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繁露》天辨在人 第46诗解1天人情通

 琴诗书画情 2020-03-10

题文诗:

情生阴阳,阴阳有情,阴阳之会,一岁再遇.

南方中夏,北方中冬.阴阳因起,助其所主.

少阳因木,助春之生;太阳因火,助夏之养;

少阴因金,助秋之成;太阴因水,助冬之藏.

与水,并气合冬,其实不同,水独有丧,

而阴不与.是以阳阴,中冬,非其丧也.

春爱志也,夏乐志也,秋严志也,冬哀志也.

爱而有严,乐而有哀,四时之则.喜怒之祸,

哀乐之义,不独在人,亦在于天,春夏之阳,

秋冬之阴,不独在天,亦在于人,天人情通.

春气,博爱容众;秋气,立严成功;

夏气,盛养乐生;冬气,哀死恤丧.

喜气,暖春生育;怒气,清秋杀就;

乐气,疏阳夏长;哀气,激阴冬藏.

喜怒哀乐,天有之行,春秋冬夏,人有之气.

天辨在人 第四十六 

难者曰:阴阳之会,一岁再遇(1)。遇于南方者以中夏(2),遇于北方者以中冬。冬丧物之气也,则其会于是何,如金木水火,各奉其所主以从阴阳,相与一力而并功。其实非独阴阳也,然而阴阳因之以起,助其所主。故少阳因木而起,助 春之生也;太阳因火而起,助夏之养也;少阴因金而起,助秋之成也;太阴因水而起,助冬之藏(3)也。阴虽与水并气而合冬,其实不同(4),故水独有丧而阴不与焉。是以阳阴于会中冬者,非其丧也。春爱志也,夏乐志也,秋严志也,冬哀志也。故爱而有严,乐而有哀,四时之则也。喜怒之祸(5),哀乐之义,不独在人,亦在于天,而春夏之阳,秋冬之阴,不独在天,亦在于人。人无春气,何以博爱而容众,人无秋气,何以立严而成功,人无夏气,何以盛养而乐生,人无冬气,何以哀死而恤丧,天无喜气,亦何以暖而春生育,天无怒气,亦何以清而秋杀就(6),天无乐气,亦何以疏阳而夏养长,天无哀气,亦何以激阴而冬闭藏,故曰:天乃有喜怒哀乐之行,人亦有春秋冬夏之气者,合类之谓也。

【注释】 (1)一岁再遇;按阴阳家的说法,阴阳二气在一年中只有四月、十月相遇两次,其余时间则阴阳不同时出现,因而也就不能相遇。(2)中夏:夏季之中。每一季可分上中下三部分,即孟×,仲×和季×。仲即中,即一季之中。(3)助冬之藏:占人认为阴阳二气的多少,构成了四季少阳为春,太阳为夏、少阴为秋,太阴为冬。这与本文所说是一致的。(4) 其实不同:指阴阳和五行是各自起作用,实质并不同 (5) 喜怒之祸:本句不好解,疑“祸”字有误。(6)杀就:义同“杀终”,就:终、杀。 

【译文】问难说:阴气阳气交会,一年之中有两次,交会在南方是 在中夏季,交会在北方是在中冬季。冬季是使万物丧命的气候,还在这个时候相会做什么,回答是:如同金木水火,各自尊奉所代表的来随从阴阳,彼此各自出力而同时取得结果其实不单单是阴阳如此,然而阴阳由此出现,帮助他所代表的事物。很少的阳气借木而出现,可以帮助春季的生长,很多的阳气借火而出现,帮助夏季的养成;很少的阴气借金而出现,帮助秋季的成熟;很多阴气借水而出现,帮助冬季的收藏。阴气和水气虽然汇合而成为冬季,他们的实质并不同所以水单独出现丧失而阴气并不在其中。所以阴气阳气在中冬相会合,并不是丧失。春季是爱的标志,夏季是快乐的标志,秋季是严厉的标志,冬季是哀痛的标志。所以爱慈而有严厉,快乐而有哀痛,是四季的准则。喜怒的灾祸,哀乐的意义,不单单在人身上,也是由天而定的,而春夏两季的阳气,秋冬两季的阴气,不单单在上天,也在人身上。人没有春气,怎么能做到博爱并能容纳众人,人没有秋气,怎么能建立威严而成就功业,人没有夏气,怎么能使养成旺盛而使生者快乐,人如没有冬气,怎么能哀痛死亡而恤问丧者,天没有喜气,怎么能有温暖而有春季的生长,天没有怒气,怎么可能清爽而有秋季的萧杀,天没有乐气,怎么可能与阳气相疏通而有夏天的养成,天没有哀气,怎么可能激励阴气而有冬季的封闭与贮藏,所以说:天本有喜怒哀乐的行为,人也有春秋冬夏之气,这就是所说的天人合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