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修:花埭百花诗笺注 来源:德庆梁氏宗裕公 花埭百花诗笺注(一) 〔清〕梁 修 撰 梁中民 廖国楣 笺注 ●牡丹●梅●芍药●玫瑰●荼蘼●杏●菱●玉兰●金步摇●萱 牡 丹 埭中本无,来自外地。载水载土,植之甚劳劳。价极昂,或至一金一花,有力者购,无力者看,花时络绎不绝,所谓富贵逼人者。此花仍屈百花首,让与众花九五。 荔枝湾映柳波涌,隐隐红楼小市东。 帆卸夕阳犹未泊,绕船一缕鼠姑风。 笺注: 〔牡丹〕毛莨làng科,常绿灌木,亦称木芍药。叶二回羽状复叶,色淡绿,互生。春季开花,有红、绿、紫、白等色及单瓣、复瓣之分。原产我国北方山野,栽培最古,品种繁多。南朝之时,《谢康乐集》便载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到隋代,已栽培为名贵花卉,炀帝开西苑,易州进有飞来红等品种。唐时,牡丹盛栽于长安,帝苑骊山开辟牡丹园,栽牡丹万本,当时被誉为“国色天香”。李正封《牡丹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北宋时,洛阳牡丹为天下第一,花朵特大而艳,冠绝群芳,故又名“洛阳花”。自欧阳修撰《洛阳牡丹记》,盛名遂传遐迩。明清以来,曹州(山东菏泽)牡丹跃而冠天下,今仍有“牡丹之乡”之称。晚清时,广州花埭栽培较多牡丹品种,每年正月初七人日前后,到花埭观赏的人们络绎不绝。咸丰年间,许裀光等人刊印的诗集,且题名为《人日游花埭看牡丹》,可见当日盛况。 梅 淡妆浓抹,曾爱西湖。此间风月不殊,为问和靖夫人,肯移家偕隐否? 大通烟雨写模糊,明月罗浮问有无? 索得林家姝一笑,依稀风味似西湖。 笺注: 〔梅花〕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叶卵形而尖,边缘有锯齿。早春先叶开花,花冠五瓣,有白、红、淡红等色,并有单瓣及重瓣之分,具芳香。《花镜》:“梅一名楠,叶、实、花俱似杏差小,而花独优于杏。昔(宋)范石湖有梅谱,约十余种。梅本出于罗浮、庾岭,喜暖故也。”梅原产我国,《诗经》便已有“摽有梅”的记述。今我国大巴山、岷山、秦岭等大山中,仍有野生树种。广东罗浮山、江西广东交界之大庾岭及西湖孤山都是梅的著名产地。现在的苏州邓尉、无锡梅园、武昌梅岭及广州罗岗,则均为梅花胜地,花开时节,香雪如海。由于梅花色香俱美,艳而雅,香而韵,姿态苍劲而清秀,自古以来就为我国人民所喜爱。春秋战国时,且用梅花作为馈赠和祭祀的礼品。历代关于梅花的咏作甚多,自林逋撰诗吟咏,西湖梅花遂为历代所传赞。宋林景熙咏梅诗:“回首西湖千树远,扁舟寂寞梦中寻。”段克己诗:“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芍 药 埭中细瓣密缀无香,皆洋芍药。溱洧之风,岂海外尤尔耶? 露浓烟淡醉红欹,婪尾杯前春意迟。 如此花开慵不采,怕人猜道赠新离。 笺注: 〔芍药〕毛莨科,多年生草本,又名没骨花。茎高三尺。复叶,各小叶深裂为三片。春夏开花,单瓣或复瓣,有红、紫、黄、白各色。《本草》谓:“芍药犹婥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婥约,故以为名。”芍药原产我国,《诗经》便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之句。《离骚》中的留夷,亦即芍药。此花又称花相,《埤雅》:“今群芳中牡丹为第一,芍药为第二,故世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唐宋时,扬州芍药名闻天下,与洛阳牡丹俱贵。此花亦名红药,扬州有红药桥盛产芍药。宋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明清之际,北京丰台芍药最负盛名。《帝京岁时记胜》有“丰台芍药甲天下”之说。现代的芍药盛产地为山东荷泽与安徽亳县。 玫 瑰 花枯亦香,广人作饴又作酒。《西溪丛语》以为刺客。闺阁中亦有荆轲、聂政,则大丈夫既生斯世,何惧斯雠? 结束红妆夜未央,满天风露湿衣裳。 若方刺客应神似,奇绝人间聂隐娘。 笺注: 〔玫瑰〕蔷薇科,落叶灌木。茎有刺,叶有短毛。羽状复叶,小叶五至九片,椭圆状倒卵形。夏季开花,单生,色彩有紫、红、白等色,以紫玫瑰最为常见。我国的重瓣白玫瑰花头特大,香味特浓,甚为有名。宋代时,宫中栽有紫玫瑰,宫人采它制成香囊,香气袅袅不绝,故称徘徊花。《花镜》言它抽新枝时,老枝易枯;将新枝移植,则老枝仍茂,故俗呼为离娘草。它媚如梅,香赛桂,人亦称它梅桂。玫瑰原产我国华北地区,《西京杂记》载汉武帝的游乐苑便栽有玫瑰树。古代广州地区亦多栽培,唐代诗人徐夤咏玫瑰诗便云:“芳菲移自越王台,最似蔷薇好并栽。”玫瑰香艳而多刺,人们常把它喻为美丽而性格有锋芒的女性。如《红楼梦》中贾琏便说尤三姐“玫瑰花儿可爱,刺多扎手。”本诗把它比作古代女侠聂隐娘,意态犹觉不凡。 荼 蘼 “开到荼蘼花事了”,七字百折,当令小红按板歌之。 鹅黄轻染酒鳞鳞,独袅东风醉晚春。 三月梨花寒食雨,秋千庭院悄无人。 笺注: 〔荼蘼〕一作酴釄,蔷薇科落叶亚乔木。茎高四五尺,自根丛生,新枝及叶柄有刺。羽状复叶,小叶一般五片,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尖,边缘有粗锐锯齿,因叶面有多数侧脉,致成皱纹。春尽开花,花单生,重瓣,白色或浅黄色,甚美丽。荼蘼原产我国,又名独步春、百宜枝、雪梅墩。《花镜》言“荼蘼花有三种,大朵千瓣,色白而香,每一颖著三叶如品字。青跗红萼,及大放,则纯白。有蜜色者,不及黄蔷薇,枝梗多刺而香。又有红者,俗呼番荼蘼,亦不香。”荼蘼花色美艳,独殿丽春,古人亦每以“国色天香”赞咏之,如宋景文咏荼蘼诗:“无华真国色,有韵自天香。” 杏 岭南无杏,其曰杏者,安石榴耳。杏方花时,系女子裳则子,谓之嫁杏,石榴亦待年欤? 果是春风及第否?女郎眉语解温柔。 岭南消息江南异,枉系红裙嫁石榴。 笺注: 〔杏〕蔷薇科,落叶乔木,原产我国。《礼记》已有“正月梅杏,桃柂则华“的记载。干高丈许。叶阔卵形或圆卵形,先端尖,边缘有锯齿。春月次于梅而开花。清明前后,春雨纷纷,是杏花开得最盛的时节。故诗云:“杏花消息雨声中”,又云:“霏微红雨杏花天“。花似梅而稍大,五瓣,色白带红,甚艳雅。 菱 埭四围万滘曲折,绿字可传,苍波无极。忽闻水调,殆我移情。 无数尖红背日开,小娃荡桨几徘徊。 波光便是秦宫镜,任照侬心莫浪猜。 笺注: 〔菱〕菱科,一年生草本,一名芰,俗称菱角。生于水上之叶菱形,叶柄有浮囊;沉于水中之叶羽状细裂。夏日于叶腋开花,白或粉红色,四瓣,四雄蕊。《花镜》言:“(菱花)背日而开,昼舒夜炕,随月转移。”古人因菱花随月,故镜背多绘菱花或镜形作菱花状,人称“菱花镜”。花受粉后没入水中,发育成硬角果实。有四角菱、二角菱及乌菱等数种类型。菱角与莲藕、茭笋、马蹄(荸荠)茨姑同为广州著名菜蔬,称为“泮塘五秀”。泮塘在广州城西,其地传统产菱。《羊城竹枝词》:“欲采新菱趁晚风,塘西采遍又塘东。满船载得胭脂角,不爱深红爱浅红。”本诗系用竹枝词民歌形式咏菱。 玉 兰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昂头玉宇在高寒,烟雨楼头最幻观。 移种月中换丹桂,嫦娥镇日倚栏干。 笺注: 〔玉兰〕木兰科,落叶乔木,高二三丈。叶倒卵形,全边,互生。早春先叶开花,花大瓣厚,六瓣或九瓣,瓣长二寸许,微似倒卵形,色白。古名木兰,原产我国江南地区,故清康熙帝咏玉兰诗言它“琼姿本自江南种,移向春光上苑栽。”由于它味香似兰,色白而微碧如玉,故名玉兰,又称白玉兰。花开时千枝玉蕊竞放,极为妍丽,故亦名玉堂春。秋后果实倒垂枝头,鲜红可爱。明张茂咏玉兰花诗:“但有一株堪比玉,何须九畹始征兰。” 金步摇 “风度似张九龄否?若春宵苦短时,何暇作此语? 芙蓉帐暖可禁春?云鬓亭亭认未真。 知是何年种南海,曲江金鉴见前身。 笺注: 〔金步摇〕诸花谱未见著录。唯《群芳谱》引《海录碎事》云:“金步摇,丛生,其花四出,皆偶对。无风常摇,盖干弱而枝繁也。” 萱 余曩在粤中吟生菜曾有云:“买尽宜男花,就中爱生菜;一咬菜根香,中有宁馨在。”然则在埭中买之最尽者耶? 草草劳人唤鹿葱,宜男花小泥东风。 风流韵杀秦淮海,薄幸词成烛尚红。 笺注: 〔萱〕,又名忘忧草,嵇康《养生论》:“合观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又名宜男草,《风土记》云:“怀妊妇人佩其花则生男。”原产我国,分布较广,以南方最普遍。汤显祖诗:“见说南方草木早,知君绕屋树宜男。” |
|
来自: 花小鼠 > 《独抒性灵-清中叶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