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秀的“大谋”之忍:出人意料的“谢罪”与“结婚”

 白乙笑谈馆 2020-03-10

古语云:“小不忍则乱大谋”。自古以来,成大事者皆能忍。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也不例外。

当刘秀率两万多人与王莽号称“百万之师”的主力军在昆阳浴血奋战并取得大捷之时,却听到了兄长刘伯升被更始帝冤杀的噩耗,悲痛欲绝的他此时正手握雄兵,一般人通常的做法肯定会兴师问罪,为自己被冤杀的亲人讨公道。可刘秀终究不是一般人,他选择的是隐忍不发,不但没有兴师问罪,反而只身赶回更始帝刘玄所在的宛城,去“谢罪”。

拥护刘玄的朱鲔、李轶等人,原想趁刘秀回来兴师问罪时把他也除掉,看到他“谢罪”的举动,都出乎意料;更让他们诧异的是,刘秀向更始帝“谢罪”后,绝口不提昆阳大捷的显赫战功,也不为兄长服丧戴孝,甚至言谈举止也毫无悲伤之色。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伯升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

难道刘秀真是一个毫无亲情的冷血之人吗?事实当然并非如此。这一切都只是他隐忍的表象。据《后汉书‧冯异列传》记载,刘秀“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说明他白日人前言笑,夜里却暗自悲泣。这种忍,其实最锥心,最伤痛。

那么,他为何要如此隐忍呢?他又不是没有复仇的能力?也许这正是普通人与非常人的不同之处。若单为个人的恩怨,兴手中之师复仇,自然是最快意的做法;然而这种复仇行为,却不符合当时的大势。因刘玄所在的绿林军与其他义军当时的共同大乱是篡汉立新的王莽,若刘秀兴师复仇,势必会引发灭莽汉军的内乱,影响灭莽兴汉的大计,因而他不得不忍;且若他背上谋逆的罪名,今后将更难服众,也势必会影响他一统天下的大计,因而他必须忍。

不过他的“谢罪”之忍,并未能让更始帝完全放心,心怀愧疚的更始帝虽封他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却没有给他实际兵权。

为完全去掉更始帝的戒备之心,在兄长的大丧刚过,刘秀便决定举行大婚,将自己苦恋多年的梦中情人阴丽华娶进了刘家。在外人看来,这种行为实在太没心没肺了。而这也正是刘秀想要给人传递的假象。其实他是想借机了兄长的一桩心愿。原来他与阴丽华的婚事,兄长刘伯升曾跟他商量过,等他一立功封侯,就把阴丽华娶进刘家。现在他已被封为“武信侯”,他在此时结婚,只是想以此告慰兄长的在天之灵。此举可谓一石二鸟。

实施“大婚”之忍的刘秀,也仿佛是掉进了温柔乡,忘了自己的处境,每日为爱妻画眉、插钗,卿卿我我,柔情似水。正所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这无疑正是更始帝所乐见的,因一个已被消磨掉“英雄气”的刘秀,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刘秀的隐忍,使家族得到了生存的机会,也为自己赢得了发展的良机。当王莽新朝覆灭,更始帝派他出抚河北。他抓住这一难得的外派机会,在河北发展自己的势力,不久便与更始帝分庭抗礼,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根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