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鲤鱼文化 2020-03-04 00:01:00 胡勃的画风纯朴,格调清新,典雅抒情,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艺术个性鲜明风格独特。是当代著名的中国画家,尤以工笔人物及小写意蜚声画坛。 胡勃师从著名画家吴作人、叶浅予、李可染、蒋兆和、刘凌沧、李若禅等先生,主攻工笔重彩人物画。博采古今,融汇中西,具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坚实的造型能力和丰富的创作经验。 作品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情系百姓,执着表现平民普通生活,讴歌大众精神,尤喜塞外风情、鞍马人物。画路宽广,山水、花鸟、人物均有涉足。擅长工笔,精于白描,工写兼能。 胡勃:1943年12月生人,祖籍山东莱州,1963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留校任教;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毕业,留校任教。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艺术顾问、北京工笔重彩画会顾问、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现代工笔画院顾问。 “我爱马,犹喜画马。自幼学画,便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马为师,以马为友,以马入画。”胡勃如是说。 胡勃出生于内蒙古扎赉特旗,先后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和中国画系胡勃工作室进行工笔人物画教学和创作达半个多世纪。 草原人,天生就与马相熟。鞍马人物是胡勃画得最多也最久的题材。他笔下的马少有鞍、多洒脱;动物外形、眼神如诉。几十幅工笔、水墨,每一幅画的构图、色彩与马的姿势、神态各异。 “他画画尤其是那些大战争场面的作品从不起稿……”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系主任刘金贵回忆起当年他在胡勃工作室任助手时所见识到的真功夫。也正是在胡勃对教学思想和教学体系的坚守和影响下,他才练就了一手课堂示范时画白描不起稿、笔墨直取的硬功夫。 胡勃说:我这一生只做了两件事,教书和画画。
作为教师,我要求自己做严师、明师。严则不怠,明则不惑,对自己对学生都要求既严又明。在做人做事,基本功训练方面,在坚守中央美院“生活、传统、创作”教学体系方面的要求之严,恐怕给许多人留下了不留情面,甚至不近人情的印象。力争做明师,则体现在小心呵护、发现每一个学生个性、风格上。 我不赞成学生画的都像导师,我的工作室没有门派之见,工笔人物画室唯一的派是正派。无派则能和,和而不同,和者为大,是正宗大道。因此最欣慰的也是看到从工笔人物画室出去的人,个个风格、题材、技法迥然不同。 ![]() 画画是我的爱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搞创作只是教学之余的事。为了取得教学的发言权,于是乎有了在中央美院连年系任教学副系主任时上千幅技法、风格不同的连环画作品和插图,也有了寻找工笔人物画现代语言、技法的各种尝试。这也成就了我的创作。 ![]() 中央美院造型学院书记兼副院长王颖生教授说:“我到美院读先生研究生时,已在省重点大学任教多年,可我刚一进校就被撵下乡,到大凉山体验生活三个月,还必须交回上千幅速写作业……”他表示,当初正是得到了胡勃的鼓励,自己将写意精神引入工笔人物创作的实践才有所成就。 ![]() 殷双喜说:“这样一个学者型的画家,中央美术学院工笔人物画的学科建设奠基者、带头人,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思想、教学体系,带出了一大批好学生,这的确是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财富。” ![]() 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其渊博的学识、手头的功夫,完整的教学体系和创作理念,更重要的是他做人做事的态度和言传身教,是他对自己信念的那种坚守。几年前,中央美院壁画系在山西大同有个寺庙壁画的国家课题,胡勃先生与夫人闻讯后申请一起到大同做义工,不要任何报酬。 ![]() 年近古稀还有恐高症,终日待在几层楼高的脚手架上画,整整21天,他独自勾线完成了一面墙的千手千眼观音,期间因为担心上厕所会耽误时间,三伏天他连水都不敢喝。这不仅感动了壁画系的师生,也感动了大同人。 ![]()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前院长孙志钧、画家孙海晨都表示,先生的勤勉及其对学生如亲人般的关怀,对他们业务学习、创作理念、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做人的影响很大,让他们受益一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