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管诸葛亮在南阳还是在襄阳,都是在中国

 天星阁88 2020-03-10

偶尔看到了二月河把南阳诸葛亮让给谁?的文章,心里很不是滋味,万万没有想到,著有康雍乾大作的二月河居然对南阳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对躬耕地的归属有如此浓的期盼和无奈!

为了南阳,他老人家算是用心了,答应“死在洛阳”,“现在既在南阳已成定局,那就死在南阳了”。看来92年中国社科院把诸葛亮躬耕地认定在襄阳,是没有经过他老人家的首肯,让他伤心了。

其实,上学我也读了《出师表》,读到“躬耕于南阳”,第一反应,诸葛亮应该是在南阳种田,可是现实却说在襄阳

后来又读了毛泽东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第一反应,武昌鱼应该是武汉市武昌江里的鱼吧,可是现实却说武昌鱼是鄂州鱼,甚至武昌的名字也是抢鄂州的。

    荆州地区原本是我成长的地方,“大义失荆州”我可是小时候,天天听到的故事,荆州在江陵,在我脑子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可有次到襄阳逛了荆州街,当地人说,襄阳是荆州的治所,荆州的首府就是襄阳,着实有点失望。可是关羽大义失荆州的荆州却在江陵呀?

哎,襄阳怎么什么都想要呀!

可是我们不能活在糊涂中,我们要尊重客观事实,我们也不能忘记历史。也要对教育负责的,对孩子负责呀,用二月河的第一句话说“历史不是泥巴捏的”,用网友的观点“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或襄阳只能二选一”,真相只有一个,我们不能给国家添乱,不能贻误了中国教育,让历史变的浑浊,成为罪人。于是我不得不去寻找历史,了解事实真相,至少让我自己能心安。

打开网络一搜,哇,战场在这里。南阳粉与襄阳粉在这里打得不可开交,你撕我咬,互不相忍。你找史记,我找碑文,你找春秋,我找墓坟,就差点没有把诸葛亮从地里挖出来,抬过来,让他老人家亲口说:“躬耕南阳在这里”,双方就这样撕斗了千余年。

你说也是,真不知道古人们是缺笔少纸,还是忙耕忙种,还是懒笔懒政,就是不愿意多写几个字,惜字如金,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遐想空间。

也许,有时候是古人故意为之,就像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就只写五个字,就让南阳和襄阳两地记住他老人家1800多年,两地为他老人家不惜斥巨资,建祠立庙,修田盖房,立碑刻字,塑金身,造庭阁,举办文化节,不亦乐乎。

对擅长用计的诸葛亮来说,这也许是他最后一个计:争夺计。让两地为躬耕地去争夺,他老人家才成了最后的赢家了。到现在居然有了”两套房”,襄阳腻了到南阳,南阳烦了到襄阳。

而且南阳和襄阳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有张仲景、张衡、范蠡、阴丽华、黄忠、 邓艾 、百里奚等等。襄阳有卞和、萧统 、孟浩然米芾、张柬之等等,应该都是很好的城市名片,可是都被诸葛亮的”争夺计”打败了。

关于诸葛亮躬耕地是在襄阳还是南阳的争论,近期已经影响了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的某些决策。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于1989年12月6日联合邀请北京地区各历史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史学专家共27人,举行了诸葛亮躬耕地学术论证会。会上,大家一致认定: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而决不可能在今南阳市区卧龙冈。并出具了盖章的正式函。

1996年5月在北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魏晋南北朝研究室和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所承办了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诸葛亮躬耕学术座谈讨论会”。何兹全等20余在京学者参加了会议,南阳襄阳双方进行了针锋相对辩论。会议最终再次重申了之前的观点,认为“隆中是属于南阳郡的邓县”。

专家们还强调“一致认为,从历史事实看,诸葛亮躬耕地问题已经非常清楚,希望今后不要再争论下去了”。

   然而南阳方面听到这个结果,却很难接受,就像二月河所说“南阳人丢了诸葛亮,有点像“丢了国宝””,“重要家当失窃似的痛心无奈”。甚至发了很多酒醉的牢骚,可以理解,南阳热爱诸葛亮,喜欢诸葛亮的心情,但一切也要尊重事实。

可是历史研究最基本的依据就是历史文献,广泛地占有历史文献是得出科学结论的前提。 

最后用二月河的一句话结束:不管诸葛亮在南阳,还是在襄阳,都是在中国。

                                                                           (星 驰xflich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