觉得怎么样。但是我觉得吧,既然你说了是HW 3.0的芯片了,你别管我选不选FSD,能不能看出差距,你用上就行了。换上HW 2.5的,我觉得最大的理由就是为了减少成本。 如果真的是因为供应商的原因,没有充足的物料,完全可以事先发布声明,让消费者自己去选择到底是愿意早提车,先用HW 2.5的还是慢慢等HW 3.0的。 这就好比是,某品牌宣传它的手机,有3000万的摄像头,但是我实际购买了之后,只有2500万的。结果它告诉我3000万的摄像头和2500万的摄像头拍出来照片在这手机上看起来是一样的。只有加钱选装了超清屏,才能看出差距。要换也能换,但是换了也没啥用。 其实这已经不是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第一次出现问题,前不久刚刚还曝出由于松下和LG两个不同供应商,导致生产出来不同批次的车型续航里程有差距。虽然特斯拉官方网站上只有一种续航,但是据网友反映,两者的实际续航里程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还不小。 而这一次芯片事件,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于特斯拉来说,r如何面对处理这一事件,挽回品牌形象,是现阶段的主要问题。 |
|
来自: 昵称52776266 >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