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夏季宝宝爱拉肚子,如果调养不好将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关于宝宝腹泻,家长要知道 —些基本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腹泻有寒湿泻、湿热泻、脾虚泻、伤食泻,一般来说,寒泻和热泻只要对症处理,3天左右就能好。而脾虚泻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从喂养和保健方面去调理,不是吃点止泻药就能打发的。 宝宝腹泻的分型寒湿泻本证可见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腹痛肠鸣,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治疗以温中散寒、化湿止泻为主。 湿热泻本证可见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少色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治疗以清热利湿、调中止泻为主。 伤食泻本证可见腹痛胀满,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酸臭,口臭纳呆,或伴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治疗以消食导滞、和中助运为主。 脾虚泻本证可见久泻不愈,或常反复发作,面色白,食欲不振,便中夹有奶瓣及食物残渣,或食后即泻,舌淡,苔薄白,脉濡。日久不愈可损及肾阳,症见面色咣白,大便水样,次数频繁,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软弱无力。治疗以健脾益气、温阳止泻为主。 宝宝腹泻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腹泻是小儿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两季为多。如不及时治疗。迁延日久,可影响小儿营养、生长和发育。重者还可产生脱水、酸中毒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中医认为腹泻的发生与感受外邪、内伤乳食、脾胃虚弱有关。腹泻的发生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寒、湿、暑、热之邪皆能引起腹泻,而尤以湿邪引起的为多。脾恶湿喜燥,湿困脾阳,运化不健。 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而致腹泻。另外由于喂养不当,饥饱无度,或突然改变食物性质,或恣食油腻、生冷或饮食不洁,导致脾胃损伤,运化失职,不能腐熟水谷也会导致腹泻。 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且小儿生机蓬勃,脾胃负担相对较重,一旦遇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就能导致脾胃受损,使水谷不得运化,则水反而为湿,谷反而为滞,水湿滞留,下注肠道而为腹泻。 腹泻宝宝饮食怎样调理?如果饮食不当,可能加重腹泻,而正确饮食可促进腹泻好转。不要因腹泻就不让宝宝吃东西,而是要给宝宝吃易消化的软食,如面条汤、米粥等。 忌食油腻这类食物可加剧腹泻,导致滑肠、久泻。此外油腻食物含蛋白质高,不容易消化吸收。此时应尽量控制油腻食物的摄入量,如奶酪、肉类、蛋类食物等。 忌食生冷如果是不洁食物引起的腹泻,胃肠道功能下降,多吃生冷食物会加重病情。生冷食物食用过多易影响脾胃功能。喝水选择室温下的白开水,最好不要把冰箱内的饮料拿出来直接饮用。 有哪些腹泻食疗方可推荐?这些中医的食疗方,对腹泻的调理确实有帮助,家长不妨一试。 淮山药粥材料:粳米50克、淮山药细粉20克 制作:上述材料同煮成粥,每日2〜3次。 功用:具有健脾的功效。对迁延性、慢性腹泻有效。 薏米鸡内金粥材料:生薏米30克、鸡内金一个、粳米25克 制作:上述材料同煮成粥,每日2〜3次。 功用:宝宝食之,有利湿健胃消食止泻的功效。 姜粥材料:生姜5克、大米30克 制作:加水适量煮粥,再调一点糖食用,每天2次。 功用:此粥具有祛寒止泻作用。 对于腹泻宝宝的防护指南首先,要及早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宝宝在腹泻一开始时,多为轻度脱水,所以需要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一般来说,轻度脱水的宝宝有口渴感,口唇稍干,尿比平时要少,颜色发黄,并且表现出烦躁、爱哭的症状。 其次,给宝宝丰富的食物以防止营养不良,少食多餐。 其三,对宝宝的小屁屁要倍加呵护。由于腹泻时排出的粪便对皮肤刺激较大,而且排便次数增加,所以宝宝的小屁屁需要加倍呵护。如果万一小屁屁发红了,那么就要让小屁屁暴露在空气中自然千燥,然后再涂抹一些尿布疹膏之类的以增加修护作用。 另外,要严密观察宝宝病情的发展。一旦宝宝出现频繁的大量水样便,呕吐、口渴加剧,不能正常进食进水,补液后尿仍很少,便中带血等症状,就要马上带宝宝去医院进行诊治。 禀元堂中医育儿,不打针,少用药,调体质,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
|
来自: 昵称68665873 > 《腹泻》