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窗丨 释明雪窗 (?-约1352),俗姓曹,字雪窗,法号普明,通称明雪窗,松江(今属上海市)人,在平江出家。是元代著名画家,以画兰著称。至元四年(1338)曾为平江虎丘云岩寺主持,后改为承天能仁主持。精于针灸。与释柏子庭齐名,时称“家家恕斋(班惟志)字,户户雪窗兰”。传世作品十余件,多藏于日本、美国。 兰花在中国画中几乎是最简单的一种,但也是最难的一种。在看似简单的兰花创作中,包含了气势、神采、疏密、交叉、笔力、墨韵等诸多要素,而最重要的是画兰花的成败完全取决落笔之初的瞬间得失,完全补险救拗的余地。画家必须在铺纸濡毫之际,全神贯注,一气呵成。 兰花的画法大致有三种:折枝兰花、无根兰花和有根兰花。明雪窗《兰图》画的显然是有根兰花,是生长在荒郊野外的空谷幽兰。《兰图》画了两簇兰花,一簇向上,一簇向右。这两簇兰花都是从左下角的土石生长出来的,为了强调空间感,明雪窗还特意在画的底部画了几个小蘑菇。 中国画有“半世兰,一生竹”的说法,强调作水墨兰竹必须有极好的书法功底,不谙书法的画兰画家是无法想象的。明雪窗在《兰图》中虽然未着一字,但从兰叶飘逸而沉着的用笔中,不难断定他同时也是一位书法高手。 ▲《兰图》绢本墨笔,32.9×36cm,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画兰花,其清在骨,其秀在神,其韵在墨,其雅在笔。明雪窗画兰极富变化,无论是渴笔直抒的兰叶,还是俯仰有致的兰花,都表现出这位在元代名闻天下的画兰大师的才华与功力。 坡石的画法具有元代山水画的审美特征,湿笔皴擦所带来的苍茫与粗犷,与秀逸的兰叶形成对比,使整个画面有了刚与柔的相辅相成。 ▲《寒禽图》,金陵天渡楼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